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第30节

作者: 草根读史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1 18:03:58
  (更新)
  俗话说“文与其人”、“书与其人”。现代的刑侦专家,通过对笔迹分析,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那么,通过对蔡京书法的分析,或许对蔡京,大家又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蔡京的书法,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颇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时人评论他的书法,经常用“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就连狂傲不己的米芾,都称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米芾说,唐朝柳公权以后,就得算蔡京和其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那当然就是我了。
  蔡京的书法传承,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嬗变。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对他老爸的从学之路,有过这样的描述:“公(指蔡京)始受笔法于君谟(指蔡襄),即学徐季海,末几弃之,学沈传师。及元丰末,又厌传师而从欧阳率更,由是字势豪健,痛快沉着。殆绍圣间,天下号能书,无出右者。其后又厌率更,及深法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晚每叹右军难及,而谓中令去其父远矣。遂自成一法,为海内所宗焉。”

  蔡京的“始受笔法”阶段,是师从堂兄蔡襄。蔡襄也是一代名家,这为蔡京的书法启蒙,一开始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蔡京的师承经过了多次的变换,通过“学”、“弃”、“厌”、“从”,对众多的名家体会,揣摩,继承之后,“由是字势豪健,痛快沉着”。到了哲宗绍圣年间,天下号称擅长书法者,已经无人能出其右。其后的更高层次阶段,通过“又厌”和“深法”,是再一次的升华,最后“遂自成一法,为海内所宗焉。”

  观察蔡京从师学习书法之路,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即每深得师传之后,就不囿于师承之旧法。不满足于自己的现有笔意,就毅然放弃,重新追求更高层次的师承。经五度的择师弃师,吸收各家之长,刻意求创新,蔡京终于在“晋韵唐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和个人风格,蔡京的“姿媚”、“飘逸”和“藻丽”笔体,达到了“笔势奕奕,足以追配古人,名垂后世有可观者”的境界,为海内所崇尚。

  从蔡京学习书法,从师学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蔡京学习书法,数度弃师择师,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朝秦暮楚”、“不能终一”,甚至有“这山看着那山高”,给人有好高骛远的嫌疑。这样的学习态度,在古代“师从专一”教学氛围下,都有可能被视为是“离经叛道”、“背叛师门”的行为。但是,蔡京抛弃这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博览众长,终成一代大家。
  性格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最能体现一个人对事对物的行为方式。从蔡京的从师经历中,可以看出,蔡京有一种追求理想,追求本质的执着。为了自己的理想,道德规范、社会准则,都可以弃之不顾。这样的性格特点,后来难免在执政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蔡京这些带有性格特征的行为,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突破,显然不能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从这一方面来说,蔡京被后人归类到奸臣的行列,又何尝不是个人的性格所引起的悲剧。

  日期:2013-06-21 20:26:39
  (更新)
  蔡京为相,前后长达十八年,四起四落,这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记录。蔡京为相其间,也正是大宋江山开始日落西山,暮气日盛的时期。把一个锦绣河山,最后弄到一发不可收拾,若是要追究其中的责任,为相十八年的蔡京,恐怕是难辞其咎。
  赵宋帝国的大好山河,被金人的铁骑踩得支离破碎,满腔悲愤的太学生陈东等人上言,谓“蔡京坏乱于前”。面对陈东等人的指控,蔡京的家人自然不会接受。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为他老爹多有辩护,说贻害赵宋帝国的,是童贯、王黼、梁师成这些小人。蔡绦在笔记中,洋洋洒洒,大赞鲁公与这些小人的斗争。但蔡绦的这些辩护词,如果真要是让蔡京自己来说,恐怕是内心一定虚。这个问题,要是在现代,测谎仪一定能够检测出来。

  如果蔡京只是为官一任,大观以后不再复出,那么有前面留下的政绩在,后来一定会让人怀念。但是驽马恋栈豆,蔡京始终忘怀不了那点宰相的权力。宣和六年末,眼也花了,耳也聋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已经年届八十的蔡京再度复出,第四次入朝为相。
  四度为相的蔡京,相必内心十分的得瑟。或许他还以为,这是他向帝国朝野展示自身实力,炫耀皇帝恩宠的时刻。但是,作为后来的读史人,只能替他一声叹息。
  第四次为相的蔡京,这时候已经看不清文字,连走路都十分的困难了。徽宗特准,允许他在家中办公,蔡京于是叫爱子蔡绦代理政务,所有的判决奏章都交付与他,入朝往来禁中奏事,也由他全权处理。权力附身,蔡绦自然如众星拱月,每日上朝,侍从官员下阶迎揖,有的还与他附耳接头悄悄私语,堂吏则抱着文书,数十人紧紧追随前后。蔡绦专权自用,发号施令,朝堂上下因此无不侧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