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33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24 11:02:29

  2、临别缠绵
  究竟南中是个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行南征呢?
  原来在蜀国的西南部,有个南中地区,相当于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一带。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一向骁勇,所以免不了就会在边境上时不时地出来杀几个人,劫几车货。毕竟,人家是无业人员,成天总是没事骑马来回溜达,从来都是流动作战。事情虽然不大,但也影响到了边区人民生活的安定,得摆平他们。
  当时因刘备刚死,不便兴师问罪,直到诸葛亮辅孤治蜀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又恢复了与东吴的联盟之后,才为平定南中作好准备。
  从朝堂上议事归来天已黑了,诸葛亮一路上思绪翻腾,他在想那蛮夷不习教化,单凭武力可以灭掉他,但却收服不了人心。这一股反贼倒下去,照样会有不避刀枪的站出来,此起彼伏,何时是个尽头?所以,我要亲征蛮地,使边民放弃与我们的对抗,心甘情愿地与我们共存共荣,和好如一家。
  回到府中,诸葛亮换下朝服,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略带倦意地叹口气,然后才迈步回到内室。
  黄夫人还未曾睡下,她在昏黄的灯烛下坐着发呆,似乎有什么心事。见孔明进来,她脸上露出一丝笑,利落地站起身来,走到丈夫面前,道:“听说你要带兵南征?”
  黄夫人的话语里有些凄凉的味道,她一面说话一面用探究的目光盯住孔明。诸葛亮笑了,他轻轻地拉黄夫人在书案前坐下,抚慰似地说:“别这么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一生注定要辗转于沙场之上的。你放心,我一定平安归来……”
  黄夫人不放心地说:“你听说过民谣怎么描绘夷地吗?‘蛮夷多瘴气,泸水多妖魅。鸿雁飞不过,征者不复回。’孔明,我……真不放心你啊,非你亲征不可吗?”

  诸葛亮轻轻点头,道:“非我去不可……民谣嘛,无非是以讹传讹,其可信成分有多少呢,谁也无从知道!况且,大汉天下早在蛮地设有府郡,这就说明那里去得,并不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恐怖吧。好了,别再胡思乱想了,夫人,夜深了,快些睡下吧……”
  黄夫人苦笑着,抬手拢拢鬓间的散发,脚步轻盈地铺床展被,那身姿远远望去,与二八年华的俏佳人并无多大区别。
  这天夜里,诸葛亮兴致好,拿出少年人的劲头儿抱着妻子颠狂了一回,不过中年人的激情已如大江入海似的雄浑深沉,少了几分浮躁与轻狂。诸葛亮带着幸福的疲倦一下子便坠入梦乡中,酣声如雷;黄夫人伸开双臂揽过被衾,独坐在床头,再也无法安心睡去。
  天很快亮起来,黄夫人蹑手蹑脚地爬起来,悄悄出去为丈夫准备早餐了。当诸葛亮神清气爽地从自家府门口出发的时候,他不经意间回头瞅见妻子深陷下去的眼窝儿平添了几分憔悴之色,孔明的心便被一阵难以言状的内疚撕扯得抽搐成一团。

日期:2011-10-26 14:55:57

  3、兵发南蛮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的一天,阳光灿烂,百花争艳。明媚的春光,装扮着成都平原。阅兵场上,战旗高高飘扬,战鼓咚咚作响。一批身强体壮的士兵,排列得整整齐齐,铠甲银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三通鼓响之后,只见诸葛亮已端立在点将台中央。他极目四望,扫视了整个校场的盛况,然后以高昂而又激动的语调向全体将校宣布:“为了稳定我们的大后方,平定南中诸郡的叛乱,今天我们就要出征了。现在我命令马忠为东路统帅,领一支军队攻打益州东面的牂牁郡;命令李恢为中路统帅,佯攻叛乱分子的老巢益州郡,以牵制益州的叛乱分子,使它不敢抽出力量去援助越嶲郡的叛乱分子。西路大军由我亲自率领,攻打越嶲郡。然后三军汇合,攻打叛军的最后据点——益州。”

  三军将领在接受命令以后,高举战旗,敲起军鼓,人人怒不可遏,雄纠纠、气昂昂地分别朝指定的方向出发了。诸葛亮的南征,就这样开始了。
  马忠一路,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攻下了牂牁,李恢一路,虽然进展不大,却断绝了益州郡与越嶲郡的联系,使叛乱分子陷于孤立。诸葛亮的西路大军由安上(今四川屏山)经水路进入卑水(今四川昭觉)以后,就停止前进,以诱惑高定决战。等到高定把分散的各地军队收拢到一起以后,诸葛亮便采取突然行动,歼灭了这股叛军,杀死了高定,占据了越嶲郡。雍闿等人,也被高定的部下杀死了。

  自牂牁、越嶲平定之后,诸葛亮的南征,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这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受雍闿等人的蛊惑,影响远没肃清,隔阂尚未消除。于是夷人孟获便收集高定与雍闿的余部,继续在益州郡骚动。为了安定益州郡,建兴三年五月,诸葛亮率军穿过人烟稀少的山岭,渡过波涛汹涌的泸水(金沙江),经过艰苦的行军,终于逼近了益州郡。马忠、李恢两军来汇,与孟获展开了一场赛意志、比智慧的斗争。

  孟获这个人生得熊腰虎背,性格倔强,而且勇敢善战。他本来不是夷族的贵族,只是听了雍闿等人的挑拨、煽动,才参加了骚乱。雍闿、高定死后,他被夷人推为首领。他的部将大都是能骑善战、能泅善攀的能手,他们世世代代聚居在南中四郡的山区里,过着落后的甚至是原始的部落生活。
  这里峰峦迭宕,奇石嶙峋,洞穴深邃,绵亘的大森林里虎豹成群,蛇蝎毒草到处都是。穿山过峡而来的泸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呼啸奔腾,惊险异常。过河渡江,需要选择适当渡口,靠皮筏竹排才能强渡。一到夏天,炎热难熬,瘴气蒸人,瘟疫流行,即使是长期定居这里的人,也难免遭到毒蛇猛兽的袭击和疾病的折磨。诸葛亮的南征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加上语言不通,地理不熟,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