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国梦》
第12节

作者: 日月重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吕禄等人按吕后遗命固守皇宫,但此时必须应对齐、楚等国,他们派出的是颖阴侯灌婴。灌婴在功臣集团内部地位不拔尖,所以后族认为他可以拉拢。灌婴奉命率军到了荥阳(今属郑州),他考虑:以他的兵力,击破诸侯的乌合之众易如反掌,但这样对吕氏有利,危害刘氏。所谓功臣集团毕竟是刘氏而非吕氏的功臣,更何况他也不看好失去吕后的吕氏集团能最终获胜。于是灌婴在荥阳驻兵,与诸侯约和,但也不调头进攻吕氏,只说待吕氏内乱一并诛之,其实就是观望。诸侯也深知自己绝非中央军的对手,同意驻兵陪他一同观望。

  灌婴临阵反水,但陈平、周勃仍未表态到底站在哪方!事实上他们的想法应该和灌婴差不多,内心倾向于支持刘氏,但他们虽然高居丞相、太尉之职,其实没有任何实权(这就是他们反对吕氏的根本原因)。他们用了一出计,劫持吕氏集团的智囊曲周侯俪商,强迫他儿子俪寄合作。俪寄与吕禄的关系很铁,向他献策:“陈平、周勃当年支持吕氏封王,说明他们心向吕氏,现在他们首鼠两端,不如给予他们梦寐以求的实权,就能确保他们站在吕氏一方了。吕氏三王去到自己的封地,这样所有人都能服气了。”

  吕禄这人也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的,居然信了这种鬼话,宣布将兵权交给周勃,准备自去赵国封地。这遭到吕氏族人强烈反对,吕禄的姑姑吕嬃大怒:“将军放弃了自己的兵权,吕氏今天完了!”周勃得到兵柄,立即前往接收北军,但北军中的吕氏势力以周勃无将印为由不许他入营。这时周勃只好又派俪寄游说,俪寄对吕禄说:“现在天下大乱,足下要赶紧把将印交给太尉,自往封地,不然就有大祸!”吕禄被唬住了,交出将印。周勃一进入北军军门,就下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周勃毕竟是威震天下的开国大将,虽然久不掌军,但在汉军中仍占有崇高的精神地位,现在又有将印在手,士卒们纷纷左袒表示愿随他为刘氏效忠。

  现在功臣集团掌控了北军,但南军仍在吕产控制下,吕产控制着未央宫的皇帝。此时外地的刘氏诸侯已经向吕氏宣战,但京师的皇族尚未表态。陈平从中协调,请朱虚侯刘章前往协助周勃,表明了皇族愿与功臣集团一起绞杀吕氏的立场。刘章亲率北军攻打皇宫,击败吕产的南军,最后在郎中府的厕所里杀死了吕产,首战告捷。
  这时请注意一个细节:皇帝本人的态度。
  少帝直到南北两军火并时都始终没有表态,刘章杀死吕产后才派使者持节劳军。刘章还想抢夺节仗,但使者坚决不肯,最后刘章把使者抬上车,载着他走,相当于抢到了节仗。正是看到皇帝节仗,北军士气大振,才能大破南军,阵斩长乐卫尉吕更始,攻入禁宫,彻底破灭吕氏势力。
  接下来的程序是:捕杀赵王吕禄、燕王吕通,废黜吕后的外孙鲁王张偃,将吕氏门人,无论老幼一律诛杀。
  然后——然后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宫里的少帝怎么办?外面的齐王怎么办?或者……陈平、周勃自己来当皇帝?
  日期:2012-05-22 20:14:22
  三、主角出马摘桃子
  现在,皇族和功臣共同的敌人——吕氏已经消灭,该分蛋糕了,这也相当微妙,搞不好再来一次动乱。
  核心问题是谁当皇帝。西汉后少帝——这位吕氏拥立的小朋友不太可能保住皇位了。大家当然很容易找到他其实不是高帝子孙,实为吕后找来的冒牌货的证据,废黜了他。然后,齐王当然应该是最具资格继位的人,他是高帝长孙,而且打响了革命第一枪。但是,功臣集团却另有打算。
  功臣集团之所以反对吕氏,正是因为吕氏太多族人抢占了他们的权位。而齐王手下也有一大票能人,尤其是他的弟弟刘章、刘兴居铲除吕氏立下大功,齐王一旦即位,这两位难免要谋求丞相、太尉之职。这不但没有为功臣集团拓展势力,反而连陈平、周勃的老本都要赔进去,那不行!现在功臣集团必须全力阻止齐王登基。他们的做法是:首先,灌婴召见了齐国的大功臣魏勃,然后对外宣称此人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是个鼠胆英雄,罢免了他;然后,功臣集团大肆散布齐王的岳丈驷钧是个相当强悍的人,齐王一旦即位,驷钧必然成为又一个吕后的言论。

