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易学之路——根据真人真事整理记录》
第21节

作者: 魂灵之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走进胡同找到了这个所谓的招待所,那是一个门面只有几平方,里面有三四间瓦房的小旅馆。我看它面向大街,对面是一条类似护城河的小河,旅馆的整个形状是前面小后面大,在风水格局上是库地聚财地。我目前经济困难,能借此地财气维持生计也是不错。搞手续的大妈是个老北京,听她卷着舌头说一口京腔,开口闭口国计民生,国际时事,心想天子脚下,京畿重地,果然与众不同,以后行事说话得小心为上,不可坏了大事。一问,都是集体通铺,一个床位每晚15元,价钱还算合理。我选了9号床位,安顿了下来。当晚睡在床上,思前想后,还是找份工作再说,一面养活自己,一面考察风水未尝不可。但做什么工作呢?北京此时虽然改革开发十多年,也有很多个体工商业,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城市,加上“六。四”未久,外地人来京发展的,还不是很多。做回老本行卖水果,既不熟悉行情也没有本钱,做个江湖算命站街边的,今天看北京城街道严整,估计城管查得凶,没法故技重演。辗转反则,总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日期:2012-5-19 0:32:00
  这一晚又累又困,却怎么都难以入睡。差不多到天亮时才眯眯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直睡到差不多中午十一点才起床。柜台的大妈看我眼睛发红,直伸懒腰,以为我是个只吃饭不干活的懒汉,北京人性格直爽,嘴角上不饶人,就机关枪一样说了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呀,这日子过的,长在红旗下,活在蜜糖里,还是新社会好啊,能不干活就不干活,这干了活,又苦又累的,对得住谁呀。这能睡能吃的,不睡不吃,又对得住谁了呀?”我知道北京的小人物,越是小,口气就越大,真是招惹不得的。我故意讨好地说:“大妈,我刚从外地来京,就是很向往首都好地方呀。听说北京地好人好,思想最红,尤其喜欢乐于助人,我是非常佩服的。”我这样一说,她果然吃这一套,笑得一个圆脸连眼睛都找不到了。我赶紧用求教的语气说:“大妈,我是个穷汉,钱都在路途中用光了。在你这住几天没问题,再过几天就没钱交房租了。你们北京人个个都本事通天,能告诉我那里可以找到工作吗?”大妈一听,哎呀一声一拍大腿说:“真有你的,还真有一份工作,你小子也够运气好的,不过不知你愿意不愿意干?”我忙问:“是什么工作?”大妈说:“前天对面停车场守车的老杨头去世了,听说现在还没雇到人,你快去看看。”我这时穷困潦倒,只要能维持生活,什么工作都无所谓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过旅馆对面停车场一问,果然缺一守车员,月薪三百五,晚上五点到凌晨12点的班。那个领班的看了我的身份证,问我以前干什么工作,我不敢告诉他曾经做过教师或者搞易学研究,我说我以前曾是个水果零售商。那领班的连连点头,吩咐我不可迟到早退,按时出勤,否则扣发工资等等。我一迭连声地答应。这样的时间安排正合我意,白天可以出去到处游玩,晚上上班养活自己。我一路吹着口哨,买了几斤水蜜桃,自己先在街边的角落里偷偷地一口气干掉了两个,那时北京的水蜜桃不要一块钱一斤,真是又便宜又好吃。但我不敢多吃,因为这是送给大妈的礼品。旅馆的大妈见我懂事,很是高兴,话更多了。既然可以安顿下来,我就可以订出在北京的考察计划了。我决定先在北京周围走走,比如山海关,长城,西山等地,了解清楚北京的龙脉走向,外势影响,再入城看看各大寺院,王府,博物馆,等等,最后才去考察易学家必去的集中国风水之大成,引为中国易学应用经典的紫禁城。

