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甲——这还要从发生在陕西地界上的一件怪事说起》
第40节

作者: 本物东山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何渡海,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沿着海岸转悠一大圈,竟在一处暗礁背后找到口破烂棺材,似乎是被海风吹到岸边的。

  老孔说这叫天佑奇兵,专门派来帮助我们渡海的,我骂他说,你见过佛祖普度众生都是用棺材接送的吗?
  棺材内空无一物,并非用来葬死人的,我俩一合计,这不正好一艘“棺船”吗?
  我们朝岛屿方向划动,由于水域即为宽广,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沧海一粟之感。
  距离水心岛屿越来越近时,由于光线的原因,甚至还没在岸上看得清楚,独独看到在岛周围的水域,似乎散布着一层密密麻麻的礁堡。
  老孔担心搁浅,一直紧密注视着水中的情况,而我则有点莫名其妙的兴奋,手里机械地摆动着木板。
  因为我后来是背着身,直到老孔喊停,我都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何事。
  我扭过身去,即刻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一切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根本就不是礁堡,放眼望去,整个水域简直就是座“海上坟场”。
2012-8-15 16:36:00
  无数的船只堆积在海面上,犹如散落一地的秋叶,层层麻麻、千叠万障。
  不仅有古代木制的传统渔船,也有明朝的越洋宝船、斩浪货船,近代航船,标有SOS的现代救助船,二战巡洋舰,以及标有德国十字军旗的潜水艇......
  我甚至还能看到一艘欧洲海盗船,破烂的骷髅旗在水面上耷拉着,似乎仍在张扬着中世纪的野蛮和嗜血。
  学考古出身的我,只能认出这些东西,剩下的都不知是什么玩意,反正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在这里应有尽有。
  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些船,东倒西歪地泊在水面上,有的甚至已经沉没水底,只露出桅杆显示着它们的存在,显得诡异无比。
  老孔露出异样的眼神,嘴里喃喃自语:“这是传说中的海墟,又叫海洋公墓,是在海洋中神秘消失物的归墟之地。”
  我有些吃惊,问道:“那在百慕大三角洲消失的一切,不也都出现在这儿了?”
2012-8-15 16:38:00
  老孔摇摇头,显得有些难以接受:“不仅是百慕大,中国的鄱阳湖,埃及帝王谷,所罗门双子湾,北冰洋的无底洞窟,凡是神秘消失的东西,统统会在海墟内出现。”
  我张大了嘴巴,情不自禁地问:“海墟怎么会在这里,纵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毕竟是天地造化之物,理当符合自然界的存在规律。”
  老孔仍旧小心地注视着周围:“这也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大千世界’毕竟是在中国的地界之下,即便再如何纵贯四方,也不至于通到大海里去。看来以你我的见识,想要弄清这个问题,现在恐怕还不是时候。”
  我内心依旧不能平静,百慕大、鄱阳湖、帝王谷等等,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

  无数光怪陆离的事件都在这些地方发生,无数神秘消失的人或物都在这些地方上演,而这一切竟然都神奇地出现在,出现在中国地底下的“大千世界”之中,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也许,这一切都跟天上那团光环有关系。”
2012-8-15 16:47:00
  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同时抬头望天上看去,神秘的光团发出明亮却不耀眼的光芒,似乎宣示着,无穷之谜尽在其中。
  老孔瞥了我一眼:“你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摆摆手:“有时候一个人的直觉,往往比什么都准确。”

  “也许你说的对,世界上许多神秘消失的事件,几乎都跟光有关,报道都提到过,目击者都会看到一些奇怪的光亮。”
  听老孔这么一说,我也开始犯嘀咕,这里隐藏的秘密,怕不是我们能想象出来的。
  在经过一艘破败的楼船战舰时,我无意中发现在船头的上方,悬挂这一面明朝幡旗,由于风吹日晒,斗大的“建文”字样十分扎眼。
  旗上打的竟是明惠帝的年号,那这艘楼船战舰岂不是在海墟之中,待了足足六百余年?
  这艘楼船船身,长达两百米有余,底尖上阔,首昂艉高,船头有虎头图腾,两边装着厚厚的护甲,圆形舷窗一字排开,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
2012-8-15 16:49:00
  楼层高也有十余米,上面雕梁画柱,气宇非凡,王气十足,愣是比郑和宝船还大一号。
  如今虽已破败不堪,甲板上也铺满了海藻,但依旧可以想象出它当年出海时的壮观场面,难怪番邦皆称中国为天朝,因为只有在中国,才能造出这种巨无霸。
  老孔的神色有些异样,我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不就是一艘明代海船,至于成这个样子吗?”
  老孔依旧那副表情,良久才说:“你以为我是在乎这艘破船?它上面可载着明朝的内库!”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意识到这艘海船来历不凡。
  老孔说道:“明惠帝朱允炆继承大统,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发动战争,中央政府节节败退,建文四年,燕王军一举攻到南京城下。”
  我点点头:“这段历史我都知道,围城七日后,朱棣大军攻如城中,火烧皇宫,可建文帝却神秘消失,成为历史一大悬案。”

