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甲——这还要从发生在陕西地界上的一件怪事说起》
第49节

作者: 本物东山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8-21 10:00:00
  第四十七话 临妙遗言
  在我们的东侧,放着一只青铜箱,和周围的木箱相比,显得十分特别,这里头收藏的东西,应该就不简单了。
  老孔围着箱子转了一圈,脸色一变:“狗日的,这可能是汪藏海的藏宝箱。”
  汪藏海的名字简直是如雷贯耳,略懂风水的人没人不知道他的。
  民间关于他各种传说,几百年来层出不穷,据说他有一青铜古箱,专门将天下至宝搜集于内,里面的宝贝,连天皇老子都难得一见。
  我有些吃不消了:“你小子没有骗我吧,这玩意真的存世吗?”
  老孔见我不信,指着那副“双龙吐珠”说:“你看清楚了,这可两条真龙骨,还有这赑屃珠,据我所知,整个中国只有两颗,一颗葬在了清东陵,另一颗就在这藏宝箱上。”
  赑屃吐珠?我突然想起在硕阳地宫内,自己曾在一处干枯的水潭边,捡到过这么一颗珠子。
  既然是汪藏海的东西,一定不简单,难不成打开这铜箱子,也需要研究遁甲之术?
2012-8-21 10:32:00

  老孔一向鄙视我这种半吊子,就不耐烦地对我解释,奇门遁甲不是机关布阵,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自古被称为帝王学,跟机关阵法没多大关系。
  我不以为然,但却感到很诧异:“双珠为何会少一颗,谁这么牛气,敢在汪藏海头上动土?”
  老孔也有点迟疑,说道:“估计是汪藏海自己干的,这个世界上,换谁谁也没这本事啊。”
  不对,双珠少一颗,该不会是故意设计的吧?

  我似乎想起来什么,就开始翻包,好在那颗珠子还在,在老孔疑惑的眼神下,我试着将那颗赑屃柱装上去,过程很快,根本来不及反应,铜箱自己就打开了。
  老孔看看我,有点不相信,刚准备说点什么,可往箱底瞄了一眼,整个人都愣住了,因为箱底里放着一样东西,是一捆青色中带黑的青铜古卷。
  我语气有些结巴,问道:“这,这可是,可是那《殇阳秘录》?”
  老孔一眼也不眨,伸手将那东西拿了上来,翻来覆去看了好久,最后十分坚定地点点头。

  我当时只想笑,发自内心的欢愉,但老孔却显得有些吃惊,因为古卷内还夹着一封信。
  将信封撕开,我抽出一张宣纸,上面写满小楷。这倒没什么奇怪的,关键是信头的称呼,却让我直冒冷汗。
2012-8-21 10:37:00
  因为它竟然是写着:“少阳、孔风青览”。
  老孔见我呆了,赶忙接过书信一看,自己也傻愣住了,我俩想木头桩子一样,谁也不敢张口说话。
  停了一下,我深吸一口气,重新将书信的开头看了一遍,希望自己看到的不是幻觉,然而隽秀的字迹清楚地显示,我真的不是眼花,或者在做一场诡异的梦。
  “妈的,先看看写的什么再说!”老孔见情况不明,不敢轻易下结论。
  不得已,我只好往下面看下去。
  少阳、孔风亲览:
  见吾书函,汝等必会疑惊,以神明会语之,其实乃吾推奇门、练遁甲所知,惊扰二位,实属有不得已之苦衷。
  想必尔等亦知吾遁地道、欲求长生之事,然余二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吾求长生,非贪图红尘权贵,留恋世俗之物,实乃为天下黎民生计着想,拳拳之心无人可知。

  造物之初,天地玄黄,万物大寂,万年之久,方成大千盛世,天地之间,生机盎然。
  汝等已知,天地造化之谜,皆存于上古遗留之古卷,本欲探究存世之谜,穷尽一生心血,孜孜不倦。
  怎奈人生百年,终归一冢枯骨,遂行长生之道,效仿彭祖,益寿延年,愿悟透天机。
  然长生之道,岂是凡人可成之事,为不老不死尓。幸略懂奇门遁甲之术,折己寿,推演天机,果如我所愿,百年之后,必出二位人杰,代吾遗志。
  吾自设天局、地局,受天之命,于此地赠二人青铜古卷,望能巡天得悉,使世间万物存世之谜天下大白,聊可告慰。
2012-8-21 10:59:00
  汪临妙 礼安
  看到这里,我和老孔俱是冷汗直冒,腿打哆嗦,当时完全傻了,不敢相信这是汪藏海的亲笔信,更不敢相信是写给我俩的。
  老孔跌坐在地上,下巴颏差点裂开:“少阳,你快使劲掐我一下,我怎么觉得是在做梦哩?”

