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飘香》
第9节

作者: 陈荟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仍然惭愧不已:“嗯,我还是太小气了,你说吧,怎么想怎么说。”
  她说:“好吧。首先,我得说点儿正面的东西。你还是挺不错的,我上回说了,能写就好,我佩服能写的人。其实我以前也写过,后来就写不下去了。你能坚持那么多年,仅就毅力来说,就让人佩服。从你的作品看得出来,你作过多方面的尝试,风格、内容都有很大的张力。文字功底也不差,有些文采,也不啰嗦。情节也有可取的地方,起承转合,虽谈不上严丝合缝,也还凑合吧。再就是你的社会责任感也很强,想通过文学说些事儿,反映一些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那天说从你的作品中找不到冲动和欲望是不对的,这些东西你还是有的。”

  我终于缓了一口气,看来这次她没有将我一棍子打死,我还是有救的。不过,我知道她的话必定有个转折,“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
  “但是,”她果然用了这个词,“我觉得你的小说中还是缺少了一种东西,一种根本的、可称之为小说之魂的东西。也就是这个原因,才让我当初读着觉得没欲望的。”
  我问:“那是什么东西?”
  她并不直接说出来,反问我:“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写小说?”

  日期:2014-04-09 17:47:08
  说实话,我以前写了那么多年小说,还没认真仔细地想过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可能也回答不了。人们阅读小说的目的不一样,不同的小说也就符合了人们不同的需要。有人纯粹为获得阅读快感,有人则想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启发教益,还有人希望从中看到对社会的批判与建议。那么,写作者就会根据人们的需要及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自己要写的小说的类型,而其写小说的理由就清楚了,有人就为单纯娱乐大众,有人则想用一些知识和哲理启迪民众,使命感最强的写作者,他们想借小说批判社会、改造社会。就我自己来说吧,后两种状态我都经历过,越是年轻的时候,责任感越强,到后来屡次失败后,我就思考自己的小说是否写的不好看才不受欢迎的,于是在情节上花的精力更多了。但不管怎么说,我没有堕落到完全娱乐大众的地位,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操守和抱负的。我有时为这一点感到骄傲,有时,又寻思着是不是因为这个而不能成功。毕竟,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我将上述的意思说给茉莉听,她在电话那头屏气静听。等我说完,她就开口了:“你的这种分类也许就是人们一般的分类,将小说分为通俗小说和严肃小说。我可不是这么分类的。我觉得小说就是小说,它是一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不管是通俗还是严肃。但与小说有一种貌合神离的东西,那就是故事。小说中一般都要包含故事,但故事却不一定是小说。我说我现在很少看小说,一个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很多新小说,不过是一些包装华丽、篇幅比较长的故事。既然这样,我要看故事消遣的话,还不如看故事会比较节省时间。不客气地说,我觉得你的小说就更像故事,而不是小说。”

  我有些不服气:“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可是在里面讨论了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啊!”
  她接着说:“一篇东西是小说还是故事,与是否讨论了严肃的问题无关。小说的使命,应该是认识和发现我们的生活。人类生活,是它唯一感兴趣的话题。小说家不断耕耘的结果,必然是使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拓展了、深入了。如果一部小说没有拓展我们对生活的认识,那么它即使再严肃,有再多的表现,再多的论述,它都不过是掺杂了议论的故事,而不配称为小说。”
  (注:茉莉的这个观点,我后来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中又看到了,不知她是否受此书影响。此书第一部分第二节写道:“我理解并同意赫尔曼?布洛赫一直顽固强调的: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惟一的存在理由。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
  日期:2014-04-09 17:49:47
  她这种说法让我耳目一新,但我还是不明白:“难道我的小说就不是在认识生活吗?”
  她说:“不否认你也在试图认识生活,但并没有新的发现。没有新发现,就没有小说的价值。这跟做科研、做学术是一个道理。我知道你不太服气,你也许认为自己的作品中好歹也有一些新发现,但我真的没找到。客观地说,要有新发现是很难的。仔细想想,你写的那些话题,别人没写过吗?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视角,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或者得出不一般的结论?我认为是没有的。你反映的事实,都是随处可见的经验材料,有些东西我们不熟悉,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就可以了;你通过小说要讲的道理,都是人们习以为常、不需要动多少脑筋就可以想出来的;你得出的结论,不过是重复前人已有的观点。总之,阅读你的小说,不能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也没有让人们看世界的眼光发生真实的变化。一句话,你对生活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仔细想想,我说得对不对?”

  我一直在跟着她的思路想。我承认,自己不太高兴她这么说,但心底里却有个声音在与她呼应。我快要被她说服了!
  停顿片刻后,她继续说:“我说得这么严重,你也许很沮丧吧!但也不必如此。新的发现是很困难的,你一时没找到,也很正常。全国每年发表了那么多科研论文,又有多少推动了科技和学术的发展?文学界的情况也许更糟吧。不过,我这么刻薄,并不代表我自己有多厉害。我只是看清了这个事实,自己却没办法去改变。以前,我也像你一样,写了很多无用的文字,后来我认识到写小说对我太难,就再也不写了。”

  我说:“像你看得这么透,都不能写出好的小说来,我还能有什么希望吗?”

  她说:“话不能这么说。我看透的,不过是我自己的状态。至于生活,我对它仍是一团混沌。人太复杂了,人的生活更复杂更微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确定性。对我来说,要将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已经有些困难,更别说从中发现新的东西。但是,我想这不是智力上的原因,人们能写小说,不仅仅靠聪明。这与性格、经历以及灵感都有很大关系。你也不必悲观,再努力试试吧。也许灵感什么时候就会降临的。先试试,万一试不出来,你可以放弃小说,写点儿其他东西也是好的。”

  日期:2014-04-09 17:50:54
  我说:“写什么?”
  她说:“如果想记录人生和社会,写散文吧;如果想激浊扬清,写评论杂文吧;如果想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去做学术写论文吧;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抱着娱乐大众的态度,去写纯粹的故事。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算不了堕落。总之,你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走的道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好啦,我跟你讲的太久了,手机都烫得不行了。我要挂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