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一生》
第25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搞定了准葛尔汗国之后,当初乾隆所面对的内忧外患都已全部摆平,他终于有了点渐入佳境的感觉。而整个大清王朝,此时也初步显露出了那么点盛世气象。乾隆一高兴,便动起了去江南微服旅游的心思。
  为了能在江南玩的痛快,乾隆首先把时任的两江总督鄂弥达调去了两广,然后任命尹继善为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人善解人意,做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样乾隆去江南玩的时候,便少了许多顾虑,在行程安排、经费使用上,可以尽情尽兴,不然再碰上一个尤明堂那样的大臣就扫兴的很了。乾隆做出上述人事调动的初衷完全出自于他个人需求,但却在无意间给了尹继善一个施展其才华的人生舞台,在未来的岁月中,尹继善将把江南一带打造成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并为大清王朝贡献三分之一以上的GDP。

  1740年春节过后,乾隆安排好了北京的政务,便悄悄起身前往扬州。据正史记载,乾隆一生共六次巡视江南,时间依次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这六次南巡的路线大致相同,一般是渡黄河后乘船沿京杭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至杭州。
  除了这六次公开巡视,乾隆还曾多次微服游览江南。1740年这次出行,乃是乾隆生平第一次游览传说中的江南胜境,不过他对这次旅行显然很不满意,因为清朝开国之时,以八旗劲旅扫荡天下,而江南地区战祸最烈,曾有“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惨案,许多的名胜古迹亦毁于战火,至乾隆初年,一直未得到修复。故乾隆此行,看到的多是残垣断壁,与他想象中的亭台楼阁、异花奇石的景象相去甚远。以至于乾隆想附庸风雅,留下点墨迹,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为了弥补这次旅游的遗憾,1740年三月,乾隆命令尹继善“倡圣人之教化,泽皇恩于子民,修葺古迹,留予后世”。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后世子孙,咱们赶紧把损毁的那些名胜古迹都修复了吧。从此,尹继善在江南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今天两江地区留存的古代建筑,相当一部分是那时修复、重建的。
  就在乾隆不惜血本大搞面子工程,畅想着未来乘龙舟公开巡视江南的时候,战争的阴云却再一次骤然袭来。
日期:2012-10-06 08:12:11

  1740年四月,乾隆刚刚从江南返回北京,就收到了抚远大将军兼四川总督张广泗用八百里加急给他寄来的报告。这份报告的内容倒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报告中附带着的一篇写在羊皮上的檄文,就有那么点意思了。
  啥是檄文啊?通俗的说就是古人起兵造反时发布的战书、通告、宣言,用以阐述造反者的政治纲领与价值观念,以及政治上的承诺。比如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由十三个殖民地代表共同签署发布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发表的《人权宣言》,这些文件,就可以看做是经典的檄文。
  乾隆收到的这篇檄文,也许比不上《独立宣言》那么大名鼎鼎,但却很有特色,也值得一读,全文如下:

  弘历你这个大浪催,当皇帝的滋味挺爽是吧?不过你爽不了几天了,老子已经拉起了队伍,亮出了旗号,不日就要打进北京城,把你从须弥座上揪下来。你要是聪明的话,赶紧自宫吧,到时候我当了皇帝,一定封你做大内总管。如果你工作干的好,说不定我会赐给你一本《葵花宝典》哦。
  这篇檄文的落款是:莎罗奔。瞧见没,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是牛人:杀了人,他还得裸奔。莎罗奔何许人也?此公乃是川藏交界之地的金川安抚司(相当于民族自治州州长),按说也算是乾隆的属下了。那这位莎罗奔州长吃错药了吗?干嘛写这种不着调的文字给乾隆呢?这话说起来就长了,这得从雍正十二年(1734年)时说起。
  1734年端午节的时候,北京出了件“一品狗屎”的奇案。大体经过是这样:时任水利部长(河道总督)的庄有恭,被他的两名属下哄骗,吃下了一个狗屎馅的粽子。庄有恭,广东番禺人,1730年考中状元,时年只有十六岁,乃是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广东民间称其为神童。
  可这神童的命运,往往挺悲剧的,看看当代中国的那些神童们,最终成材的寥寥无几便是证明。庄有恭十六岁中状元,可谓是少年得志了吧,他也没能逃脱神童的宿命。庄有恭学问极好,这个没的说,但却是个书呆子,喜欢认死理,做事不懂得变通。不过庄有恭的官运还算不错,1733年时,雍正为了笼络士人之心,把状元出身的庄有恭提拔为水利部长。
  水利部没多大权力,却承担着很大责任,主要担负当时京杭大运河的疏浚工作,保障漕运畅通,保障北京的粮食安全。上任后,庄有恭干的很卖力,不但为官清廉,而且事必亲躬,经常与民工一起参加劳动,奋战在工作的最前线。对此雍正很满意,曾数次表彰庄有恭。
  就在1734年端午节之前不久,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出了一起航运事故,一艘运输太湖石的驳船发生了倾覆,船上所载的一块重达万斤的太湖石落入运河,阻塞了航道,致使运河断航。收到消息,庄有恭不敢怠慢,立即带上人赶去济宁,组织人马打捞太湖石。这种事情,放在今天不叫个事儿,但在清朝那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庄有恭弄了好几天,费银上万,那块太湖石却是纹丝不动。
  这时水利部的两个科长(主事)对庄有恭提出来,他们有办法搞定这块太湖石。这俩人一个叫海兰察,另一个叫兆惠。这二位当年也只有二十岁年纪,虽然官位不大,只是副股级(从九品)的小吏,但他们家世都很显赫,都是开国功臣之后,属于典型的官二代。
  当时庄有恭问他们有什么妙计,海兰察就拿出一个粽子,说要想知道妙计,部长大人你必须先吃了这个粽子才成。都是年轻人,大家平时玩的也挺投机,经常开个玩笑啥的,庄有恭也不疑有他,接过粽子便开吃。这个粽子,就是前面所说那个狗屎馅的粽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