  这两种说法都是莫名其妙,毫无依据,但言者愿信,信者愿听,很快成为共识。功臣集团自己也相信了自己的说法,阴谋召代王刘恒来即位。
  刘恒,是不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对了,就是标题里面汉太宗的名字。虽然前文他从来没出现过,但大家已经知道他就是未来的汉太宗了。之前发生这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始终没有出现,那是因为他确实没有实力出现。刘恒和刘邦不同于一般父子,他们没有一起享过天伦之乐,刘恒最多只能算是高帝和薄姬共同研究人体美学的一个副产品,现在他镇守偏远的代地,属于被人遗忘的角色。然而,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弱势,使得他成为功臣集团的最终选择。来当皇帝的人越弱势,留给功臣集团的空间就越大。功臣集团冒死诛杀吕氏,不是为你刘家做善事,而是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空间。

  刘恒得到诸臣召他去即位的邀请,非常疑惧,召亲信商议。郎中令张武等认为:“功臣集团都是一帮当年跟高帝打天下的大将,多诈谋,这些年表面安静,只不过是畏惧高帝、吕后的威势。这次诛杀诸吕,喋血京师,还说要拥立大王,太不可信了,最好称病不去,静观其变。”中尉宋昌则认为:“汉朝的根基已经稳固,除掉吕氏,功臣集团自己也不可能当皇帝,他们中就算有人有此心,民众也不愿跟随,他们还是必须立一个刘氏的皇帝。高帝的儿子现在只剩下代王和淮南王(齐、楚等王都是孙子辈,儿子辈大都被吕后铲除了),代王年长,更有资格,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应该把握。”

  刘恒也确实动了心,又与母亲薄氏商议,派薄氏之弟薄昭前往与陈平等人接洽。陈平等人大表忠心,最终刘恒决定前往长安即位。刘恒只带了张武、宋昌等六人,这当然不是他不提拔自己人,是因为带多了陈平他们不干。
  虽然是要当皇帝了,但刘恒依然相当冷静,或者说是疑惧,到了长安以东的高陵县又停顿下来,派宋昌先去长安。陈平率全体臣僚出迎,以表诚意,刘恒终于比较放心的进了长安。周勃跪献天子符玺,率众恳请代王刘恒即位,刘兴居带兵将少帝驱逐出宫。当晚,刘恒便要入住未央宫,但是守卫说:“天子还在,足下现在进来算什么?”刘恒没有办法,只好又去叫周勃。周勃下了一道军令,守卫才离开,刘恒终于入住未央宫。当夜,刘恒迫不及待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事,又分头派人诛杀和贬黜少帝、梁王、淮南王等几位对皇位有威胁的刘氏近亲。

  这下勉强可以放心了,刘恒连夜赦告天下,即位登基,即为汉太宗孝文皇帝,史称汉文帝。
  如果从戏份上讲,汉文帝似乎比秦二世强不了多少,都是“被即位”的。仔细看汉文帝还不如秦二世,人家好歹还亲自参与了沙丘之谋,而且确实是秦朝的二世。而汉文帝不但是汉朝第五位皇帝,而且刘氏、吕氏、功臣集团斗得你死我活时他一丁点儿发言权都没有,斗完了主角才出马——来摘桃子。说穿了,人家秦二世还是骗了个皇帝当,汉文帝则完全是捡了个皇帝当。

  但是!汉文帝也有比秦二世强的地方,那就是——秦朝二世而亡,昙花一现。大汉,却国祚绵延,完成了中华帝国的第一次成功塑型,真正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最恢宏绚丽的篇章。
  所以,他,才是太宗系列的佼佼者!胡亥,只不过是他的陪衬性铺垫罢了。
  日期:2012-05-23 10:38:06
  四、微妙博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