  日期:2012-5-20 15:15:00
  当天晚上,领班的老头子叫我换上去世才几天的老杨头的工作服,一件老式的没有领章的解放军旧军装,一道写着“治安员”的红袖章,还有一支小红旗。我嫌不吉利,找个借口到一个角落里把这些东西用烟火熏过一遍,然后才敢穿在身上。工作倒是很轻松,用小红旗指挥那些车停停放放,就是那些车主的眼光有些异常,他们大概觉得这工作应该是老头子干的,怎么换上了个年轻人了呢。反正他们又不认识我,我也不在乎,只要能养活自己,管他什么工作呢。干了两晚,这工作就完全适应了,于是我决定先去山海关看看。第二天一早,我就乘上了班车往山海关进发。我在山海关一个小车站下了车,然后沿着山路,朝长城走去。从资料中得知,山海关属燕山山脉,燕山山脉出自太行山,到了北京起祖山,坐落幽燕平原。九龙集会于北京,以华北平原为明堂,以中岳嵩山作案,属于大风水大结作。我在山海关附近几个山头到处转悠了一会,下到了山脚处的一块平宽之地,这里可以仰望长城。

  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穿着白色裙子,长头发的姑娘支起画架,正在那里作画。我本来就是个美术老师,对有关画画的东西,自然很有兴趣。我走上前去,想看看她画了些什么风景,技法如何。她画的是山坡下的一间农家土屋和土屋旁的两棵枝叶很少的银杏树。她画的是油画,油画很讲究色彩与构图。她这画面农家土屋画得很低,下方的构图已经画得很满,上面一片空阔,只有几条树的枯枝刺破天空,显得单调而无味。我冷眼旁观,看她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她知道后面有人在观赏她的画,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头也不回一下,只顾自己作画。一面作画,一面还唱起徐小凤的歌来。我一听她唱的是粤语,又是我最喜欢的徐小凤的歌,不知为何,心“卟卟”地跳了起来,看着她苗条的身材穿着漂亮的裙子,左右移动,调色作画,长长的黑发如波浪那样飘动,不禁呆了。我心想不妙,还是快点离开这个让人心神迷乱之地吧。我在山下一个小饭店里吃了个凉拌面,休息了一会儿,又到处转悠起来。

  下午三点多钟,我来到山海关正城门考察。看了周围形势,下了罗盆分针,打开书本来一一印证。正在干得起劲,隐隐约约好像听到了城楼外面传来了熟悉的徐小凤的歌声。我全身一震,也不知是什么力量迫使我冲向外面,要追寻这美妙的歌声。在关门外,果然见到了那穿着白裙子的姑娘,她正在调色画长城。奇怪的是,她的腰部别着个小机器,正在高声地放着徐小凤的《随想曲》。我好奇地看着她腰部的小玩艺,知道这绝不是收音机,实在摸不透这是什么新科技产品。我看她在画长城,就有点唐突地用粤语对她说:“别画长城了,长城有什么好画的!”她一听,回过头来,这时我才看清了她的脸。她长着个瓜子脸,两眉弯弯,鼻子秀气,双目不大,但黑白分明,神采四射。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就是曾经与这个人非常熟悉非常接近过的,但又想不起在那里见过相处过。我平生对另一个人,很少有这样怪异的感觉,直到后来学习了三世书,又勤练佛家功法后,这种感觉才多起来,遇见前辈子曾熟悉的人,也会感觉得出来。那姑娘听我说粤语,吓了一跳,问我:“你是广东人?”我点点头。她很高兴地说:“我是香港人。哎呀,在北京很少广东人,我普通话又说不好,平时都没什么人可以说说话的。”我说:“我在京也会住一段,要是姑娘你有兴趣,我倒有空陪你说一会话。”她问:“你刚才说什么来着,怎么不让画长城了?”我说:“能拿你上午画的那幅画出来欣赏欣赏吗?”她马上说:“可以呀!”打开一个塑胶筒拿出一幅画来。那上面画的正是一间土屋和两棵银杏树,我早上担心天空过分空洞无物的地方,却被她用一支彩笔,把一个天空用耀眼的蓝色像刀切一样破了一大块出来,蓝色的后面是变化极丰富的,既细腻又笔触有力的灿烂朝霞。这样一来,这幅画显得又自然严整,要灵活变化,特别是她画出来的色彩,流动得像闪动的情怀,让人无法抑制,要感动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