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一生》
第4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雍正死的相当突然,事前没有半点预兆。白天还生龙活虎,晚上就翘了辫子。关于雍正的死因、死法,正史上并无详细明确的记载,只说是旧疾复发,服药无效,深夜猝死。而有关于此的野史传闻实在太多,没法一一考证真伪,这里仅介绍几种流传比较广泛的传说。

  第一种说法是被吕四娘刺杀而死。传说吕四娘是著名反清文人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是吕留良的孙女。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鞭尸,吕氏子孙,被屠戮殆尽。而吕四娘侥幸逃脱,从此隐姓埋名,潜藏民间。后来吕四娘得到高人指点(据说是独臂神尼),练成了绝世武功。再后来,吕四娘乔装改扮,混入深宫,刺杀了雍正。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吕氏家族被屠,乃是雍正十年(1732年)发生的事情,1735年雍正就死了。这吕四娘武功练的也太快了吧?只用三年她就能变身绝世高手?我觉得不太现实。何况前边说过了,吕四娘其实是弘时的小姘,早已被处死,只因为姓吕,才被硬说成吕留良的后人。总之,此说法实乃以讹传讹,牵强附会。

  第二种说法是被宫女用床单勒死。我认为这也属于纯谣言,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满清从马上得天下,所以历代皇帝都非常注重格斗技能的训练,据说雍正身材魁伟,可力敌十人。而且雍正是上过战场,亲手杀过人的主,虽然死时年近六十,但其力量依然不是弱女子可以比拟的。勒死个人那么容易啊?你当打酱油哪!最重要的一点,做为皇帝的雍正,所享有的安全护卫,是天下最高级别的,怎么可能被半夜勒死而无人察觉?那些大内高手可不是白痴。

  第三种说法是嗑药死。是药三分毒,甭管多好的补药,吃多了总是有副作用的。雍正身子骨一向硬朗,几乎从不生病,但是他却幻想着能够像吸血鬼那样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为此,从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他召集道士为其炼丹,先后有贾士芳、张太虚、王定乾等知名道士为雍正炼制过丹药。那这些高人到底给雍正炼了些什么丹呢?翻遍正史,无一字记载。但我推测,应该是类似于《鹿鼎记》中,神龙教主洪安通所炼制的“豹胎易筋丸”之类的超级补品。你想“豹胎易筋丸”多厉害啊,能把姚明变成马拉多纳那样,一般人谁能经受的起?所以,一个服药不慎,雍正皇帝就把自己给玩死了。我个人认为,这是最合乎逻辑的一种说法。而且,在雍正之前,因吃仙丹而丧命的记载史不绝书,雍正并不是第一个。

  除了以上三个说法,还有什么心梗死、中风死,以及被曹雪芹暗杀等,俱都缺乏证据,或者逻辑欠通,此处不再列举。
  好了,有关雍正的事情至此基本完结,我们的猛男乾隆皇帝终于可以耀世登场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雍正死的当天,弘历便登基即位,自取年号为乾隆。此时的乾隆皇帝刚刚25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不但年轻,乾隆人长的也很帅,说具体点,乾隆的相貌和今天台湾前总统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有八分相似吧,但比陈致中更帅,更有气质,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各位可以自己对比一下。
  年轻,帅气,又站上万仞之巅,成为了俯视众生、抚有天下的皇帝,你说乾隆的人生至此,夫复何求?作为人来说,这真的是至高境界了,再往上,那只有当神仙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绝对不是。
  想看全本的朋友,请加本文读者群:232717419
  日期:2012-09-22 20:20:02

  当一个皇帝所要面对的痛苦和困难,恐怕是一般人做梦也无法想象的。首先一点,是孤独和寂寞。人是社会动物,任何人都需要感情和思想的交流,都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关怀。但是皇帝不行,因为普天之下,皇帝只有一个,和他站在同一基点去思考问题的人只有他自己,别人考虑的是怎样讨好他、奉承他,而他考虑的则是如何控制天下臣民,如何保持住手里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一但坐上了那个须弥宝座,亲情、友谊都将离你远去,在皇帝的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顺民与反贼。

