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甲——这还要从发生在陕西地界上的一件怪事说起》
第26节

作者: 本物东山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木母”的树皮非常枯糙,硬的跟石头似的,可我俩绕了一整圈,并没有发现任何缝隙,这倒怪了。
  我惊疑地说道:“对方这么牛掰,还会飞天遁地不成?”
  老孔摇摇头,显得颇为无奈:“不应该啊,这里头一定有名堂,会不会是这‘木母’长有脚,自己挪窝把洞给堵住了?”

  日期:2012-8-9 11:07:00
  我有点想笑:“你可拉倒吧,越说越没谱,它要是长着脚,那我头上就长犄角!”
  话说到这里,我突然反应过来,立马就想到, 这“木母”非但有脚,它的脚可比谁的都多!
  老孔也不傻,俩人相视一笑,顺着“木母”露在地面的树根,开始往外缘摸索开,不知过了多久,老孔突然叫了一声。
  我慌忙走了过去,就看到老孔蹲在一块大石头上,旁边虬立着一根磨盘粗细的树藤,在树藤的正下方,一片荒芜的草丛当中,露出一口不小的大窟窿。

  老孔指着大窟窿,脸上似笑非笑:“我说,咱要不要进去看看?”
  我对他这副表情太熟悉了,知道这小子肯定想去,嘴上是征求我的意见,但凡我有一点反对,他肯定会软磨硬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哀叹一声:“狗日的,咱可是有任务在身,说好只是看看,你小子千万别犯事!”
  老孔见我同意,嘴角一咧,就将一条腿伸进了窟窿里,脸色突然一变,马上就缩了归来:“他娘的,底下有人在抓我的腿!”
  日期:2012-8-9 13:24:00

  我用狼牙手电照了照,转身就骂老孔:“你是熊瞎子吗,底下是确实有人,但却是死的。”
  老孔不信,蹲下身一看,显得很纳闷:“不对啊,怎么成人俑了?”
  我嘿嘿一笑:“要不咱就别进去了,找神墓要紧。”
  老孔听我这么一说,马上摆手:“别啊,我又没说不下去,你看你猴精的!”
  下到窟窿里,左右两边各摆着两具人俑,看服饰纹路像是西周的古物,不知被摆放了多少岁月,早被青苔裹了全身,看上去绿幽幽的。

  窟窿底下的空间很大,依稀可以听到远处有流水的声音,我向前走了几步,以为拐弯后是条小溪,可是过了两个洞口,眼前突然狂风舞动,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那场面着实惊人。
  那是一条巨大的水蚀裂谷,但现在水已干涸见底,裂谷很深,上面飘着一层薄雾,看上去十分神秘。往下看去,裂缝的两边崖壁,分布着八个巨型孔洞,八条瀑布飞流直下,如同银河倾泄,大气磅礴,声势隆隆,强烈的水汽四处溢漫。
  老孔显得有些激动:“你看这地势,北堂辉月,八水东流,祀奉大吉,绝佳的风水宝龙位,这儿肯定有座西周的王陵!”
  我不禁大为惊讶,是谁在这深渊底下修建了这座西周王陵,而且它的上方还是万年难遇的“木母”,谁要是埋在这里,岂不是要飞升了?
  日期:2012-8-9 13:24:00

  第二十七话 西周时期的王陵
  我们沿着裂缝一直走,通过了一座年头很久远的吊桥,下面深不可测,万一掉下去,肯定是死无全尸。
  来到对面,就看到一座人工修成的石阶,石阶的顶端有道石门,我俩相视一笑,这肯定是墓门。
  墓门设计很巧妙,是一种失传的拱月暗扣门,石门廊上刻着一行古篆。
  古篆属于西周早期的金尧文,如果不是古文专家,一般人只会错把其当做蝌蚪文,我因为大学主攻先秦文化,所以懂得这种文字,只不过内容有点玄乎。
  那行古篆的意思是:“你们当中,有鬼”。
  老孔盯着古篆看了一眼,即刻便是一震,但却轻哼一声:“这都是古民吓唬人的,没必要担心,这墓门下了千斤顶,没有成吨的丨炸丨药,肯定进不去。”

