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说民国,没有更猛,只有最猛》
第60节

作者: 犀利哥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09 21:31:09

  179、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这个举动说好听点是撤,不好听就是逃。
  人在危急时刻,第一想到的是保命,尤其是袁世凯这个级别的,命更珍贵。情急之下,他听从了袁克定的建议,要保命,只能逃。
  往哪儿逃呢,去天津,袁世凯的大本营,发迹的宝地。最好的打算在天津暂避风头,最坏的打算渡海出国寻求政治避难。
  当晚,袁世凯头戴红风帽,眼戴墨镜,夜晚戴墨镜,看来他脑袋短路的不轻啊。由北京西站乘京奉路快车,悄悄进入三等车厢,直达天津,住在英租界利顺德饭店,叫人送信给直隶总督杨士骧。
  杨士骧是袁世凯一手提拔的的老部下亲信,得知袁世凯秘密来津,大吃一惊。自己哪敢见,特意叫儿子带去银票六万两,叫袁世凯火速回北京。一再告诫如果被载沣侦知,国丧期间,抗旨不遵,私自外逃,那掉脑袋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
  而此时的北京,大学士世续正到袁府准备抚慰袁世凯受伤的心,袁府管家支支吾吾,就是不开门。世续觉得有蹊跷,执意要进。没办法,袁克定只好出来说明实情。世续亦是大惊失色,催促赶快打电话到利顺德饭店叫袁世凯连夜回来,一刻都不能耽误,并一再力保袁世凯无生命危险。
  天津那边,杨士骧在老龙头火车站特备两节车厢,叫人护送袁世凯于第二日凌晨赶回北京。
  夜奔天津是袁世凯这生走的最臭的两步棋之一,差点就回不了家,连带全家老小一起报销。
  也许你会说,袁世凯胆太小,对文艺小青年竟载沣怕成这样。不是他胆小,而是载沣手中的权力太让人可怕,可以让你生,也可以让你死,当然也可以让你为他疯狂。
  回来后也不能耽误,赶紧收拾收拾走人回河南老家,和北京说byebye。

  正在收拾行李呢,突然又响起敲门声。
  袁府上下此时已成惊弓之鸟,莫不惶恐异常,难道是消息走露,载沣派兵来抄家?!
日期:2011-07-09 22:42:26

  180、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敲门的不是兵,不是来抄家;是一位老人,来送别的。
  这是一位贵客,袁世凯万万没有想到的贵客,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洞。袁世凯知道张之洞不是来看笑话的,正是他的力保,才让自己躲过一劫。
  患难见真情,袁世凯有点感动,他觉得自己以前太小看了这位读书人。有文化就是好啊,度量大,有涵养,关键时刻看的远。

  此时的张之洞心情复杂,他不仅仅来送别袁世凯,也是送别一个时代。两人没有了以往客套寒暄,促膝长谈,心与心真诚的交流。
  临别之际,张之洞紧紧握住袁世凯的手,无限感慨,不停的说“行将及我”。你走了,不久也许就会轮到我。
  望着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袁世凯忽然由心底生出阵阵悲凉,这位老人还能能帮大清国撑多久,贵二代们还要折腾多久。
  张之洞离去了,袁世凯也要走了。
  1909年1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一,家家户户正忙着准备过新年。袁世凯悄然来到北京西。,送别场面冷冷清清,他早已料到,世态炎凉,都是这个样。生死之交学部侍郎严修,宪政编察馆的杨度等几位至交好友来了,这就够了,知己不在多,袁世凯很欣慰。
  望着北京西站,十年前,翁同和由这里回了老家,两年前,瞿鸿禨由这里回去了,现在轮到自己了,又是一个轮回。人人说宦海风波险,可是又有几人能真正看透,就算看透了又能怎么样。照样是没用的庸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挥挥手,让一批又一批的旧人、新人头破血流的倒下去、站起来。这里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不时的落伍者。
  汽笛一声,打断了袁世凯的思路,他想回家了,他要好好养病休息了。

  北京,等着我回来,不见不散!
  这不是袁世凯说的,他是个实干家,不善于脱口秀,这是犀利哥替他说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洋人都相信袁世凯一定会回来,只有他才是中国真正的未来和希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