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一生》
第20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统勋当时让五六个衙役先给客尔吉善扒光了衣服,又把他大头朝下控制住,然后用两根筷子撑开客尔吉善的丨肛丨门,这才往客尔吉善的丨肛丨门中灌了一小勺辣椒油。喜欢吃辣椒的朋友应该有所体会的,辣椒再辣,嘴巴也能承受,真正让人抓狂的是大便的时候,哎呀,那种滋味,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想象一下吧,可怜的客尔吉善丨肛丨门中被灌上一勺用朝天椒熬制的辣椒油,那是怎样一种感受?这就是刘统勋的厉害之处,他能让你生不如死,却又不伤你一根毫毛,从体表绝对看不出一丝伤痕。

  客尔吉善是精明的商人,却不是铁人,屈服也就成了必然。从此之后,即便是刘统勋说他是外星人,他也痛快的承认,绝不再说半个不字。
  接下来事情就好办的多了,在刘统勋的授意下,客尔吉善不但如实供述出了他生意上的合伙人,还一口气攀咬了三十多名雍正时代的高官。至此,刘统勋算是大功告成,于是他拿着客尔吉善供述的官员名单去见了乾隆,请示下一步的办案方向。
  看完客尔吉善的口供,乾隆考虑了很久,他将名单上的人分成了三种。一种是必须要杀头抄家的,二一种是革职罢官的,第三种是需要凌迟处死的。革职罢官的咱就不说他了,此处只介绍第一种和第三种人。
日期:2012-09-29 08:26:14

  杀头抄家的那些官员,不是因为他们的罪行严重,而是因为他们太有钱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乾隆是出于筹措战争经费的考量,才把这些有钱的“官倒”给杀头抄家的。此类人共有七个,分别是:刑部尚书客尔吉善,九门提督兼京兆尹鄂善,河南总督孙国玺,河南巡抚王世俊,直隶总督田文镜,浙江巡抚孙士毅,山西巡抚萨哈谅。

  上述七人,都没贪污,也从不受贿,但是他们串谋一气,利用手中权力,垄断了长江以北多种大宗物资的生产经营,比如香料、药材、油料、棉麻、煤炭等等。当然,处决这七人的罪名可不是“非法经营”,那样说不过去,天下人也不服,最后乾隆给他们钦定的罪名是:滥用公权,结党谋私。我觉得,乾隆这人的法律意识还是很强的,所定罪名,与事实符合,量刑适当,程序公正,谁都挑不出毛病。

  这七个官倒个个富可敌国,最后查抄这七人资产的总额,折合白银约两千两百万两,相当于1737年清政府财政总收入的一半还多。得了这么大一笔银子,乾隆高兴坏了,他也终于理解了雍正为什么那么喜欢抄家。
  看到了吧,这就是帝王心术,谋了你的财,害了你的命,满足了他自己的私欲,但人家乾隆还能站在正义一边,还能得到舆论与民意的支持。
  说完杀头抄家的,再说凌迟处死的。“凌迟”,作为一种刑罚,在明朝时代,曾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朱元璋,这位朱老师,生平最恨贪官,在他看来,凌迟算很客气了,“剥皮萱草”、“点天灯”,才算稍微说得过去的刑罚。查阅各种版本的史书,我计算了一下,朱元璋一生总共处死贪官约十万人左右,这其中只有一半是被砍头的,另一半则死于:腰斩、杖毙、凌迟、车裂、剥皮萱草、炮烙之刑……。想想吧,多少万贪官被如此残酷的折磨而死,那是何其壮观的一副画面。可是,朱元璋死后呢?大明朝的贪官就像夏天雨后的狗尿苔,一不留神顺着墙根就茁壮成长起来了。支持自由民主,并且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加q群:232717419

