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随笔》
第57节

作者: 东风吹雨细於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13 21:35:31

  再说魏延同志,一下子发达了,从人间到天上,位极人臣,笑到了最后,不亦乐哉。一时到他府上祝贺、送礼、攀交情的人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我虽然和他交情了了、感情淡淡,可形势比人强,今非昔比,还是将原本打算送给张翼德的礼物转送给了他,把该走的程序走完,该做的表面文章做完,千万不要在这个当口得罪这个当红炸子鸡。事后,我潜下心来,仔细斟酌了一下,甚至都不用和乌慈仁交换意见,联想到五虎上将册封之前刘老大的单独召见,大体上猜出了汉中太守一职换人的原因。

日期:2012-09-14 07:15:42

  看来,刘老大心中早就谋划好了汉中太守的人选,他属意魏延同志已经很久了。所以在五虎上将册封之前专门找他谈话,肯定是告诉了魏延他心中的想法,交了底,让魏延让出五虎上将的虚名,日后让他做汉中太守,掌握实权。魏延肯定愿意接受(换我也能接受),汉中太守大权在握,可比有名无实的五虎上将实惠对了,这就可以理解他对没有评上五虎上将并不怎么失落愤怒,升任汉中太守也没有大喜过望,一切都在掌握中。这还牵连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李严同志的安排问题。李严票数第一,同样没有册封为五虎上将,刘老大同样单独召见了他,不言而喻,肯定是也向他许诺了什么。从魏延的情况来看,许诺的职务一定非同一般;究竟是什么职务,在正式任免文出来之前,一切都只能是臆测。

日期:2012-09-14 20:46:14

  那刘老大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三弟当这个汉中太后,偏偏便宜魏延这个外人呢?这只能说明刘老大经一堑长一智,充分吸取了前车之鉴,要未雨绸缪,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病因还得从关云长身上找。关云长是刘老大的结拜二弟,镇守荆州、当上一方大员以后,对刘老大的态度更加微妙了,阳奉阴违的多,老实听话的少;关云长大有把荆州打造成独立王国的图谋,并且切切实实地付诸于行动,只是迫于曹操和孙权的威胁,进展不是那么顺利,不过荆州和益州分道扬镳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

日期:2012-09-15 07:31:11

  得志便猖狂的关云长无疑给刘老大敲了一个警钟,关云长如此,张翼德也保不定会如此,一旦让张翼德镇守了汉中,独当一面,以张飞的性子,会不会来个萧规曹随,真的很难说。况且张飞虽然心机比不上关云长,可要是论暴脾气、混不吝、不入路,张飞还远在关羽之上。对此,刘老大心里没底,不敢把命运寄托在张翼德的情操和忠诚上,不想再承担培养一个中山狼的岗位风险,所以索性快刀斩乱麻,让魏延同志出任汉中太守,一劳永逸地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尾大不掉、难以驾驭的危机局面。

日期:2012-09-15 18:00:28

  在刘老大看来,让魏延同志出任汉中太后,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魏延同志是造反派、少壮派,由于投奔的晚、人也有几分孤傲,不大合群,人单势孤根底浅,没有自己的派系力量,在我们这个集团中影响力不是那么突出;况且二把手诸葛军师对魏延同志比较有看法,经常明里批评暗里打压。这次,刘老大力排众议、乾坤独断,擢升魏延同志为汉中太守,对魏延无疑是飞来横财,人有旦夕之福,魏延同志一定感激涕零、情难自已,对刘老大从此更加死心塌地、忠心不二了。

日期:2012-09-15 22:12:00

  再往深处想,刘老大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将魏延打上了浓厚的刘氏嫡系的标志和印记,又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心腹骨干。魏延虽说人品不咋地,人缘不咋地,相貌不咋地,脾气不咋地,但客观地说,能力、功夫、胆识还是很咋地的,后来他独当一面之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魏延同志在两川日益复杂、波云诡谲的权力斗争格局中,相当于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为刘老大的权力天平加上了重重的砝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