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
第17节

作者: 蛇从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26 16:56:00
  道衍跟随燕王到了北平,被安置在这个庆寿寺里几年,庆寿寺并不大,在北平籍籍无名,道衍当了一个挂名的主持而已。寺内的僧侣知道他是燕王为了给马皇后祈福的僧侣,燕王也没有重用,随意安排下来的人,对他也并不热情,也不巴结,但是也算是彬彬有礼。私下里却对道衍十分的不屑,因为道衍虽然是一身和尚打扮,剃度了头发,也有度牒,但是他参悟的,却是道籍。
  燕王带着随从,来庆寿寺并没有事先告知,庆寿寺的僧侣都跪拜在道路两旁。道衍看见燕王后,也随即跪拜。
  燕王朱棣穿着一身黑衣,虽然质地华贵,颜色却很朴素。他比太祖要高很多,并且十分结实。燕王打过很多仗,在所有藩王里,最像太祖的儿子,就是他。
  燕王的黑衣,也应对了地处北方的属地,但是道衍从第一次看到他尚黑的穿着,心里就明白,这个人他没有白等。太祖出身于摩尼教,所以明朝得国后尚赤,也许朱棣很早就有了水克火的心思,只是别人都看不到,刘基能看到,却已经死了。
  燕王已经走到了道衍跟前,命令道衍起身,他一辈子戎马,出生都是在军营里,身上保留着军人的作风,不太喜欢繁文缛节。道衍站起来,看着燕王,他曾经许诺过给燕王一顶白帽子,现在他要兑现了。燕王身上的杀气道衍能感受的清清楚楚,如果今天他说错半个字,立即就会身首异处。不过道衍并不害怕,他已经想好了,想好了十几年。
  日期:2014-04-26 17:28:00
  燕王已经把命令所有的随从退开几十步,留下道衍和自己站在塔林的空地上。
  “王府淹了。”道衍没有想到燕王竟然问了这句话,“你有什么办法?”

  “有。”道衍说,“但是臣缺一个东西。”
  “那东西在什么地方?”
  “就在大王的手上。”
  燕王不习惯道衍和自己说话的方式,他号令部下惯了,很少有这种相互琢磨的环境。但是道衍知道,燕王就是个习惯琢磨人心思的人。
  道衍没有逼着燕王回答,而是蹲下来,折断一根松树枝,在地上画起来。画了一个小孩,八个胳膊,然后再画小孩的五脏六腑。

  “八臂哪咤,”燕王一看就知,“北平的布局,国师刘基说服了父皇,让徐达修建。”
  道衍没有应声,继续在八臂哪咤的手上分别画了一柄长枪,一柄宝剑,一条红菱,一个乾坤圈,一块金砖,一个九龙火罩,两个风火轮。然后在下方画了一个巨大莲花。
  燕王看得明白,问道衍:“听说幽州自古地下有跳孽龙,当初国师,就是为了压制住孽龙,才修建了这个八臂哪咤城?”
  道衍不敢在卖关子,站起来说:“王府里的水是不是从井里冒出来的?”
  “两口井,”燕王说,“一口冒黑水,一口冒血水。”
  “距离王府十七里,有一个古井,是为海眼,”道衍说,“我能在哪里把地下的东西压制住。但是臣需要一个东西。”

  “我手上的东西?”燕王说,“是什么?”
  “刘基画的八臂哪咤的图谱。”道衍如实回答。
  “我没有,也许那东西跟着国师下葬了。”
  “我去过刘基的墓地,”盗墓是死罪,但是道衍仍然冒着风险说,“他墓地没有这个图谱,所以我认为,这图谱应该在魏国公(即徐达)手上。”
  燕王沉声说:“魏国公也死了。”

  道衍不说话,看着燕王笑起来。
  “难道在徐辉祖手上?”燕王说了之后,马上醒悟,道衍刚才说过,这东西在自己的手上,“为什么?”
  道衍说:“因为王妃跟随大王在北平。”
  日期:2014-04-26 17:53:00
  刚刚发漏了一段。
  重发
  燕王结束了和道衍的谈话,立即带着道衍回到王府。第二天一早,道衍就被一个二十多岁的下人求见,来人递给道衍一张残破的图纸,道衍还没有拿到手上,就知道这是刘基当年的八臂哪咤图谱。
  来人就要离开,道衍突然叫他止步,询问下人的名字。这么重要的东西,让一个年轻人送过来,他一定是燕王很器重的人。

  年轻人回答自己姓马,名叫马和,但是大家都称呼自己为三宝。
  道衍对马和说:“海眼的事情,我需要你做副手,大王不会不答应吧?”
  “大和尚太看得起小人了。”马和说,“我只是个………………”
  “太监?”道衍笑着说,“你是色目人(元明具有阿拉伯血统回民统称),但是你想不想做一个跟旁人不同的太监,你应该听得懂我说的话。”
  马和跪拜,“小人不懂。”
  “听说西方极远之地,有个圣地,是你们色目人祖先来源,那地方叫什么?”
  “麦加。”马和一说出口,就知道自己已经在道衍面前没有了任何保留。
  “我能让你去一次,”道衍说,“听说每个色目人都有这个愿望。”
  “我家族几百年都没人去过。”马和说,“我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
  “去还是不去?”

  马和看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和尚,的确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老人,他也明白,道衍身上具备着一股能力,能够让人完全信服的能力,无论他许诺的多么天方夜谭的承诺,但是就有一种让人无法质疑。这个就是燕王能够看重他的原因吧。
  小序商羽角
  翌日,燕王下令,着令庆寿寺大和尚道衍治理王府水患,宦官马和作为副手,统领五百禁卫,征调五百名铁匠,五百名民夫,一百名道士随时听从道衍差遣。
  谕令即下,是为道衍赶水。
  日期:2014-04-26 18:55:00
  铁车左明廿五右明卅一
  叶桂来不及分说,被衙役带到了府衙,县老爷已经升堂,师爷衙役都已经就位。
  中年人——现在叶桂想起来了,是周员外,两个月前,自己在行走游医的时候,被周员外请去看病。当时他身无分文,已经饿得头昏眼花,当然巴不得有人请他看病,当时就说只需要给一碗饭,就权当诊金。
  周员外家里生病的是他的妻子,脚部肿胀剧痛,这个毛病已经多年,只是今日突然发作的厉害起来,无法下地行走,并且痛的越来越厉害。
  叶桂知道这是吴地普遍的湿热症状,吴越之地靠海,水系丰富,地气潮湿,加上都喜欢吃海鱼贝类和江湖里的鱼虾,所以湿热淤积几十年,热毒就发作在手脚末端的肢体。叶桂看了周夫人的病情,马上用银针在夫人的足太阳膀胱经的风门神堂膈关三个穴道捻上,然后在手太阴肺经的太渊鱼际两穴炙了艾蒿(郑重声明:本文中的一切中医治疗术语,全部是杜撰,万不可当做真实治疗方法,以后也全部一样。)。

  当时周院外看见叶桂不去针对夫人的脚上治疗,却在夫人的后背扎针,和手上熏艾蒿,就觉得很奇怪,担忧叶桂太年轻,不会治病。但是一刻钟功夫,夫人突然疼痛减轻,不再躺在床上大呼小叫。

  周员外感激叶桂,但是也没有给叶桂诊金,而是按照说好的要求,给了一碗叶桂米饭,万幸是放了一点梅干菜,没让叶桂只吃白饭。但是叶桂吃了顿饱饭,也就知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