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商人聊天》
第20节

作者: 望京闲人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此,我总结自己的理论,称之为‘不公正原理’,即:如果一个对象作为A(如漂亮)等于A(美丽或观众认可)时,这一等式的表述在信息上即宣告终止(封闭或传达较少的信息);反之,如果一个对象作为B(如不漂亮)却等于A(美丽或观众认可)时,这一等式的表述在信息上即宣告延伸(外泄或传达较多的信息)。这二者的差别在于,人们对其相关信息的解读总是使前者倾向于已知(信息坍缩),使后者倾向于未知(信息膨胀),并因此在自身之外得以附加信息(或链接)。这种情况对于前者而言显然是极其不公正的——特别是在已知对比未知的情况下,前者提供的是一个具有固化模式的有形信息,后者提供的是一个非固化模式的无形信息,由此导致了戏剧性的变化,提供有形信息的一方注定无法超越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一般的观众在表面上看起来多么缺乏理性,他们在‘捕获并解读’信息的能力上却惊人地完美,除了天才,没人能糊弄他们。相应地,我个人也总是试图在不公正的角度上发现人才,并以此作为签署合约的先决条件。

  “一句话,我相信天才,但不相信天才的标准。”
  记:“了不起——仅仅是有这样的想法就了不起!作为商人和思想家的结合,您使我大开眼界。谢谢啦!”
  日期:2012-11-04 23:38:47
  七十一、八卦主张
  (人物:倪小宁,40岁,北京人,大本学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我知道由贵公司负责制作的影视节目一向很有市场,在最近晚间黄金时段热播的几部电视剧中出尽风头。但老实讲,这些近乎粗制滥造的作品,除了能够不断地哄人高兴之外,内容浅薄得一无是处,相信您自己对此同样心知肚明。因此,你们尽管在画面上赚足了眼球,还是不可避免地招来了大量非议。对于如此巨大的反差,您作为制作方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倪:“你知道,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刚好有时间匆匆忙忙地看上一眼,这就让‘浅薄’有了优势。请别吃惊,我这样说不是为了反驳你刚才的指摘,而是为了客观地说明事实。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什么比让我们轻而易举地理解的事物更具有观赏价值,从它们被人批评为‘浅薄’的地方,有效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平等关系,使得从前看似高不可攀的一切,顿时失去了被人崇尚的意义。所有的权威都是这么被打破的,相应地,人生活的世界也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

  “随即,生活的洪流迎面袭来,在感性、欢乐与欲望汇聚成的喧闹声中,冲垮了一道道曾经被评论家们牢牢禁锢着的堤坝,从中翻滚出一股股无拘无束的溪流,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郑重宣告:我们不能由于他人的正确就证明自己的不正确。同样地,一切从自身立场出发试图影响他人的说教,也在太多的频道与太多的选择面前,失去了其先前作为正统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本身。

  “在此,我们发现,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再那么聚精会神了,而是由一般理性分析的角度转向了适度娱乐的角度,其扁平化的所在不但包容着‘浅薄’,甚至包容着‘荒谬与无知’;和某些刻板、呆滞、保守、教条的评论家相比,他们更多一些平凡、自信、轻松、乐观的精神。我常常因此自问,要是和这样的人群作对会有什么后果?那样就算我得到了评论家们的一致认可,还是无法挽救被淘汰出局的命运。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评论家不懂这个道理,除非他们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凡人看待。

  “对此,我个人的回答是,娱乐拒绝权威!如果我们的工作注定是为了博人一笑,这种笑法看起来是‘聪明’还是‘愚蠢’又有什么关系。说到底,能够让很多人不动脑子就笑出声来,惟有贴近生活时才能做到;一切与此有关的俊男靓女、名车豪宅、虚假的奢华、漂亮的面具,以及离奇的故事、矫情的情节、荒唐的台词、做作的爱情等等,都不过是为了给这出喜剧增添点引人瞩目的材料,却无关‘浅薄’本身。在这方面,没人规定我们应该如何欣赏,若有人非要从中寻出个理由,他就得预先在心理上作好准备,接受一位孤独的旁观者的命运。但是最终,他不会改变任何人,只不过是使自己处在了同样荒谬的位置上。

  “结果,我们遇到了典型的八卦现象。它的‘无厘头’注定无法评判——没有界限,没有标准,没有答案,也不追求事物背后的逻辑,除了乐趣,别无其他。
  “同样地,我们也不要伟大、不要庄严、不要战争、不要悲哀、不要痛苦、不要阴暗、不要斗争、不要死亡……”
  记:“是啊,有时候冷静下来想想,正如‘雅’有‘雅’的逻辑,‘俗’也有‘俗’的道理一样,即便我个人不予认同。”
  倪:“其实,即使评论家自己最终也会发现,他的批判在这种情况下正变得毫无价值,因为艺术就是艺术,本没有高雅与通俗之分。如果自以为必须捍卫‘真理’,那么我敢说,这个‘真理’就很有问题。”

  记:“您说得有道理。”
  日期:2012-11-04 23:39:51
  七十二、象征性问题
  (人物:汤莹,女性,36岁,上海人,大专学历,西饼连锁店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请教个小问题,饼屋与传统糕点铺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汤:“我想,主要是在生活方式上。其次,传统糕点与现代糕点相比,更偏重于满足人的食欲,后者则在食欲之外,兼顾了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的结合。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经营的行当,与从前为人熟知的糕点铺相比,在内涵与外延上都相去甚远。”
  记:“难怪有人说饼屋就像个礼品店。”
  汤:“此话有理!虽说我们同样是在出售所谓的大众食品,但一个消费者站在超级市场的点心箱前与置身饼屋中的感觉可能完全不同。五年前正由于看中了这一点,我才下决心投资这一领域;与我事先预想的情况差不多,人们尽管在食欲上变化不大,可在嗅觉、味觉、视觉、触觉方面则表现出了惊人的差异,我能开起二十多家饼屋的道理也就在这儿。和从前的情形比起来,变化最大的并不是糕点,而是人。”

  记:“这话说得有意思。”
  汤:“因为东西(或原料)还是那点东西,制作的方法也大同小异,可是放在一个消费者的眼里,这块‘糕点’与那块‘糕点’怎么瞧都是不一样的,其间的象征性意义远远大于食用的意义。”
  记:“这就是您干得那么出色的理由吗?”
  汤:“当然不全是啦,毕竟其他人也在干同样的事。要说我干得更好一点的话,我想,可能是由于我更像一位消费者的缘故,区别只在于,他们看糕点,我在看他们。”
  日期:2012-11-04 23:41:02
  七十三、非“一”效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