2012-8-15 16:57:00
  老孔言语很是激动:“这建文帝是从历史上消失了,但并没有从世界上消失,当年朱允炆知大势已去,便将明朝内库秘密地转运到了一艘楼船内,而这艘巨船就停泊在皇宫地底,随时供朱允炆逃亡东海。”
  我很是意外:“南京皇宫下面有地下暗河,你小子可别唬我?”
  老孔说道:“暗河是朱元璋所建,他生性多疑,怕别人犯上作乱,便挖掘出这条暗河,与皇宫有暗道相通,出口直达长江。
  城破之日,建文帝在亲卫的护送下,登上这艘巨船,带着举国的金银财富,一直逃到东海去了。
  朱棣即位之初,国力暂时衰退,一是战争所致,二是因为内库已空。朱棣派水军前去寻找,可都无果而归。
  后来他听说这艘宝船曾在南洋出现,便派亲信郑和七下西洋,但依然无功而返,这艘宝船就像神秘消失了一样。”
2012-8-15 17:11:00
  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等,你的意思是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追寻建文帝和这批财富?”
  老孔神秘地一笑:“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为何我对这件历史悬案了解的这么清楚,因为郑和本就是老孔家的门人,也是个侧头侧尾的土夫子。”
  我完全听傻了,很久才缓过神,不过老孔从不说假话,他说郑和是老孔家的门人,就一定错不了。
  老孔嘿嘿一笑:“郑和的确是老孔家的门人,但只不过是个小角色。”
  我一听来气了:“这郑和在当时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论社会地位,绝对要比孔家的家主高,何以至于充当一个小角色,你别为了提高自家,就贬低别人。”
  老孔舔了舔舌头,嘿嘿一笑:“你以为盗墓江湖老九门,是人就随便都可以加入的吗,历代君主哪个敢不把老九门放在眼里?

  在古代江湖上,老九门稳坐江湖第一把交椅,盗墓掘来的财富,富可敌国。再加上人多势众,谁加入了老九门,就意味着拿到了免死令牌,一般衙门机构谁敢招惹?
2012-8-15 17:13:00
  除非犯了谋反的大罪,不然朝廷是管都不管的,因为江湖稳定,还要靠我们的家族来维系。”
  我听了有些吃惊,没想到古时候的盗墓集团这么嚣张,就问道:“你敢肯定,这就是那艘神秘消失的巨船?”
  老孔恢复了平日的表情:“一定错不了,而且我敢断定,《殇阳秘录》也在这艘船上!”
  我心下大惊,这老孔说出的话,怎么都这么惊世骇俗,那玩意怎么会在建文帝逃生的船上?
  老孔什么都没说,手握着木板斜向划动,我们逐渐靠近这艘宝船。
  等挨着楼船一侧船舷,老孔这才停手:“孔灵当年藏起的那卷《殇阳秘录》,线索被被藏在《兰亭集序》里。”
  我有点纳闷,这老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怎么想起这件事了?
  老孔嘿嘿一笑:“唐太宗便发现了这个秘密,并找到了那卷《殇阳秘录》,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后被朱元璋收入了内库,直到建文帝失势,被迫逃离皇宫,所以不出意外的话......”
  我懂他的意思,马上变得兴奋起来,要是古卷真在船上,那我们这趟地底之行,就绝对没有白来。
  我借一条破缆绳,折腾了半天,总算登上了这艘楼船。这是种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最大的优势在于船坚壁厚,载容量大,相当于现在的航空母舰。
  宝藏应该应该放在最安全的地方,而船最安全的地方便是底舱。
  我摸出手电筒,准备下到船舱中一探究竟,老孔倒把我给拉住了:“冒失鬼,你不觉得这里很奇怪,甲板上怎么会一具尸骨也不见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