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封神榜》
第35节

作者: 苏妲己也爱过伯邑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姬昌摇了摇头,道:“祸福难料!我算不出?”
  “这天底下难道还有你算不出的事情?”我诧异道。
  “这天底下最难测的不是未来的事情,而是人心,凡事总是有迹可循,有据可查。但是人心难测,无迹可寻,就算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做出的决定都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而伯邑考最终的命运掌握在三个人手里,你、寿王和他自己!”姬昌说这些的时候一脸平静,没有一丝波澜。我忽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时,他对我说过的那句话:“若是从一开始便知道最终是输是赢,每个人便都和我一样,成了一个百无聊赖的圣人了。”或许当对于未来的事情知道的太多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失去憧憬与希望,变得无聊或无奈。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问姬昌:“既然你能算除伯邑考到来,定然也知道自己这次来朝歌的结果,必然会将这些事告知于伯邑考,那为何伯邑考又来朝贡,请求放你归故里呢?”
  “你和寿王既然主宰着伯邑考的死,或者说他的祸,自然也就主宰着他的生,也就是他的福。福祸很多时候是相依的。而前来朝贡请求放我归故里,只是身为长子不得不如此做罢了,不然他无法在西岐立足,我给他说过,我的这七年之灾是西岐腾飞的开始,七年后,我会安然归岐,但是他作为长子,面对父亲身陷囫囵,又不得不来。这就是他的宿命。”
  听了姬昌的话,我笑道:“明知道灾难,明知道无功,却不得不做,难道你不为伯邑考的宿命感到可悲吗?”
  “不,我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姬昌不顾我的惊诧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帝王也好、乞丐也好,都有自己的角色需要扮演,而生活却很少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伯邑考只不过在这个选择面前,选择了自己应该走的那条路,说明他的至真至诚,敢于面对。有这样一个儿子,我怎么会难过,至于这天下,我有一百个儿子,谁来做这个君主的位置,又有什么区别吗?”

  听了姬昌的话,我才意识到的厉害,听着姬昌那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帝王也好、乞丐也好,都有自己的角色需要扮演,而生活却很少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伯邑考只不过在这个选择面前,选择了自己想走的那条路。”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寿王。
  2013-05-13 18:48:44
  寿王在这个世界上,和伯邑考恰恰相反,他并没有选择的机会,虽然不是长子,却做上了人君的位置,喜好和平,却不得不戎马一生,一副受不得委屈的孩子脾气,却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指责与质疑!他不喜欢自己的角色,却不得不将这个角色进行下去,或许这正是寿王的悲哀所在吧!
  想着这些的时候,我忽然看到了姬昌旁边的一堆竹简,我随手打开,发现正是《连山》的内容。我惊诧道:“这不是天书《连山》吗?怎么会在你手上?”
  “这连山乃是在西岐偶然所得,发现里面的东西博大精深,我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推演他,时间久了才发现他是传说中的天书《连山》,奈何没有另外一部《归藏》,《连山》中的有些东西至今无法解开。”
  “我可以帮你找到《归藏》,但是你要帮我救一个人。你愿意吗?”
  “可以!”姬昌想了想道。
  “你不想知道是什么人?”
  “既然我要接受你的恩德,必然就要报答。这叫各取所需,也是这个世界的生存原则。至于救什么人,有何区别?”

