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能否认农民、村支书、乡长等等是职业之一种吗?》
第5节

作者: 鄢晓丹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17 14:05:35
  关于这件事,唐七爷对王木清有想法,啧怪他不该喝了唐家的烧酒又去帮钱家冲人。但他只能暗暗怪在心里。王木清从二十几岁开始吃这碗饭,现在他已经八十多,一副老棺材瓤子,没人招惹他。况且他不是钱唐村人,唐七爷有心阻挠他替钱家冲看风水的行径,也没有那样大的气魄,只好把心里的不痛快暂且放下。

  假如钱氏家族的中兴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钱家冲出过的几桩怪事却带着某种神秘而强大的威慑力,让村人们不得不信服。
  先说一说大家都晓得的。
  某个清明节,有一户刚成亲不久的钱姓小辈祭祀先人,年轻人图省事,不讲规矩,没有把祭品拿到坟山上供奉,只在堂屋里烧了两刀草纸。烧纸的时候,突然窜来一股阴风,将火苗子引到了阁楼,一瞬间,阁楼上堆放的柴草噼里啪啦燃起来,虽然经过左邻右舍奋力扑救,他那几间整整齐齐的砖房还是化为灰烬了,连新媳妇的陪嫁也没抢救出来。现如今,那小两口带着六岁的娃儿仍住在村里废弃的饲养场里面。他们曾经外出打工挣了一点钱,倒不是修不起几间房,是那把火把他们烧怕了。建新房的事非同小可,他们不敢再造次,耐心等待神仙似的王木清寻找一块合适的宅基地。但是,他们请王木清喝了好几场酒,宅基地的选址至今没有定下来。

  其次是钱家冲东头的三婆婆,本本分分守寡二十多年,养大一双儿女,儿女成家后,本该享受天伦,她却跳进村旁的池塘里溺死了。像这种不得善终的人,按照风俗不能抬回村里设灵堂,她的儿媳妇川桂就地给她换上老衣,请几个村人用一口薄皮棺材将她草草装殓抬到坟山上。谁知,三婆婆的棺木到半路,突然从棺材缝淌出血水来。众人吓不过,怕是诈尸,打开棺盖察看,只见已经死了三天的三婆婆七窍流血,据耳朵灵醒的人说,还听到一声重重的呻唤。川桂害怕了,请来王木清超度。据王木清说,那是三婆婆与死了二十多年的男人会面,尸体见了亲人就淌血水。王木清又慎重地警告川桂,三婆婆不能与她的死鬼男人合葬,否则她家里养鸡鸡死,养猪猪瘟,全村也要遭灾……这片地方让三婆婆吐的血水染过,只怕种出的大米棉花都是红色的,一场洪灾无论如何都避不开。当时川桂似信非信,仍然听从王木清的指点,把三婆婆葬在离钱氏祖坟一里地的山脚下,孤零零一座单坟,倒免去了后来被平坟的厄运。后来的某个夏天,四川果然爆发特大洪灾,新闻联播里面说百年不遇。钱唐村所在的江城县是遭灾最严重的地区,由唐家祠堂改建的村小学也被暴雨冲塌了,好在学生们正放暑假,没有伤到人,属万幸。每每提起那场洪水,啧啧,村人们无不心惊肉跳。他们到距村子近二十里地的沱江去看热闹,原本碧澄清亮的一条大河,被翻滚的泥沙冲得污黢黢的,河面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牲畜、家具、草房顶以及人的尸体。有时房顶上还蹲着逃得命来的小娃儿,被驻守在沱江大桥的解放军救下了。其中有个外村汉子鬼迷心窍,要财不要命,跳进激流中去打捞漂在河面的箱笼,一下子就被浊浪卷走了,他家里人连他的尸体都没有找到……由暴雨引发的特大洪灾发生于距此十年的公元1998年,三婆婆的孤坟被山洪夷为平地。雨过天晴后,她的儿子钱九斤想把母亲的坟重新修葺一下,媳妇川桂却发话说,这下可好了,老东西给我们省下几刀上坟的草纸。钱九斤一向惧内,说不出啥,心里却忌恨川桂,就出去打工了,不再回来,一家人闹得离散——这些都是后来的事。

  诸多奇奇怪怪的先兆让钱家冲人对祖坟不敢稍有懈怠,不论大小节气或是娶妻生子,他们都要隆重祭拜。早些年,唐七爷还是生产队长的时候,因为这样的事曾动用队长的职权阻挡过,叫民兵把搞封建迷信的人绑到生产队去,迫于其他原因,绑了又放了,钱家冲人照常烧香祭祖。后来唐七爷又把开荒的地点选在钱氏坟山旁,便引发了那场两族械斗,其场面之凶险,至今想想还能把汗毛根根立起来。

