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可不读的90张面孔》
第13节

作者: hys1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日,秦穆公感慨地对伯乐说:“你以后谁来帮我相马呀?”
  伯乐回答:“我有个以前一起挑担子拾柴草的朋友,名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
  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找马。
  一段时间后,九方皋回来了,说找到一匹好马。
  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他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结果马牵来一看,分明是一匹黑色的公马呀。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你介绍的人,连马的黄黑、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能相马呢?”
  伯乐说:“这是看马的最高境界啊!看马只看内不看外,我自愧不如。”
  后来一试,果然又一匹千里马。
  如此,随着一批批各类人才的到来,秦国各行业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待续……
  日期:2010-05-20 10:11:22
  说到马,我们先说说一件事。
  有一次,秦穆公同学外出郊游,玩着玩着,发现有一匹爱马不见了。于是,派人去找。找到一个山谷,发现一群村民在煮食此马,卫队大怒,打算大开杀戒!眼看就要血流成河,就在这时,秦穆公同学来了说:“为匹马杀人值得吗?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给他们点酒喝吧!”
  后来韩原之战(山西 津东 俘虏晋惠公那战),那群村民看到秦穆公被晋军围困,个个拿起锄头,拼死来救,秦穆公终于突围,反败而胜。(秦穆公能成大事,这种宽广胸怀和爱惜百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前655年,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秦派公子絷到晋国,打算联姻,晋献公同意了。

  公子絷回秦报告,在路上无意看到一人在很雷人地挖田,怎么了?此人力大无比,一挖一大坑。
  公子絷忙下车问,“兄弟你这么牛,怎么不去报效国家?”那人说:“本人公孙枝,虽有此心,但没文凭呀,考不了公务员。”
  公子絷带他来到秦国,秦穆公面试了下,不错!封为大夫。(秦穆公同学用起人来果然很爽快!)
  穆公见晋献公许婚,便又命公子絷赴晋献送聘礼,准备迎亲。晋献公当时正好灭虞,就把一批俘虏作为奴隶送给秦国做为陪嫁,百里奚同志就在其中,这家伙很鬼,在半路逃了。
  秦穆公和晋献公的大女儿结婚后,在陪嫁奴仆的名单中发现少了百里奚。就追问公子絷。公子絷说:“一个奴仆逃走了,没什么了不起。”
  公孙枝说:“百里奚这哥们,太牛了!有宰相之才,想称霸中原,非得此人辅佐。”把秦穆公同学得心搞得痒痒的,非常想得到这个人才。

  再说百里奚慌乱中逃到了楚国的边境线上,被楚兵当作奸细抓了起来。
  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以前看牛的,国家灭亡了,只好出来逃难。”
  楚兵见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一副老实相,不像个奸细,就把他留下来看牛。
  要说这百里奚还真会养牛,把牛养得肥肥的,很快的到“养牛大王”的荣誉称号。楚成王知道后,就叫他到南海去放马。
  后来秦穆公总算打听到百里奚的下落,就备了一份厚礼,想派人去赎百里奚。
  公孙枝说:“这不行。楚国让百里奚看马,是因为不知他是个贤能之士。如果您用这么贵重的礼物去,不就等于告诉楚王,你想重用百里奚吗?那楚王还肯放他走吗?”

  秦穆公问:“那你说怎么办?”
  公孙枝答道:“应该按照现在一般奴仆的价钱,花五张羊皮把他赎回来。”
  一位使者奉命去见楚王,说:“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他是我们主公的嫁妆,逃到贵国来了,请让我们把他赎回去办罪。”说着献上五张黑色的上等羊皮。
  楚成王想都没想,就命令把百里奚装上囚车,让秦国使者带回去。

  当百里奚被押回秦国后,秦穆公接见了百里奚。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国君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秦穆公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与他商谈,讨教国家大事。两人一谈就是三天,言无不合。穆公十分高兴,马上任命为国务院总理。百里奚坚决辞让不受,并推荐自己的好友蹇叔来当。最后,秦穆公将正在山野放牛的蹇叔请来秦国,让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国的总理。蹇叔的两儿子西乞术、白乙丙很有将才,也得到重用。没多久,百里奚老婆带着儿子找来了他(“相堂听琴”典故),秦穆公看到他儿子孟明视一表人才,马上重用,提拔为大将。

  这样,秦穆公五张羊皮换来五个人才,成为佳话。
  两个总理执掌国务院,秦王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待续……

  日期:2010-05-20 19:36:32
  百里奚改革了,大家知道,这是历史必走的强国之路。
  第一,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参照周朝的官制和朝仪,改革人事制度(郡县制度的萌芽);
  第三,和平建国,搞好与邻国的关系。
  随着秦国国力的一步步递增,百里奚、蹇叔制定出:东守、西进,步步为营,最后争霸中原的国家方略和政策。
  东守,主要是针对晋国,前面讲述过,在此简叙。

  前651年,秦穆公凭借着改革实力,帮助公子夷吾当上王位,号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
  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大力支援。
  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惠公借粮而不得。
  前646年,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 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
  韩原大战后,秦国可以说是跟晋惠公闹翻了,东面不稳定,东守国策动摇。

  前637年,晋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怀公,继续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乘机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为妻,然后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晋文公尊王攘夷,败楚城濮,成为霸主。于是,秦穆公达到稳定东面的目的。
  前630年,晋文公攻打郑国,秦出兵帮助,两国军队气势汹汹杀向郑国。
  郑国召开紧急会议,大夫佚之狐发言:“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关键时刻想到烛之武同学,看来其“忽悠大王”的荣誉此前已有名了.)
  烛之武不干,这么危险的事!你以为我傻呀:“以前不重用我,现在想起我了?可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病急乱投医,同时也是个忽悠高手。)
  烛之武没办法了,半夜三更顺着绳子爬下城,见到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只有灭亡。但郑国灭了,对您有什么好处?郑国灭了后就属于晋国,晋国国力雄厚了,就表示您的国力削弱了。假如郑国不灭,郑国是您们东道上的主人(“东道主”典故),是您们的中转站。再说,晋国灭了郑国后,他会满足吗?他搞完东边,搞西边,他早晚会攻打您们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