  我当时也有些懵,嘴上也没留下好话:“你他娘要是做梦,那我肯定还在娘胎里呆着,今天的事指定跟我无关!”
  “难道民间传言是真的,这汪藏海根本就不是人?”过了老长时间,老孔依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我比他强不了多少,靠着那只大铜箱子,眼神有些发直:“如果不是有人在耍咱们,这汪藏海竟能预知六百年后的事情,并在此地设局,让我俩得到这《殇阳秘录》,那他绝对不是人。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他真这么神通广大,直接送到我们手上不就结了,费这么事儿干嘛?。”
  老孔拍拍屁股坐起来,问我下一步该怎么办,我看了一眼巨石阵,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就好像吃了死老鼠一样,胃里不停地翻腾。
  要我想,这汪藏海苦心设局,肯定知道这神墓岛有出路,如果没猜错的话,只有找到神墓,才能找到逃生之路。
2012-8-21 11:05:00
  老孔不禁有些诧异:“神墓里头怎么会有出路,你脑子没有坏掉吧?”
  放眼望去,神墓岛中央的巨石阵上空,闪耀着神秘莫测光团,光怪陆离,大气磅礴,给我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这是我第二次有这种感觉,真是够邪门。
  我收起书信,心中有了想法:“咱们先将巨石阵摸索一番,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
  巨石阵由外向内,围成许多环形层,石柱之间的缝隙,正巧被外层的石柱所遮挡,所以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石阵内部的情况。
  石柱不像木头,它完全是由人工刻凿而成,这里的石柱大概有五六十根,如何大规模的工程量,跟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相比,也是丝毫不逊于色。
  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出于何种目的,在岛上建造这座巨石阵?以前听人说,英国的巨石阵是外星人的地理坐标系,是为了迎接天外来客用的,可这里处在地底深渊,几乎与外界隔断联系,建造它的目的,肯定不会是为了什么狗屁外星人。
  这些石柱高耸入云,我估摸有十多丈高,要比英国的石阵大上几倍,人走进去就像进入森林一般,遮天蔽日,光线瞬间就黯淡了下来,斑驳的阴影投在地面上,更增添了不少神秘的意味。

2012-8-21 11:12:00
  我原以为每一环石林之间,应当空无一物,但是刚走进没几步,就发现石柱之间的空地有东西,而是数量还不少,在头顶光团的照射下,还闪烁着冰冷的碎辉。
  离得近时才意识到,发光的东西都是刀剑之类的兵器,散落的到处都是,这肯定不知自己躺在地上的,可使用兵器的人却不在。抬头看看身旁的巨石柱,上面有许多黑色的印迹,颜色明显要比周围的深,很像一个倒U字型。
  老孔从地上捡起一柄战刀,刀身五尺三寸,即使时隔多年,依旧寒光凛冽,刀刃菊纹锋锐,古代的锻造工艺果然高超,现代技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只见刀柄处刻着一行小字:“明建文三年,造于苏州府”。
  难怪那些宝箱无人看管,看来建文帝将宝藏放在岸边后,可能是出于好奇,带着所有人进入了巨石阵,但他们为何要丢弃兵器,之后又去了哪里呢?
  突然之间,一阵阴风扑面而至,耳边瞬间响起一阵诡异的歌声,这声音似乎来自四面八方,曲调极为特殊,既像祭祀的颂歌,又像丧葬时的哀乐,我一个字也没听清,但这足以让我胆战心惊,差点就瘫坐在地上。

2012-8-21 16:23:00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闹鬼了!老孔起先也很慌张,后来像是发现了什么,竟将耳朵贴在旁边的一根巨石柱上,过了很久,他骂了一句:“他娘的,这些石柱还会唱歌,我生平头一次遇到这么稀罕的事情。”
  我一听这话,心里更加没底,也学着老孔趴在石柱上,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巨石柱排列十分特别,气流从它们中间的缝隙吹过,竟能产生一种含有节奏的响声,听上去就像许多人在唱歌,如此巧妙的安排,真是造化之极,当初建造巨石阵的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