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岁月象条河-七十年代生人的成长经历》
第33节

作者: 江湖笛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梅让她丈夫打了,现在在我家呢,你过来一下。”
  “我知道了,马上就到。”
  我向领导请了假,急冲冲地赶到了颖慧家。小梅在颖慧房间里哭,颖慧在一旁劝着。

  “他喝了酒,天天打我。”小梅边哭边说:“我要与他离婚,他不愿意,说我外边有相好,我哪有什么相好?”
  小梅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发零乱,眼里含着泪水,我的内心一阵抽搐。
  “他在外面低三下四,赚不到钱还赌博喝酒,回家骂我没本事,把气全部撒在我身上。”
  我不知道如何劝小梅,颖慧在边上默默地陪着她掉眼泪。
  “我不想和他呆一块了,要与他离婚,我爸刚去找他,想把我的衣物拿回家,也挨了打。”
  我一把拉起小梅:“走,我们去找他!”
  颖慧劝我:“你小心点。别乱动手。”

  到了小梅家,他男人仍在不停地喝酒骂娘,看到我俩进来,停了一下说道:“你终于把野男人带回家了啊。”
  小梅不理他,进了房间收拾起自己的衣物。他男人冲了上来想对小梅动手,我怒气冲冲地一把扯住他的衣领,把他摔在一边。
  “你什么人啊你,我打我老婆关你什么事?”
  “你给我瞧清楚了,我是丨警丨察,你以后再敢打你老婆,我到法院告你,把你抓进公丨安丨局。”我一把拎起那男人,对他挥舞着拳头。从警校毕业后,我再也没有对人动过手,今天这人如果不是小梅丈夫,我早把他痛扁了一顿。
  那男人定了定神,发现面前真的站着丨警丨察,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满脸酒气媚笑着说:“丨警丨察同志,你不要误会,不要误会。”
  小梅收拾了衣物,我开着车把她送回了娘家。

  五月的北京,天空中飘浮着团团柳絮,空气里弥散着初夏的味道。爱美的姑娘们早早地穿上了裙子,花团锦簇般游走在大街小巷里。大街犹如一条快速流动的河,各种外国汽车川流不息。商业区色彩艳丽的各种广告牌和各色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有了一个到北京短期培训的机会。培训期间,中心组织学员到故宫、长城游玩,我请了假,到北大看望干部。
  北大,是全天下所有父母和莘莘学子心目中的圣地。我许久没见到干部了,一大早我便心情激动地驱车前往北大,干部已早早地在西大门门口等我,如今的他已经是北大研究生了。
  我俩一起逛了三角地、静园草坪、图书馆,钟亭等景点,干部给我当导游,向我介绍北大的历史与传承。我俩坐在未名湖畔的石头上。
  “北大真美。”我指着不远处的博雅塔。
  “还行。”干部已经是满口的京片子了。

  “大家还好吗?”
  “都好呢,就是阿混不知道在外面怎么样了,听云云说,他在省城准备开什么公司呢。”我把大家的情况都向干部说了说,干部听得很认真。
  我问干部:“你有女朋友了吗?”干部回答道:“还没有。”他沉默了片刻,问我:“她,她怎么样了?”
  我知道他问的是小梅,犹豫了会,说道:“她结婚了。”
  “过得好吗?”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的问题,只好对他说了实话:“她过得不好,丈夫在外喝酒赌钱,还经常打她。”
  “怎么会这样?”干部一下子站了起来,我依稀看到他眼里隐隐的泪光。

  干部痛苦地说:“我真后悔,后悔当初没有给她承诺。我能养活她,我把她接到北京,我能养她一辈子。”
  其实我知道,即使他能够养小梅,小梅也不可能跟着他。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无法忘记她。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一辈子都不会记。一想起她,我内心就隐隐作痛,我对不起小梅啊。”
  我安慰道:“你不要太难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生活就是这样,你得朝前看,忘了她吧。”
  人世间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为什么相亲相爱的人永远走不到一起?
  日期:2012-7-2 15:04:00

  我在北京那几天,北京竟然比我所在的南方还要热。培训结束后,我与同事一起到西单逛逛,我准备给颖慧买点东西。
  在西单的一家商场里,衣着靓丽的卖衣服小姐扯着我的西服便装笑道:“先生,你这也能叫西装?还好意思穿出来,赶紧买件新的吧。”
  我笑着摇摇头。我穿着我们那乡镇企业生产的不到50元的,让皮箱压得皱巴巴的西装上衣,我象初次进城的陈奂生一样,对大都市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好奇。平时大多数时候我都穿着警服,早对自己的穿着无所谓了。据说燕莎的东西贵得吓人,这不是我们这班乡下来的穷小子敢去看的,我想自己这身打扮,也许人家连门都不让进去。去去西单,也算开开眼界。感觉西单与我们那的商场店铺也差不了多少,只是那些做生意的远不如南方人来得灵巧。在北方人看来,南方人贼精贼精的。

  我没有让卖衣服的小姐失望,在店铺里为颖慧挑了一条裙子和一双鞋子。看看商标里注明的生产商,竟然是我所在的省份生产的。卖衣服的小姐在一旁说:“先生眼光不错,这是今年春夏季的新款,市面上刚刚流行,许多人买呢。”我心里叹道:跑这么远来买家乡生产的服装鞋子,这实在有些搞笑。
  回到家里我把这些东西拿出来,颖慧高兴地在镜子面前试了又试。我对她说:“你别高兴啊,这裙子和鞋都是我们这生产的呢。”颖慧笑笑说:“那有什么?我们这生产的就不能穿啦?我真没想到你这笨家伙还会给我买东西,谢谢啦。”颖慧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瞧她的高兴样,我心里充满了温馨。
  在城关当任片警,工作任务明显比在农村更加繁重,我管理的片区是老城区,这里情况复杂,各类案件与民事纠纷也比乡下多。改革开放后许多黄赌毒事件显现增多,小县靠近台湾,八十年代初开始许多沿海乡镇开始走私台货,从最初的电子表、双喇叭收录机到后来台轮上台湾渔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员成分的日益复杂,使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城关分局是个老先进单位,各种奖牌奖状挂得满墙都是。白天我在单位里上班,到片区了解情况,晚上在家忙着写先进材料。工作几年后,发现单位里各种各样的“建设”或是“创建”的花样明显比原来多了起来,搞这类工作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这段时间马丁与我都忙,很久没能见面了。他开的卡拉OK厅在我所管辖的片区,周末晚上我顺便到他那里坐坐。
  马丁的卡拉OK厅位于一条老街上,他租了几间屋子,搞了个小台子,放着小电视。正对着门的在墙上挂了两台电视,下面摆着几张桌子,既可唱歌又能喝酒,门口处摆了一条沙发,沙发对面是个吧台,点歌收款及卖烟卖酒。整个歌厅的布置比原来的舞厅有了不少的进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