《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42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22 11:46:22
  四十七、郦食其(1)
  刘邦领兵继续向西,跑到陈留地界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跑来拜见刘邦。
  老头名叫郦食其,陈留高阳人,又老又穷,除了读书啥也不会干。当地人看他可怜,就让他在村里看大门,当一个门卫老头糊口。不过,这个郦食其却是当地一绝,虽然只是个门卫,却常常要摆出县太爷的谱,连村长村支书乃至乡长之类的土皇帝,都不敢随便差使他干活,否则肯定要碰一鼻子灰。所以大家当面不敢惹他,在背地都在指指戳戳,叫他老疯子。
  自从秦朝天下大乱以后,各路兵马略地过高阳的不下数十路,郦食其却都远远地避开了。因为这些队伍的统帅要么目光短浅,要么虚伪做作,反正都入不了郦食其的法眼。郦食其需要的,是一个豁达,不拘一格,能容人用人,更能让自己得到发展的老板。
  一切指标都指向了刘邦。
  刘邦来到高阳后,就派人四处寻访当地的贤才。正巧,他手下有一个骑兵,是郦食其乡邻的儿子。于是郦食其就找到这个骑兵,说:我听说刘总这个人不错,虽待人轻慢但有谋略。我想加入到刘总麾下,可惜没有熟人介绍……要不您给帮个忙呗?
  骑兵:我该咋说呢?
  郦食其:就说有个姓郦的儒生,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骑兵说:这可不成。我们刘总最讨厌臭老九,看见有带着儒冠前来的客人,他都要上去一把把儒生的帽子揪下来扔在地上,随后对着它撒尿。平时和人谈笑时,也常常骂那些儒生。所以千万不可以说自己是儒门弟子,一说这事就黄了。

  郦食其:没事,你就照我说的讲好了,我心里有数。
  于是那个骑兵回去后,就把郦食其的话转达给了刘邦。刘邦听了也很好奇,他想知道这个老疯子究竟是何等样人,在当地能那么有名。于是他亲自来到了高阳,住在旅社中,并派人召见郦食其。
  日期:2013-07-22 17:25:07
  四十七、郦食其(2)
  郦食其很高兴,他穿戴整齐兴冲冲地赶去见刘邦。但是,刚一进门,眼前的一幕让郦食其目瞪口呆——

  两个足浴女郎真捧着刘邦的臭脚,边洗边揉边打情骂俏,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丝毫没有把郦食其摆在眼里。
  郦食其先前大约对刘邦的轻慢也是有些心理准备的,但他实在没想到刘邦居然能不要脸到这种地步!于是他张嘴第一句话就和刘邦呛了起来。
  郦食其作了个揖道:敢问阁下,是想助秦灭诸侯呢还是想率诸侯联军破秦?
  刘邦一听就火了:敢情这老头是吃错药了吧,居然来质疑我的革命立场!于是他立刻破口大骂:臭老九!瞎说什么!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攻秦,何谓助秦?!
  郦食其针锋相对:你要是真想率诸侯义军灭秦的话,就不该用这个态度对待一个老人。
  这下刘邦气短了,他虽然一身痞气,但做人的大道理还是懂的。于是刘邦停止足浴,扶正衣冠,向郦食其道了歉,请他上坐。
  我给足你面子了,接下来该看你的货色了。
  郦食其没有让刘邦失望,他侃侃而谈,给刘邦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题为《战国时代的合纵与连横》,讲的是外交战线上的斗争。刘邦很是高兴,上完课,留郦食其吃饭,酒桌上接着聊。
  在一阵觥筹交错之后,刘邦问郦食其:计安出?

  郦食其说: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人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刘邦点头:诚如先生所言,这活是挺不容易的,要不怎么来向您请教呢?
  郦食其说: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
  刘邦说:这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是看着陈留嘴馋才来这里,可是不好下口呀,怕崩了牙……
  郦食其道:臣知其令,今请使,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刘邦:好!烦请先生带路。
  日期:2013-07-23 09:17:44
  《史记》中郦食其见刘邦的事迹,另有一段不同的记载,附录于《郦生陆贾列传》的最后。之所以录在后面,一定是司马迁认为其可信度不高,或是流传不广所致。故而我写的时候采信了正文中的记述。为了给看官们提供参考,特摘录如下: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原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