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我只剩一年的寿命,而我却用三年走遍了世界》
第42节

作者: zhoutong83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老适时的介绍道:“这里是完全自由的,现在哪个大玩家手里没有看着不喜欢的存活啊?只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有熟人推荐,就可以在这摆摊,当然,这里的摊位大多都是提前预定好的,你没看每个摊位都有符合物件风格的装饰吗?”
  王昃好奇道:“全是这样?”
  “当然也不是,这是外场,内场则是‘大头’办的展览,大多物件都是给人看看而已,除非有人出价过了他们的心理底线,他们才会卖,这也算是几个大买卖家炫耀自己资本的时候……嗯,就像车展。”
  三个人边走边看,一会就转了好几个摊位。

  日期:2013-05-29 22:58
  李老有些心痒的问道:“那个……小昃啊,这些里面有没有上得点档次的物件啊?”
  王昃哑然失笑道:“您老好像弄个‘玉鸟笼’?呵呵,那些东西可是可遇不可求,至于这些明摆着拿出来贩卖的,又能有多少给咱捡漏的机会?这里哪个人不是懂行的。”
  李老见王昃不松口,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心痒,毕竟这宝贝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是在‘买卖’上。
  他说了句‘那我先四处看看,有事打电话。’就独自跑进人群中‘鉴宝’去了。

  王家父子对视一眼,都不由得苦笑。
  王昃打从进门就查看了整栋建筑物的情况,失望的并没有发现一件是蕴含灵气的,他也就相信了女神大人曾经说过的话,自己出道这么点时间就遇到那么多件灵气,除了‘运气逆天’之外,还真没有其他什么能解释的。
  既然混不到灵气的物件,王昃兴致也就没有了,只能等这几天的展览会早点结束,好赶快到内蒙那里去看看。
  不过这会场还是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很多卖家自制了些单子,上面有照片有说明,还有某专家的鉴定报告。

  王昃心想这专家的话还真值钱,就算一件地摊货,只要他们金口一包装,一准高价卖出去。
  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一个专家如若作假,万一被同行给瞧了出来,那自己在圈子里积攒的人气可就全没了。
  虽然古玩行是个你骗我我骗你的‘凶险之地’,但对于名面上的‘信誉’却比其他行业要高上很多。
  还有就是人们的‘侃价’方式,他就看到一个人伸出手来,示意握手,店主却直接拿了一条毛巾盖在两人手上,手一直在握着,两个人的表情却千变万化,直到一方低头,这握手才算结束。
  其实这是流传在古时候的一种议价方式,为的是‘不着二目,不进三耳’。
  日期:2013-05-29 22:58

  如果不这么做,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件一万的物件却花了一百块,那店主其他所有的物件,都未必能卖出超过一百这个数字了。
  而且这种议价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比如刚开始握要先‘报数’,大拇指敲上三下,意味着是个三打头的数,食指扣动五下,那三的后面就跟了五个零。
  议价时,弯曲中指,意味着‘抹零’,可不是抹掉零头,而是直接去掉一个零,打个一折。
  当然这种方法很少见,一般都是做一个摇滚乐中‘我爱你’的手势,这是‘折半’。
  一系列的手势跟密码差不多,买家一旦伸手了,卖家便知道对方是内行,这价钱往往不会要的太高。
  王昃看着你来我往的交易,不由得心痒难搔,反正自己还有一张李忠堂给的银行卡,还一直没刷过,这里每家店还都刷卡机,不买卖一把……怎么对得起自己?

  走马观花的看了几家店,都没有自己太中意的东西,王父对他这种‘不敬业’的行为感到很愤慨,也自己一个人去逛了,就留下王昃自己。
  走过一家摊位,这个摊位就算是最小的那种了,一个老板一个打杂一个保镖,那保镖看着也像他们自家人。
  不经意的一打眼,王昃轻声咦了一下,走过去仔细一瞧,自己就喜欢上了这个摊位。
  原因无它,这个摊位卖的都是青铜器。

  他自己现在俨然一个‘雕刻爱好者’,遇到这种体现古时精湛技艺的青铜器,怎么也要仔细看看。
  随手拿起一个,翻来倒去的看上面的花纹,店家抬眼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却没有说话,静静的站在一旁。
  王昃直瞅了二十分钟,有些劳累的揉了揉眼睛,这时店家才说道:“小兄弟,喜欢青铜器?”
  王昃憨厚一笑道:“嗯,我最近学习雕刻,想看看能不能从这些宝贝上学两手。”
  日期:2013-05-29 22:58
  店主年龄不老,最多四十多岁,整体看来干净利落。
  听完王昃的理由,他恍然,很热情的说道:“那你得看看这个,这是秦汉年间的物件,那时候还不流行灌注法,小件青铜器大多还是手工雕琢,最能体现当时工匠的技艺,你看这雕纹,多么沧桑有力,想来必定是个年长资深的工匠所为,呵呵……说不定还是什么历史名人呐。”
  店主不管王昃买不买,竟然开始如数家珍的介绍上了,同时还教给了王昃很多雕刻上的知识,店主竟然也是个雕刻爱好者。
  聊了快一个小时,王昃转头瞅了瞅说道:“你这家店铺怎么都不来人买东西?是不是陪我聊天耽搁了?”
  店主哈哈一笑道:“放心吧,我还不会傻到陪人聊天忘了做生意。唉……不过现在青铜器确实有些过时了,买的少卖的多,我这又没有什么极品的物件,来看的自然少了,要说客人……你小子今天算是第二个。”
  其实从最开始青铜器火爆的时候,就有人分析过这是个‘泡沫’。
  ‘瓷器易碎,金器可溶’,毕竟青铜器可以存放很多年,还不易破坏,哪个倒斗的盗一次不能弄出几件几十件的?甚至稍微富贵点人家的墓,也能出品质不错的青铜器。

  但喜欢青铜器的人就那么多,商品又不停的往市场里堆积,即便炒作的再凶,也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只能维持一个不生不死的状态,完全没有其他门类来的更有‘持续性’。
  王昃听出了店家话语中的凄苦,看着摊位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青铜器,就知道这店家是因为个人喜好还有错误的市场眼光,将所有的投入都放在青铜器里面了,如今行情冷淡,想来他的生活也不好过。
  日期:2013-05-29 22:59
  聊天过程中,王昃的手上一直把玩着一枚刀币,十厘米左右长,三厘米左右宽,因为岁月的侵蚀,上面的文字雕纹都已经模糊不见,偏生一处十分显眼。

  那是用黄金嵌入的‘十两’二字。
  摸着摸着就能摸出感情,男女关系如此,对于古玩也是如此。
  王昃举起刀币问道:“这个多少钱?”
  店家又是一通大讲,说是这刀币还很有说道,好像是最古老的那种,而且上面嵌了黄金,价值也是极高。

  随后,他就给出了‘五千’这个数字。
  王昃满头的黑线,心道这历经几千年才好不容易流传下来的东西,竟然只值几千块钱。
  面对王昃的疑问,店家直接告诉他其他不太特殊的那种,一千多块钱要多少有多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