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中国军事影响最巨大的一场战争——被遗忘的往事:海湾,第一场高科技》
第34节

作者: 河流林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可以看看美军司令李奇微在自传里的记述:
  “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垮了。”
  这个帖子里某些人为了贬低中国的目的,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武器装备无端夸大成“超越联合国军”,竟然肆意编造志愿军武器装备。其所列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所用之“大量先进装备”,不知究竟出处来源于哪里?你自己敢说吗!你自己敢像我列出论据来源那样列出你的数据来源吗!

  对于这种人,我真感到非常震惊和鄙夷。你们这种做法,违背了最基本的讨论原则,你们已经不是为了事实而讨论,而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私货观点而不惜篡改历史事实和证据。你们这样做,真是要偏见不要事实。
日期:2011-09-29 22:00:37

  请大家看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前期的真实武器装备水平。
  来源:《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武器弹药的供应与消耗》(军事科学研究院编写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也有记述)

  战争前期入朝志愿军部队的装备水平
  众所周知,旧中国没有自己完整的军工体系,我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靠战场缴获为主。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仅步枪口径从6.5mm到11.43mm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这给部队后勤保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朝鲜战争爆发后,驻扎在中原地区作为军委战略预备队的13兵团3个军(38、39、40军)被迅速调往东北,编入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糟糕局面。原拟集体转业的42军也被迅速调到中朝边境,编入东北边防军序列。后来这四个军成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
  东北全力以赴保障边防军的需要。为边防军部队补充了步枪2000枝,轻机枪540挺,重机枪76挺,60毫米炮179门,81毫米迫击炮45门,92步兵炮55门;总后勤部为边防军调拨补充重机枪28挺,82毫米迫击炮71门、山炮17门。为增强边防军的反坦克力量,总后勤部给边防军拔发了2000枚反坦克地雷,东北为部队订制了2000个燃烧瓶。

  在中央军委的统一组织下,总后勤部、东北、中南和边防军为加强部队的装备,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想尽了一切办法,尽了最大的努力,使部队的装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步。即便如此,东北边防军仍然无法统一武器制式,只能在现有条件下以连、营为单位将同型号武器装备调剂,尽量集中使用。
  据第13兵团估计,边防军与美军相比,就火力而言,团以下部队除了没有坦克之外,其他火力与同建制美军部队差距不是太大。但师以上部队的火力则有悬殊差距。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有效的反坦克和防空兵器,已经确定列编的师属战防炮营和军属高炮营,均因缺乏武器而没有正式组建,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工业落后、经济困难,无法满足部队对装备的要求。
  从当时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编制装备来看,38军、39军、40军的武器配备远远超出了国内其他部队。其中以39军为例,号称美械装备。根据1950年9月的部队战斗实力统计,39军共装备38式步枪7320支,国民党军工厂造79步枪1512支,美制春田式步枪2408支,美制冲锋枪3058支,捷克式轻机枪790挺,美制M1918式轻机枪168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117挺,美制M1917式重机枪155挺,日制92式重机枪7挺,60毫米迫击炮260门,81毫米迫击炮82门,82毫米迫击炮15门,120毫米迫击炮12门,美制107毫米化学迫击炮12门,国产6管102毫米火箭炮9门,92式步兵炮36门,41式山炮12门,94式山炮12门,美制75山炮12门。

  由此可见,39军虽然被称为美械装备,但实际上仍然大量装备了各种杂械,尤其是步枪仍以日械为主。所谓美械,只不过是较多地装备了一些美式冲锋枪、轻重机枪和60毫米迫击炮而已。39军的装备水平是平均每连步枪120支,冲锋枪36支,轻机枪9挺,60毫米迫击炮3门;每营重机枪6挺,81、82毫米迫击炮3门;每团92式步兵炮4门,重迫击炮3门;军属炮兵营辖3个山炮营(每营12门),1个火箭炮连。

  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另一支部队,50军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来不及补充调整,部队的装备水平很差。据战前统计,50军共装备38式步枪1565支,79步枪6111支,英制恩菲尔德步枪458支,美式卡宾枪716支,美式冲锋枪1575支,捷克式轻机枪821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120挺,马克沁重机枪125挺,92式重机枪3挺,60毫米迫击炮230门,81毫米迫击炮4门,82毫米迫击炮52门,美制60毫米火箭筒4具,美制57毫米无后座力炮4门,92式步兵炮14门,美制75山炮16门,日式37毫米战防炮7门,美制37毫米战防炮36门。

  和39军相比,50军装备的步枪以国械为主,冲锋枪数量明显减少,近战火力不足。营以下火力与39军相差不大,但炮兵的数量、质量差距还要大。
  第一批入朝作战的还有另一支部队66军。该军的武器装备比50军还要差,尤其在炮兵方面差距更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仅是部队实力统计。而这些装备经过长期战争的洗礼,许多急需修理。许多枪炮使用过度,口径“过老”,实际性能较理论值有所下降。
日期:2011-09-29 22:30:19

  以志愿军装备最好的三个军之一的39军为例,与美军陆战一师的火炮数量比较:
  军属支援炮兵方面
  39军军属炮兵共中小口径山炮36门,6管102毫米火箭炮9门,大口径身管火炮数量为零。

  美军陆战一师拥有大口径火炮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大口径远射程火炮方面拥有压倒性绝对优势。
  战防炮方面
  美陆战一师拥有75毫米战防炮36门。
  志愿军39军战防炮数量为零。
  大口径迫击炮方面
  美陆战一师拥有107毫米迫击炮36门。
  志愿军39军拥有107和120毫米迫击炮共24门。
  除战防炮之外的直射炮方面
  美陆战一师拥有无后坐力炮等约120门。
  志愿军39军没有一门。
  基本可以大致换算为:
  在大口径远射程重型身管火炮数量上,美陆战一师对志愿军39军为:72:0。
  在大口径迫击炮数量上,美陆战一师对志愿军39军为:1.5:1。
  在战防炮数量上,美陆战一师对志愿军39军为:36:0。
  在无后坐力炮等轻型直射炮数量上,美陆战一师对志愿军39军为:120:0。

  此外美陆战一师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和航空母舰上航空力量超过300多架战机的空中对地火力支援。
  中国志愿军可获得的空中对地支援基本为零。
  由此清晰可见,美军一个精锐师拥有的重型火炮数量及火力均远远超过志愿军一个精锐军。不但根本不存在“中国志愿军武器装备超越联合国军”,而且简直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和穷光蛋一样悬殊的对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