  日子忽忽悠悠溜走,钱家祖坟依然威武霸气,一年又一年荫庇着子孙后代。每当唐七爷从清河镇喝下二两烧酒归来,他走到那个凹形岔口歇脚的时候,总要壮着酒胆目露凶光地暗想:有朝一日把这块坟山推平才好啊!
  但这种事目前只能想想而已。
  大江东去浪淘沙……唐七爷用布满老茧的手掌一遍遍摩挲水烟壶,有一搭没一搭思前想后,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水烟壶是紫铜打的,在黄昏的微明里闪烁着迷人的光晖,似乎凝聚了他当生产队长乃至村长几十年来的全部思想精髓处世谋略,完全可作为传家宝留示后人。可是,他的两个儿子唐二娃和唐三娃看不大起村长的位子,不肯接纳他那一套。都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唐七爷却始终放不下。眼看就到腊月,年关将近,娃儿们也该回家了吧?都说养儿防老,倒不见得能防住。唐二娃和唐三娃早已娶妻成家,按理老俩口应当闲歇下来享清福。谁料儿子们学了钱家冲的样,喜欢往外面跑,找下几个钱,把两老撇在一旁,带着婆娘娃儿安安生生过着城里人的日子,年节才回村子住个把月,像走亲戚一样。

  世道果真是变了呀!打着耍手的唐七爷不禁感慨万千。
  日期:2013-06-19 01:26:54
  4、低调做人
  这个时候,唐家湾村头的广播喇叭响得热闹。站在竹林坡的唐七爷宁神听了听,像过箩筛样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强迫记在脑海里。
  身为村长,唐七爷在乡政府与村民之间起着传递信息上下沟通的纽带作用,乡政府每每下发政策文件,都要由他给村民传达,还须作一番解释说明。唐七爷读书不多,他对文件的理解有时并不透彻,听乡政府广播站的节目就成为他补充认识不足的重要环节,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此刻正值唐七爷听晚间节目的时间。乡政府广播站每天早中晚各广播一次,早晨和中午播地方新闻,晚上的节目有以下内容: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生活指南,评书欣赏,川剧学唱,等等,多年来变动不大。新闻联播是重头戏,播音员一男一女,讲话字正腔圆,他们要在喇叭里面说些什么,唐七爷不用听心里已有了大致框架:领导人出国访问,干部们下乡调研,各省粮食喜获丰收,东南亚及非洲地区灾情严重,中东和印尼比较混乱……尽是国家大事,其实跟小小的一村之长也没多大关系。唐七爷觉得还不如听一听天气预报。可是,广播站的天气预报好像在猜谜,有时猜得准,大部分时间猜不准。就说昨天吧,广播里面预报有阵雨,吓得妇女们不敢在院坝里晒衣裳被褥,等了一整天,半颗雨星子见不到,太阳倒是明艳艳的晃眼睛。那朵该下雨的云呢?村人们就猜,它被风刮跑了;也说不定,什么时候要被风刮回来。对于猜天气这件事,唐七爷表现淡定,他最为关注的节目是生活指南。生活指南很贴近乡村实情,比方说讲近期蔬菜和粮食的价格,讲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流感医药小妙方,讲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和假鼠药,也讲农村移风易俗的事,唐七爷将这些信息熟记于心,每逢召开村民大会,他就有许多话说。一般情况下,唐七爷组织村民开会首先要简略安排一下当前的生产,接着就大讲特讲他从广播里面听来的内容,显示出他开会讲话的科学性和政治敏锐性。关于蔬菜和粮食价格,他能引申出乡政府下一季的生产规划;关于血吸虫病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常识,他与乡政府近期开展的卫生防疫宣传联系起来;关于假种子假化肥的辨别,他就对农贸市场整顿打假的形势任务心领神会了……总之,作为一村之长,他能够围绕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酝酿氛围,制造声势,公社也就是现在的乡政府历届领导对他都要刮目相看。可是,钱唐村已经好些日子没有组织过村民大会了。原因么,召集不到人。出去打工的,在村子里打牌扯闲的,大家都在忙,一塌糊涂,说得深刻一点,是人心浮躁,没的追求,失去了从前那种统一全局的思想纲领,村民们的心散了,散沙一片!如此状况常常令他满腹忧戚。这就是村长唐七爷对土地承包持保留意见的根源所在——农户单干以后,给他本人留下了诸多缺憾,具体到听广播这件事,他积攒起来的信息难以派上用场,于是出现了他撵着村人的脚后跟提醒人家到集市卖白菜芹菜的场景,怎不叫人尴尬?转而他又想,听听广播,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和农事知识,是村长与普通村民的区别,是村干部必须接受的精神熏陶,是让自己站在较高的层次上考虑问题。唐七爷只好如此宽慰自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