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传》
第6节

作者: 风雨夕
收藏本书TXT下载
  非也!那李儒见李肃有话要说,出来劝董卓,李将军既出此言,必有妙策,主公何妨一听?

  董卓这才消气,那就说吧,捡主要的说,别他妈的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李肃却说,我想说的太多,想快亦快不了。若只三言两语,主公自是听不明白。咱还是先从吕布的家世说起吧……
  日期:2011-11-12 10:28:19
  08 吕布的身世
  吕布的妈妈,是南单于帐下左谷蠡王的夫人。爸爸却是汉人,乃北中郎将兼五原郡太守张纯帐下的司马吕颢。有天晚上,那吕颢以及所有应邀参加“三龙祠”的汉官都被南单于留下住宿,但是吕颢却没睡。吕颢干吗去了?去幽会左谷蠡王的夫人。

  很难说清左谷蠡王的外交政策是不是夫人外交,反正二人偷偷勾搭成奸,已经不是三回两回了。这一次,左谷蠡王怀上了吕颢的孩子。九个月后,一个混血儿在雪野里诞生了,这个人就是吕布。那匈奴人左谷蠡倒也虚怀若谷,派人将男婴交给了吕颢,对他说:这是你的骨血,我们大王不要!
  吕颢收下男婴,命名为“布”。
  吕颢以为那左谷蠡王不计较戴绿帽子,就这么过去了,自己还白捡个儿子,自然是喜出望外。却不曾想五年之后,左谷蠡王受人挑唆,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叛乱,侵略边郡,乱杀汉人。据说其叛乱的原因之一,便是自己老婆红杏出墙,让汉人占了便宜。“汉奸”当然出自汉人当人,这人便是张纯。于是,匈奴当中的判贼勾结汉奸,占据了五原郡,又向南侵犯,一月间鲸吞了并州。

  汉朝廷闻边关告急,忙从幽州、并州调军马,并诏令南匈奴单于,合击围剿张纯和左谷蠡王。兵荒马乱之中,吕颢死了,死在马厩里。
  吕颢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不想随从张纯充当汉奸,欲刺杀张纯,结果计划败露,被张纯的判兵斩杀。持这种说法的是丁原。丁原那时也在张纯帐下,官为五原郡丞,即长史,与吕颢为同僚。刺杀张纯的计划本是他与那吕颢合谋,无奈功败垂成,吕颢将酣睡着的儿子吕布托与丁原,然后与冲过来的张纯判兵血战,掩护了丁原和吕布逃之夭夭。

  另一种说法:杀吕颢的凶手是丁原。吕颢欲杀张纯,将计划透露给了丁原,希望丁原加盟。但丁原却向张纯告了密,所以,吕颢的死乃丁原所为。这种说法当然是李肃杜撰的,目的很明确,离间吕布。
  以上两种说法虽然殊途,结果都是同归:吕颢的儿子吕布后为丁原收养,成了螟蛉之子。
  光阴荏苒,十年弹指一挥间,吕布已经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丁原为他举行“冠礼”,并字之曰为“奉先”。之后,又择吉而婚。新婚并非他人,乃是丁原的独生女儿。于是乎,吕布对丁原既是父子关系,又是翁婿关系。
  总之,李肃说,那丁原与吕布确实亲情深厚,这是毋庸置疑的。
  李儒颔首,问:子渊兄何以知晓吕布的底细?

  李肃道,我与吕布乃是同乡,且又与吕颢、丁原同在张纯手下共过事。故此。
  董卓听得早耐不住性子了,孤只问你,如何能使吕布提了丁原的脑袋来见?
  李肃说,主公且看我好计!
  日期:2011-11-12 18:00:46
  09我的DNA跟别人不一样
  李肃受董卓之命,暗中以赤兔宝马相送,劝说吕布杀其义父丁原,这本是一个危险而且很臭的棋。正常人一般都会觉得这离间计幼稚得不可思议,但吕布不这么认为。
  效忠丁原,我愿意到我不愿意为止,你有什么资格让我效忠一辈子,我卖给你了?这是吕布的主导思想。显然,吕布不仅单纯而且幼稚。首先他意识不到,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平台,任何三国里的人物如果没有平台,没有团队意识,他就不可能成长起来。其次,吕布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你只有在保证你的上级领导工作绩效好的情况下,你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最后,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是他失败的最大因素。狂妄到最后不择手段,品行一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为一个宝马杀人,这是吕布干的好事儿。

  说到这里,我们对所谓的宝马应该有个概念,罗先生是这样形容它的:“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在后来的描述中,说那匹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吕布知道那马,大喜,他觉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就问李肃:兄弟给我这么一个龙驹,我用什么来报答?
  肃曰:“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李肃虚伪得可爱,明明有目的,却说“岂望报乎”。明明想借刀杀人,却把自己说的非常义气。这也难怪,凡三国里的人物,杀人之前总爱找一堆屁话,编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说词儿,显得自己好像是上帝派来的。但是整个三国诸侯打来杀去的,没有几个是关于正义的,不过一群杀人狂,群兽耳。“岂望报乎”一句话,抬高了自己,也抬高的吕布,把个姓吕的傻孩子说的心里暖烘烘的:面对这么一个思想境界高大的人,自己也应该义气才是。于是,慌不迭地置酒,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

  李肃见吕布心动了,继续说:“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吕布的个性了解一斑了:吕布没有政治野心,只甘愿在“人之下”、“逢其主”,只会冲锋陷阵,天生就是给人家当炮灰的!所以李肃就继续挑拨他: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把个吕布哄得一愣一愣: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言外之意,我另投他人算了,你看投谁好?
  李肃见时机成熟,撒了个弥天大谎: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布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意思是,老子被丁原埋没,早想攀高枝了,可惜没有门路。
  李肃急取出金珠、玉带,对吕布说: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

  吕布受宠若惊: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沉思良久之后又说: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
  李肃一听,笑了。
  这一段有个疑问。你吕布想叛变直接就叛变得了,何必非要临走之前补上一刀?从罗老师的描述来看,这一点非常不符合情理。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吕布想表忠心,但是,直接弃丁原而去等于把丁原给谋杀了,何必再亲自动手?这不是多此一举?那李肃并没有提到要杀丁原,吕布自己倒是先开口了,杀人动机何在?宁为乱世犬不为乱世人?恐怕没有说服力。

  在我看来,吕布临走之前一定要把丁原做掉,应该有一个原因。我们完全可以分析出很多原因,但是肯定会招来臭鞋,就此打往,想象力留给你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