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商人聊天》
第38节

作者: 望京闲人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05 04:21:44

  二0五、留守意识
  (人物:甄作平,50岁,南通人,大专学历,建筑承包商。)
  甄:“我的经验之谈是,小事可以做满,大事不可干全,越是大的事情,越是要干一半,留一半,不是不干,是守护着它干,如同我们珍惜自己的孩子,总是投以更多关爱,但又不能一味关爱,任由着他长成。”
  日期:2012-11-05 04:22:46
  二0六、变现问题
  (人物:麴荣,42岁,深圳人,硕士学历,餐饮公司总经理。)
  麴:“世有锦上添花,罕见好上加好,当事情到了最好的时候,差不多就到了应该变现的时候,切不可为之犹豫不决,贪婪不舍。须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可以最后带走的,若要强留,便会有违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取向即在于如何生存的更好,也在于如何死亡的更值。相对于我们自身,就是活得明智。”
  日期:2012-11-05 04:26:49
  二0七、砖头说
  (人物:家华,41岁,北京人,硕士学历,软件公司总裁。)
  家:“人刚出生时没什么不同,之所以后来又不一样,即在于脚下的基础有别。若以此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找到一块砖头,以使之刚好可以用来垫脚,借此在芸芸众生中探出头来。只是当这样子做的人多了,一块砖头便不再管用,结果,我们又似乎总是在寻找更多的砖头,再多的砖头,居然忘记了脚下最好的砖头其实不是砖头,恰恰是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若不能借助于自己,就不能借助于砖头,因为照例每一架梯子都在它所能达到的高度上缺少了一格。”

  日期:2012-11-05 04:29:58
  二0八、活的取向
  (人物:封四两,45岁,陕西人,大本学历,商贸公司总经理。)
  封:“事有进退,人有存亡,越是在原则上必须坚守的事情,越是要在做方法上有‘活’的取向。正如高大树木的本身,即在于根深,又在于叶茂,若不能示曲,就不能固直。因此,我们的目的就是我们的一切,但是为了使之更加有利于我们,仍旧可以变通地达到。”
  日期:2012-11-05 04:34:53
  二0九、不要在陌生的地方使巧
  (人物:芮日峰,43岁,青海人,硕士学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芮:“当一个人闯进陌生的领域,就不该希图顺利,相反,倒是要做好屡经挫折的准备,由于情况不清,缺少帮助,犯错误或付代价都理所当然。为此,他无须抱怨。相反,只需要懂得如何限定可能的损失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绝不该尝试着自作聪明,使用巧劲或寻找捷径,在看不清的地方绕道而过的行为,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明智之举。”

  日期:2012-11-05 04:36:13
  二一0、尺度观点
  (人物:羿后,46岁,新疆人,大本学历,设备服务公司经理。)
  弈:“我个人有一个观点:人即尺度。不同的是,在我们度量世界的时候,总是在有利于自己的度量上偏大,在不利于自己的度量上偏小,以至于失真,无论如何纠正,也只会失真地看待,尤其是在我们尚无另一把尺度度量自我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说,失真的情况也并非完全有害,只是需要我们对自己也能保持一份怀疑的精神,并尽可能地做到在大尺度上想问题,在小尺度上来驾驭,而不要颠倒过来。”

  日期:2012-11-05 04:38:14
  二一一、学会提前过苦日子
  (人物:储实,50岁,河北人,大专学历,农民企业家。)
  储:“想要长时间保持幸福生活的惟一方法,就是要学会提前过苦日子,趁着丰衣足食,家有余裕的时候有所节制。因为事情的变化常常会在这个地方捉弄我们,你若不预先打算,便可能措手不及。而机会对胆敢于浪费它的人来说,通常都不会给予第二次,相反,它倒更像个嘲讽的使者,不是甜蜜的恋人。在这件事上,谁有本事把幸福珍藏于手中,谁就有本事最终活出个人样来,不全是奋斗而来的结果。”

