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用了4年才能和其他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14节

作者: 无言de错误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许是感到那些团队长们太不给力了,有些比较活跃和有主见的营销人员开始私下进行跨团队的串联。纠集各个团队不满意的人,集体去报社投诉,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当时新劳动法刚开始执行,一度弄的营业部很紧张,甚至做出策略性让步,但最终,资方力量胜出。。。劳动监察也没有介入,报社也有报道营业部欠薪的事。。。。而营销人员在收入锐减后、开始寻找下家,有的换公司,有的换行业,虽然当时大家的想法是,先找个糊口的活活下去,欠薪的事等腾出手来了专门解决。。。。。但结果是,大家一旦找到的新的工作和新的下家后,就没有功夫再去原来的东家那里纠缠了,结果欠薪不了了之。。。

  对抗的结果是营业部胜出,没有任何悬念。08年很多券商营业部都上演过这样的对抗,结果似乎也都是注定的。。。。
  到了08年底,我们团队长L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其他的团队成员有的到了期货公司,有2个留在原公司,还有改行的。。。。团队分崩离析。。。
  ---------------------------------------------------------
  08年底离开T证券后,我进入了人生最昏暗的一段时期。。。。好几个月,找不到工作,经常遇到骗子公司,想到麦当劳打零工、结果人家不要,靠信用卡度日。。。。。
日期:2011-11-15 05:58:32

  (九)初入证券公司——轶事和经验教训

  这部分算是随便聊聊吧,讲讲在T公司经历和知道的一些东西。
  第一个是关于证券公司员工炒股的事。按照法律规定,证券公司员工不允许炒股。但证券公司员工炒股,是普遍存在的事。只不过不用自己的账户而已。
  这里面有很多悲喜剧。喜剧是,很多证券公司员工,牛市的时候,炒股赚的钱甚至比工资都多。但也有悲剧的,把工作赚的钱都亏进去了,甚至能亏进去自己几十年的工资。在T公司就有一例子,当时那个小女孩刚毕业就到了T公司,进去后,周围员工都炒,她也开始炒了。毕竟,如果自己都不炒股,也没法指导和忽悠客户啊,不能交易什么的都不懂吧。但她运气比较背,入职的时候已经是07年9月或者10月了,小尝甜头之后,不知道怎么说动了家里,拿了100万过来完。行情好的时候,怎么都行,行情不好了,怎么都亏。。。结果几次追涨杀跌之后,100W只剩下60W,40W没了。。。。我们帮她算了一笔帐,她一个月1000块钱(底薪),这40万,够给她开40年工资了。。。。坑爹啊,几个月而已。。。

  谁说股市忽悠的只是老百姓?证券公司员工照样被忽悠。。。
  另外就是代客操盘,这块在大盘上涨的时候,一切都好,大盘开始下跌了,风险极大,尤其是承诺保本或者收益的。南方曾经出现过证券公司员工跳楼的事,大部分是代课理财,钱亏了,还不上了,自己负债过大,而且遇到背景比较强硬的债主或者客户逼债了。。。T公司D市营业部貌似没有出现什么事。。。只是听说过有人替客户操作,客户一找上来,公司马上就把客户经理辞退了,说那是客户经理自己的私人行为,与证券公司无关。我之前也操作了2个账户,但被530吓住了,到证券公司之后,就不敢做了。。。。幸好没做,要不真不知道08年能出多大风险。。。。真要是不幸接到了有政府背景或者黑道背景的资金进行操作、而且亏损了,很可能要东躲西藏度日了。

  ~~~~~~~~~~~~~~~~~~~~~~~~~~~~~
  说下在T公司的收获和经验教训吧
  收获:
  1、拿到了从业资格证、混到了证券公司履历
  07、08年,开始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拿下了必须的几门考试。以后如果再找证券行业的工作的话,就算有证、曾经有过券商经历了。
  2、知道了胆小怕事

  08年的股灾,超出了想象,眼见那么多财富灰飞烟灭,再也不敢狂妄的认为自己厉害或者有“天赋”了,而且开始相信在股市一切皆有可能。
  经验教训:
  1、没有攒到钱、没有攒到客户资源
  07年牛市,是证券业难得的好年景。我入行有点晚了,07年8月才到证券公司,只敢了个末尾。只有几个月的工资,会比社会平均水平高,之后,就又是当地较低的水平了,一两千左右。大牛市而没有攒到钱,很可悲的事。
  我积攒的客户资产也很少,到离职的时候,可能是500万左右,这样的资产,现在说出来,真有点丢人。。。。。而且一从公司离职,除了一些自己联系比较紧密的客户外,其他的就都丢掉了。

  2、始终没有进入公司核心层,甚至没法了解营业部内部是怎么运作的
  当时就是个最底层的客户经理,貌似跟老总都没讲过几句话,跟营销总监也不熟悉。。。。
  就人生发展来说,一段职业经历后,大致会有几种有用的东西。
  一是有形的,就是赚到了钱,真金白银、实实在在,自己可以用。
  二是无形的人脉资源和客户资源,这个虽然看不见,但在很多行业,却是最至关重要的东西,只要有人脉资源和客户资源,挣钱只是时间问题。
  三是所谓的人生经验、教训。就是通过这段职业,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而我,这三样,似乎都没有。有了的一样,可以熬过冬天。而第二样,与行业或者地域密切相关,只要你一换行业或者换城市,都要重新开始,机会成本十分巨大;第三样,这个可以带走,但如果换行业,也会大幅度贬值。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无法理解机会成本、无法理解人脉资源、行业资源、行业经验的重要性。因为主动或者被动的原因,不断的换工作、甚至换行业和地域。每换一次,就要重新开始一次,重新开始就意味着清零,意味着几乎要和大学毕业生站在几乎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是多了一些经验和世故而已。但事实上,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尤其是非技术性岗位来说,赚钱的多少,与人脉、与资源密切相关,与直接经验、世故等因素的相关性反而会小一些。

  尤其是在异地漂泊的人来说,本来就人生地不熟。人脉和资源根本不是一天两天能积累的,积累之后再放弃,除了让自己贬值,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一地鸡毛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几乎又要重新从零开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