  我说不用慌,西周早期的古墓,因为当时倒斗几乎没有,所以防盗措施并不先进。
  俩人在附近搜摸了一番,便找到一处略高于地面的暗格,上面刻着“双鱼戏阴阳”,中间是一个半月型内槽。
  日期:2012-8-9 13:56:00
  内槽里肯定要放上东西,重量必须刚好合适,否者就会毁掉机关,墓门就别想再打开了。
  老孔瞅了一眼墓门,突然从口袋摸出一物,是一块月牙形的青铜,上面刻满了金尧文。
  我问他哪里找到的,他说在“木母”底下,起初只是觉得东西古朴,小巧玲珑讨人喜欢,就收了起来,没曾想却是这墓门的钥匙,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老孔将钥匙放入内槽,又来回旋转几次,墓门内传来一声闷响,缓缓打开一条缝,露出里面黑洞洞的虚无。

  大概是年代太过久远,机关有些不太灵光,不过正够一人自由出入。
  我打开狼牙手电,缓慢往里挪动,不时还往身后照照,墓门在逐渐离我远去。
  走了约有十分钟,我觉得有些不对头,可要是细想,又想不出哪里不正常,总觉得周围环境有些异样,就好像有人在盯着你看,让人心里发毛。
  好在时间不长,墓道出现了一个拐弯。
  我说墓道有拐角,说明墓葬规格很高,前面一定有宏大的冥堂,通过冥堂才是主墓室,这次无论如何都没白来,心里有些小激动。
  日期:2012-8-9 14:12:00

  可转念一想,我又觉得不大正常,西周殡葬之风,墓道直通主墓室,无论是王侯还是士臣,无一例外全是这样。然而这里的墓道却出现拐角,明显不符西周早期的下葬风俗。
  这座墓葬深埋地下很久,虽说地底空间较大,但长期封闭墓门,必然会有死瘴气,可这里头的空气非但浑浊,反倒有一种新鲜之感,实在是有些怪。
  突然之间 ,一声尖叫声从墓道深处传来,在这种阴森的环境里,绝对能吓出人命。
  我和老孔都给吓住了,当时顾不上那么多,拔脚就往外面跑,手电上下摆动,弄得光影斑驳,不时照在一些石刻上,那些原本不动的小人,似乎瞬间复活了。
  也不知跑了多久,我和老孔都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周围的环境太过熟悉,好像之前就来过这里,莫不成还真给遇上了“鬼打墙”?
  老孔说遇到这种事,首先要冷静,只要能点上明火,朝着东南方磕上三个响头,十有八九就能破掉。

  这时,一声尖叫再次响起,这次听得真切,那声音离我们仅几步之遥,似乎是来墓道的隔壁。
  日期:2012-8-9 16:24:00
  我停了停,趴在墓道的一边,隔着墓道的石壁,隐约听到另一面,似乎有人在喘气。
  我和老孔有些目瞪口呆,这巴掌大的地方,根本没有别的暗门,到底是谁在隔壁?
  我俩一咬牙,决定再往前探寻一段。

  甬道有两米左右宽,镂花殷体纹路,三层凹凸细刻,象征天地人三界,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特殊的地方。就这样走了一大遭,前面的空间突然变大了。
  我用手电上下照了照,意识到自己进入了冥堂,只是接下来所看到的一切,却实在怪的离谱。
  既然是冥堂,按照西周丧葬风俗,在此会设殉葬坑,用奴隶来替墓主人陪葬。只是我眼前的,非但没有殉葬坑,而且恰恰相反,眼前却是百十尊泥俑,跟窟窿口的人俑一样。
  泥俑成方阵排列,左手执信灯,右手或执刀枪,或下垂至膝部,在这冷峻的黑暗中,显得异常的肃穆。
  我心中暗暗生疑,中国先秦时期的殉葬文化,尤其是西周以前,都是用活人祭祀和殉葬。直至战国以后,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逐步用泥俑代替活人,是封建文化取代奴隶文化的一种标志。

  日期:2012-8-9 16:40:00
  (请离乱风歌同学,不要随便上传我的稿子,并将以前我给你的稿子删掉,谢谢,不然等我回去后,你将会结结实实挨一顿宰,嘿嘿)
  可是现在,一座西周早期的古墓内,却出现泥塑的人俑,如果真是用来取代活人,我不仅不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反倒觉得怪异的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