  日期:2012-11-05 04:39:20
  二一二、花样视域
  (人物:靳燕来,女性,32岁,硕士学历,企业公关部经理。)
  靳:“在我看来,事情在意外之处有危机,危机之处有波澜,波澜之处有混乱,这便需要公关,需要润色,需要变出一点花样来,在为人瞩目的方面,影响观察者的眼珠,不是使之从清晰可辨的角度,而是使之从辽阔无疆的视域观看,抑或是用用东方之铒,钓钓西方之鱼。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不全是坏事,特别是在我们可以转换地看待它的时候,同样具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只不过对那些变不出花样的人来说,才更容易演变成一种危险,由于无力影响结果的缘故,竟至不得不片面地加以承担。人被人压制的情形同样如此。我的观点是:要化解危机,就得了解人性,了解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只不过在有些时候刚好让有些东西显得有点过于醒目了而已,于是不得已地,人才需要变着花样应对。切不可以惟危机以应之。”

  日期:2012-11-05 04:40:28
  二一三、冗余现象
  (人物:汲所长,42岁,北京人,硕士学历,百货公司总经理。)
  汲:“在我眼里,市场总是在供大于求的意义上需求不足,以至放眼望去,到处都充满了过剩的东西,无论怎样的丰富多彩,还绕不开自身的冗余问题,好似于一件合格的次品,只能拥有二流价值。”
  日期:2012-11-05 04:44:23
  二一四、亩田说
  (人物:邴志成,60岁,北京人,大本学历,商会会长。)
  记:“我想知道,作为一个商人,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一个不景气的市场上有所作为?”
  邴:“这要看他怎么想问题,尤其是当我们处身在一个不景气的市场上时,一种有所作为的情况也可能是个愚蠢的选项,那就像一个农夫用‘一亩地能多打几斤粮食’的方式来思考他的问题,则相对于这个问题,总有一个‘一亩地可以多打几斤粮食’的答案,可是对于这个农夫和他的这块土地来说,都算不上是一种安慰。换言之,要是我们不能重新建立起一个景气市场,在不景气的市场中有没有作为都一样,你的确可以在有些时候多打几斤粮食,仍旧不能靠着这个使自己繁荣起来,说到底,是由于你的亩田已经被限定在了多打几斤粮食的范畴内,或多打几斤,或少打几斤,全没有在可以改变的取向上。”

  日期:2012-11-05 04:46:15
  二一五、格子说

  (人物:糜自辉,46岁,河南人,博士学历,人力资源公司总裁。)
  记:“作为人力资源的专家,您如何看待与评价人们试图解放潜能并达成创造力的渴望?”
  糜:“我记得有位天文学家曾经这样描述过,他说‘宇宙看上去就像是一间敞开的格子’,结果,他无意中指出了一个相反问题,所有的格子都注定是一种限制与收缩,即使广袤如地球,浩瀚似宇宙,在以格子的形式存在时,也必然是狭隘的,颇类似于我们人类的处境,即伟大又渺小,即保守又创造,以至于无论我们是伟大还是渺小,保守还是创造,都同样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桎梏。而在一个狭小的宇宙里面,人要遵循的也往往都是那些被迫要遵循东西,我们置身于其间,常常会备感无力,于是,不得不限定自己在格子里面观察,在格子里面思考,想要有所突破,又会觉得无所依凭,空空荡荡。依我来看,这又都是由于我们无法正确理解自身的缘故,因此,才不得不成为其相关问题中的一部分。我们困惑于其间,绕来绕去,从终点回到起点。这便是我们在格子里面观看宇宙时的真相,无论如何看待,又都是置身在一个狭小宇宙中的结果,想要有所不同,就得改变观看的取向,即要看到我们身在其中的格子的形式,也要看到我们此时此刻因问题而问题的现状,这便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如何欣赏相关于自己的长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欣赏相关于自己的短处,好像诗人惠特曼如此这般地说过:‘我自相矛盾吗?好吧,我自相矛盾。我是巨大的,包容万物。’为此,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本来就是如此,我们必然就是这样,不是由于合理,而是出于存在。因为说到底,我们是矛盾着的、斗争着的、冲突着的,但是我们,也只有我们才能够最终包容于自己,庇护于自己,拯救于自己,并在与宇宙同体的意义上重新认识于自己。由此,我们终将知道自身问题的所在,不再有恐惧,不再有悲伤。同样地,也必将因此相信,世界微不足道,惟人便是一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