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风史记: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
第6节

作者: 紫槿流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魏将集体欢呼,于是上次骂街的魏平贾栩带着军队就向诸葛亮展开了进攻。
  诸葛亮打开精灵球,放出魏延,逆击魏军
  一场恶战,魏军大败,被杀了几千人,蜀军缴获铠甲3000多具,魏平和贾栩自此消失了在历史书中,估计都被魏延砍了
  日期:2012-09-02 01:41
  虽然取得了一场不小的胜利,但此战之后,司马懿就不再出战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到了6月,蜀军粮食快没了,只能又撤了
  司马懿前边三次跨省诸葛亮已经上了瘾,这次第四次他却懒得自己去了,而是叫张颌去追

  张颌于是又发表了他人生中最简短,最精辟,也是最后一次的演讲
  “归军勿追,追军难归!”
  司马懿很厚道的表示:不听
  张颌无奈之下只得带兵去追杀诸葛亮
  诸葛亮的反杀技术已入化境,张颌自然也逃不了宿命,刚追到木门道,蜀军早埋伏好了,直接万箭齐发,在混战中,张颌膝盖中了一箭(“飞矢中郃膝”)
  如果年轻20岁,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是如今的他,已经英雄暮年,是一个60多的老人了,年老血衰的他,终于没有熬过去这次,也许是在战场上当场阵亡,也许是回营以后才抢救不治身亡,总之,张颌就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日期:2012-09-02 01:41
  “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
  “归军勿追”
  张颌已经去了,然而他的三句演讲依然萦绕在耳边
  纵观张颌一生,他曾经多次发表精彩的演讲,而事实证明,每次演讲都切中要害,最后事情都朝着张颌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可悲的是,每一次他的上司都没有听过他的话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
  这大概就是对张颌这位“巧变”名将最恰当的评价了吧
  愿来生,他能找到一个听从他演讲的上司
  日期:2012-09-02 01:41
  在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的表现,可谓令人冷齿
  先是“畏蜀如虎”,又被诸葛亮“获甲三千”,最后还逼死了张颌
  难道这真的是司马懿的真正实力么?
  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毫无还手之力?

  不然,在司马懿出丑的同时,诸葛亮的进攻路数,已经被他看的清清楚楚了
  损失几千军队,对魏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而损失张颌,对于司马懿来说,也跟他毫无关系
  张颌的死活,他根本不在意,因为他不是魏国的老板,他没想过要对魏国负责
  现在司马懿想的,只是通过这场北伐,彻底搞清楚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军事家,他的进攻套路,逃跑套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这一切,他都已经搞懂了

  于是,他决定了,要在第五次北伐,给予诸葛亮——
  彻底的绝望
  日期:2012-09-02 01:44
  【第三话 绝望之战】
  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并且大获成功,击沉了美国4艘战列舰,200多架飞机,并杀伤美军4000多人。
  当日本全国陷入欢腾的时候,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却感到了深深的窒息

  因为他没有看日本取得的战果,而是在看美国人的反应
  他看到美国人积极输血救援被炸伤的美军,他看到了美国人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他看到了美国的工厂开始疯狂生产航母和战斗机,他看到了美国人纷纷报名参军,纷纷捐款
  看了美国人的反应以后,山本五十六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这下完了。”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可谓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杀死了数千魏军,还射死了名将张颌
  当蜀军陷入一片欢腾,觉得司马懿是个软蛋,蜀国北伐终于有希望的时候

  诸葛亮此时的心情,可以这样形容——
  冷如冰窖。
  和司马懿交手以后,诸葛亮感到了彻底的绝望。
  日期:2012-09-02 01:44
  现在,该是来比较一下曹真和司马懿这两位统帅的时候了。

  从足球的角度说。如果曹真是德国队或者荷兰队的话,那么司马懿就是西班牙队。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国队的表现令人感到无比惊艳尤其是对阿根廷的那一场,德国队打进四球,把阿根廷轰杀至渣,让马拉多纳几乎泣不成声。从那一刻起,这届德国队拥有了无数的粉丝,叫好又叫座,当大家都觉得这届德国战车肯定夺冠的时候。
  在半决赛,德国战车被西班斗牛士报废了。
  接下来的决赛,荷兰队也被西班牙拿下了。
  单从观赏性的角度来说,西班牙队打的不怎么样,打败德国荷兰,都只进一个球,而且都是最后关头才进的绝杀,看着有点无聊。
  在对荷兰的那场比赛里,进攻猛烈,让人叫绝的是荷兰队,单刀杀人,威震球场的是荷兰球员罗本,但是,最后的胜利者依然是西班牙。

  为什么?
  因为整场比赛,足球有大部分时间,都被西班牙人踩在脚下。
  西班牙之所以能得胜,得益于一个词:“控球率”。德国队,荷兰队的进攻是精彩的,令人感到热血沸腾的,然而,他们的破绽也都很大,尤其是荷兰队,“全攻全守”是荷兰队的标志,进攻极为精彩,破绽也极大。一旦“全攻”失败了,后防线就空虚了,一场防守反击下来,很可能就丢球了,因此即使在1974年荷兰队无限强大的“全攻全守”巅峰期,令人为荷兰队心旷神怡的时期,依然在决赛里输给了德国队,遗憾只拿到了亚军。

  反观西班牙队,2010年的世界杯,2012年的欧洲杯,他捧得了这两次的奖杯。进攻不犀利,没关系,打得不精彩,没关系。球大部分时间在西班牙人脚下,想什么时候进,就什么时候进,想射多少次,就射多少次,你进攻再犀利,也没办法。因为球大部分时间都在人家的脚下。
  在战场上,“控球率”就是“主动权”。
  日期:2012-09-02 01:45
  在和曹真的对决中,表面上看,诸葛亮吃了很多亏。街亭丢了,损失了3万大军。打陈仓,被曹真“料敌先机”,提前派人在那守着,进攻吃瘪了。最后曹真更是主动来进攻,好像一直把诸葛亮压制的死死的。
  而事实上,在和曹真对决中,诸葛亮的心一直是暖烘烘的,一直兴高采烈的。
  因为,在曹真的对决中,主动权一直是在变化,一会儿在诸葛亮手里,一会儿在曹真手里。第一次北伐,曹真没多想,就直扑诸葛亮的疑兵——赵云部队去了。在这一刻,主动权是曹真的,曹真在箕谷一顿猛攻,赵云和邓芝只能“敛众固守”,才“不至大败”,总之是被曹真虐了。
  然而,此刻的诸葛亮,却已经攻下三郡,准备继续进发了,这时候,主攻权已经到了诸葛亮的手里。
  直到张颌办掉了马谡,主动权才又回到了曹真手里。

  在第二次北伐,曹真“料敌先机”,提前在陈仓布防,掌握了主动权。而后派王双追杀诸葛亮,主动权又到了诸葛亮手里。
  后来,曹真更是主动率领大军来讨伐诸葛亮,把打防守反击的主动权完全送给诸葛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