  果然是个聪明人,我笑道:“改日我将《归藏》送来,希望你我早日能达成所愿。”
  离开羑里时,我的心情大好,因为我又找到了一个人帮我破解困住羽麟的阵法,虽然我已经将两部天书交给了羽麟,羽麟功参造化,定然能破解此阵,但是多了一个人,也多了一份希望。
  次日,伯邑考进宫献宝,他献的第一件宝贝是醒酒毡。寿王让一个侍奉官喝的大醉,然后让人把他放在了醒酒毡上,结果那个侍奉官却没有醒来。
  看到如此结果,我心里大惊,而寿王很是不悦,道:“难道这就是你献给孤王的宝贝吗?”
  伯邑考吓的冷汗直流,跪拜道:“罪臣之子为救父而来,怎敢欺骗大王。”

  寿王道:“把你的第二件宝贝带上来与孤和夫人看看。”
  不多久,宫人带来一部车子,看上去很久远,车身不知道是由什么怪兽的骨架造成,让人觉得很怪异。
  伯邑考道:“这七香车那是轩辕黄帝在北海打败蚩尤时留下的战车,坐在此车之上,欲东则东,欲西则西,不用推引。”
  “是吗?”寿王笑道:“夫人,陪我一同坐坐。”
  坐在香车上,寿王道:“东。”车没有动,寿王又喊:“西!”车依旧没有动。寿王拉我下车,怒道:“这就是你给孤王进的宝贝?”
  “大王恕罪。”伯邑考到:“臣还有最后一件宝贝。”也不待寿王同意,伯邑考就奔出摘星楼,带进来一只猿猴。
  伯邑考道:“这是家传的白面猿猴,会唱三千小曲,八百大曲!”

  寿王道:“那就让他唱个曲给孤与夫人听!”
  伯邑考开放开猿猴。将檀板递与白猿。白猿轻敲檀板,婉转歌喉,音若笙簧,满楼嘹亮,高一声如凤鸣之音,低一声似鸾啼之美,愁人听而舒眉,欢人听而抚掌,泣人听而止泪,明人听而如痴。
  看来这的确是件宝物,看样子这白猴已经修道千年,已经修的十二重楼横骨俱无,否者不能如此善于歌唱,可惜这猿猴再修百年就能化为人形却被捉住失去了修炼的机会。
  2013-05-13 18:49:08

  正当我欣赏着猿猴美妙的歌声的时候,猿猴丢下檀板,向我一撺,劈面抓来。我轻轻一闪,就躲了过去,而白猿只顾抓我,忽略了寿王,被一拳打死。
  我说:“伯邑考明进猿猴,实为行刺,若非大王相救,臣妾命已休矣。”
  寿王大怒道:“孤王本想赦免姬昌和你归国,没想到你却拿这些烂东西来糊弄孤王。孤王若不是看在你孝心一片,定然将你碎尸万段。”
  两边侍御官将伯邑考拿下。伯邑考厉声大叫“冤枉”不绝。
  寿王听伯邑考喊冤,问:“你这乱臣贼子,欺君不说,还进白猿行刺,今天孤王也不追究你,回你的西岐,永远不要再回来了。”
  看着被拖下去的伯邑考,我心生疑惑。为什么寿王面对如此境地,竟然隐忍,没有杀了伯邑考。姬昌说,伯邑考的性命握在我、寿王和伯邑考自己的手上,如今,怎么会这样。伯邑考带宝进宫代父赎罪,绝对不会拿假宝物糊弄寿王,但是三件宝物都出了差错。若是寿王追究,任何一件事儿都可以要了伯邑考的性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PS:这里和尚没写妲己勾引伯邑考的段落。虽然在原著里这是由的,但是和尚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按照原著,苏妲己进宫是十六岁,杀姜后和东南两伯后,囚禁西伯侯的时候,苏妲己17岁。而那个时候按照原著来说是八十六岁。七年后,姬昌归故。苏妲己二十四岁。姬昌九十三岁。而伯邑考是姬昌百子里的长子。所以说,保守估计,伯邑考当时的年龄至少是七十岁。这成立不成立不说,根本不可能像原著里些的那样,伯邑考在妲己面前是美男子。而且书中虽然没有写寿王的年龄,但是按照寿王两个儿子的年纪推断,在伯邑考进宫的时候,寿王的年纪应该在35-40岁之间,这是男人一辈子最好的一段时光,毕竟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正是最好的时光里,怎么可能比不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