  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皇帝心思的。
  即使是有少数特别聪明之人,能够揣摩到皇帝内心深处,他也不敢明说。为什么呢?咱们打个比方,如果我是皇帝,你是我的宰相,而事事处处你都能理解我的心理,我一撅腚,你就知道我拉什么屎,那么我必须要杀了你,否则我没有任何安全感。曹操杀杨修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揣摩到皇帝心思的那些人,都是人精,怎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能够理解皇帝的人,都装的跟二百五似的,一问三不知。为啥做人要低调啊?这就是其中的奥妙所在。

  有两句诗对皇帝的心理困境描述特别到位:寂寞来时自家解,烦难心绪无人知。既然身为皇帝,既然坐在了须弥座上,那就只有去穷尽这份孤独和寂寞,此外别无他途。
  孤独寂寞也就罢了,现代人谁不孤独?谁不寂寞?可是当皇帝的人,还要承受一份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巨大压力。我们给老板打工,干的不好最多走人,再找其他工作。我们的老板如果经营不善,最多破产,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可是当皇帝这份工作,没有退路好走,也没有再就业这一说,一但破产失业,意味着的将是生命终结,将是失去所有一切,将是身后的千古骂名。拿破仑可能是个例外,但那是在法国,法国人浪漫,咱没法比。总之一句话,没有粗神经,没有大心脏,是承受不了那种压力的。

  当然,初登帝位的乾隆,对于当皇帝这份工作尚不可能有如此之深的感触。即位之初,除了兴奋和激动,乾隆内心更多的则是忧虑与不安。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乾隆最初的工作状态,应该还是恰当的。都当皇帝了,那还害怕啥呢?这个稍后自当解释。但无论将要面对怎样的挑战,我们的猛男都已做好了准备,毕竟,十几年前康熙对他的言传身教,早已树立了乾隆要当一个成功皇帝的决心和壮志。

  放马过来吧!一个皇帝的使命就是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想看全本的朋友,请加本文读者群:232717419
  日期:2012-09-22 20:21:41
  雍正在位十三年,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一是清除异己,把当年与他争夺皇位的哥哥弟弟们全部判处了无期徒刑。又把这些兄弟们的党羽也一一连根铲除,他在位的十三年间,为此落地的人头上万,抄家流放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二是改革赋税制度,推行“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简单说,“摊丁入亩”就是改“人头税”为“地产税”,这大大减轻了穷人的负担,把赋税的大头放到了拥有更多财产的富人身上。此政策的实际效果虽然不是这样,但至少雍正的用意还是好的。“火耗归公”呢,就是减免附加税。“火耗”是指把散碎银子熔炼成元宝时产生的损耗,这部分损耗通过向纳税人征收附加税来弥补。至于附加税的税率,则由地方官说了算,补足损耗后附加税的结余,也就成了地方官的合法收入。“火耗归公”,就是统一附加税的税率,并且附加税的结余不再归个人所有,而是全部上缴国库。

  三是整治腐败。雍正对贪官的痛恨,堪比朱元璋,但是他与朱元璋对付贪官的手法不同。朱元璋的做法是严刑峻罚,靠凌迟碎剐、剥皮萱草、点天灯等残酷手段,希望能震慑官员的贪婪。雍正则不同,他不怕手下的官员贪污,因为他有“抄家”这个法宝。那怕没有抓住你贪污的证据也没关系,只要你有钱,露了富,那么好,先抄了家再说。曹雪芹家就是这样被雍正给抄的。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富可敌国,可是有几个人知道他是因何罪名而被抄家?其实曹寅什么罪都没犯,就是太有钱了,而且不懂得韬光养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