  与朱元璋一样,乾隆也非常的痛恨贪官,但是乾隆比朱元璋聪明的多,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无官不贪,无贪不官。贪婪,不但是官之本性,更是人之本性,若某人真的能做到彻底去除贪婪,那么此人近乎神矣。对于人类与生俱来贪婪本性,乾隆明白,只能利用,不可压制,否则就是在与人的自然本性做斗争了,最后绝没好果子吃。
  只是,“贪婪”又像河水,若不做适当的防范,它就要泛滥,甚至于把乾隆也淹死。所以,在利用官员们的贪婪的同时,乾隆也要筑起一道堤坝,以防河水溃决。如何来构筑这道堤坝呢?乾隆的办法是:杀一儆百,杀大贪官震慑小贪官。杀完了之后呢,乾隆希望大家该贪还贪,只要不太过分就好。
  适当的反一下腐败,让那些贪官们懂得见好就收,让那些还没机会去贪一把的官员知道腐败的风险和成本有多大,让普通老百姓看到皇帝的反腐决心,让世人看到一点点法治民主的曙光,这就足够了。乾隆不可能像朱元璋那样去试图杀尽贪官,毕竟,大清王朝的统治,还是要靠贪官们来维持。
  在这次以反腐败为名的政治大清洗中,被乾隆选中祭旗的人,除了被杀头抄家的七个大官倒,还有一个就是时任山东副省长的刘康。为了增加反腐的震慑力,乾隆决定,对刘康处以“凌迟”之刑罚。

日期:2012-09-30 08:17:20

  刘康真的腐败了吗?这是肯定的,与被砍头的那七个大“官倒”一样,刘康没有贪污,也没有受贿。从雍正登基到乾隆初年,在山东任职的几个巡抚和总督都是清官,即便刘康有贪污受贿的想法,他也没那个机会。不过刘康与客尔吉善是同年进士,交情一向不坏,在客尔吉善的鼓动下,刘康暗地里也做起了生意。多年以来,他在山东经营香料,同时又把山东的海产品卖到内陆省份,早已赚下了万贯家产,根本不屑于去贪污受贿。

  乾隆之所以执意要将刘康凌迟处死,除了反腐败的考虑,我认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动机是泄私愤。刘康这个人,爱好很特殊,平时没事喜欢写些淫词滥调,打听传播点花边新闻,据考证,著名的淫秽小说《灯草和尚》就是出自于刘康的手笔。对于乾隆与婉菱、瓜尔佳氏的性丑闻,刘康更是异常的感兴趣,当时他正以乾隆为原型,私下秘密撰写一本叫做《风流记》的折子戏,在戏中,刘康把乾隆描写成了一个荒淫无耻,连老母猪都不放过的花痴皇帝。

  刘统勋逮捕刘康后查抄他的家产,发现了《风流记》的手稿,当即就上报给了乾隆。正是看了《风流记》,乾隆才有了把刘康凌迟处死的念头。要知道,虽然乾隆不在意世人谈论他的风流韵事,但却非常的在乎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刘康写《风流记》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低级趣味,并没有其他用意,可在乾隆看来,《风流记》是一本足以让爱新觉罗?弘历这个名字遗臭万年的“淫书”。乾隆觉得,如果放任刘康这种行为,那么无论正史上把自己写的多么英明伟大,百年之后,恐怕还是难逃后人的口诛笔伐。

  乾隆给刘康钦定的罪名也很有意思,一共有两个罪名。第一个是贪污,前文说过,1738年春天,中央政府给山东调拨赈灾物资的过程中,曾发生腐败现象,为此山东巡抚陈世倌曾要求彻查其中的问题。此时乾隆来了个顺水推舟,把贪污的罪名硬安在了刘康头上,说是刘康私下用陈粮调换了中央政府准备下发给灾民的种粮。至于人证物证,有刘统勋这种超级整人高手在,我想应该不是太大问题。

  刘康的第二个罪名,用今天时髦的话讲,就是“传播、散布淫秽物品罪”。当然了,乾隆没提《风流记》这茬,但是《灯草和尚》早在数年前便已出版发行,而且一直热销,在社会上流传极广,刘康也因此得以名扬天下,但这时却也成了给他自己定罪的铁证。本来《大清律》中没有“传播、散布淫秽物品罪”,但乾隆开了金口,也就相当于修改了法律,乾隆给此种罪行钦定的刑罚是:凌迟。
  从1644年定都北京算起,大清朝至此开国已将近百年。在这么长的时间中,举国上下,还从没有人因犯罪被判处凌迟之刑。刘康,有幸成为了大清开国以来第一个被凌迟处决的人。
  凌迟,又称作“陵迟”,通俗的说就是千刀万剐。“凌”的意思是把肉剁碎,“迟”的意思就是缓慢,所谓凌迟,就是慢慢的把你剁成肉馅,让你在极度痛苦中缓慢的死去。据正史记载,凌迟这种刑罚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是“五胡乱华”时少数民族将其传入中原地区的。到了辽代,才正式将这种刑罚命名为“凌迟”。此后历朝历代,便也沿用了这个名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