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基督教》
第23节

作者: lisayan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25 12:18:46

  正文-----
  基督教与天主教,这是教会的弟兄帮忙写的。
  基督教在1-2世纪在罗马帝国形成后,逐渐分为两派,东派以希腊语地区为主,西派以拉丁语地区为主。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天主教逐渐变成西派教会的总领袖,进而形成教皇体制。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以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自称能够公教,即天主教。
  16世纪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中失去了统治地位。
  天主是中国的译法,意思是上帝是至高主宰。
  天主教教皇有政治和经济大权,否定因信称义原则,认为教皇有赦罪的权柄,让人用钱购买赎罪券来阻拦神的审判,主张拯救要由神甫来帮助完成。
  天主教否定奥古斯丁关于救恩的主张,否定基本圣经真理。
  天主教与基督教,是一样的吗?
  现在信基督、看《圣经》的人越来越多,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会问,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么差别?只是两个不同的派别吗?
  基督教徒对天主教的认知有个过程。刚信主的时候分不太清,反正都是信耶稣,都看《圣经》,都去教堂,差不多的。信主时间长了会感觉有些不同,比如他们上教堂的穿着要正式、漂亮,有教皇和主教,喜欢颂赞玛利亚等。如果身边有天主教徒,就会发现他们脖子上戴十字架,饭前祷告结束时在面前划个十字等。

  在北美的教会呆的时间足够长,对天主教的好感会渐渐增加,因为深入研究《圣经》就会发现原来很多课题早被天主教研究透了,他们留下了多少宝贵的资料啊;唱赞美诗时,又发现里面那么多好听的歌曲,也是天主教的;那么多名画,比如《最后的晚餐》,那么多著名的雕塑,比如《耶稣之死》,原来都是天主教的。
  从北美基督教最近这些年的大趋势看,基督教与天主教在彼此的好感中正慢慢融合。无论是香港来的、台湾来的、新加坡来的,还是大陆来,无论哪里来的基督徒,正学会用爱心接纳天主教徒,我看是因为以下的宗教动机和社会变迁在起作用:
  一, 接受过神学院教育的普遍对天主教有好感。前面提过,只要对任何一个神学课题深入研究,多找参考资料,不可避免就会找到天主教的源头。
  二, 当地的牧师、传道等教会领袖很少提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历史渊源,社会影响极大的一些牧师反而公开讲天主教的好话,号召信徒接纳宗教大合一运动。
  三, 基督徒在学习和灵修实践时,不自觉会参考修士的灵修方法,渐渐受天主教影响。
  四, 由于宗教自由、多元文化的影响,北美的人普遍友善,因为耶稣教导过要爱你的仇敌,基督徒不应仇视天主教徒,反而可视之为主内弟兄。
  五, 特雷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奖,她是天主教的修女,也同样受福音派推崇,有牧者称之为现代基督徒的榜样。
  六, 无可否认,天主教历史上确实做过错事,但教皇已经勇敢地公开认错,天主教已经从过去的历史错误中走了出来,变得好多了。
  七, 天主教对现代福音的传播同样有贡献,他们也让人信主,让人读《圣经》,让人祷告,基督徒不应该阻拦,否则就是抵挡神。
  八, 信同一个耶稣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关系逐渐密切、融洽是大势所趋,将来还要把犹太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道教、伊斯兰教都在爱里给合一了,基督徒应该顺应这个历史潮流。
日期:2012-07-25 12:21:27

  另一方面,我身边却有部分基督徒坚持不认可、不接纳天主教,归纳起来,他们的理由大致如下:
  一, 自从马丁路德改教以后,天主教就没停过打压、迫害基督教,他们杀害的基督徒人数比基督教初期罗马政府杀害的要多得多,如经上所说,喝醉了圣徒的血。
  二, 而且这种迫害至今没停过,武力无法解决问题后即通过一百多条极有针对性的诅咒来对待基督教,随便挑一条,比如第十二条诅咒:“如果有人认为罪人只要凭着信心,相信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就已经足够为完全的救恩,罪恶得到赦免,而不再需要任何圣礼来补赎,愿这人受诅咒。”等等。
  三, 天主教信仰有很多地方完全违背了《圣经》教导,比如修改《圣经》,把十诫的第二戒“不可拜偶像”删掉;认为得救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产生出“功德库”、“赎罪券”、“涂油礼”等行为和“炼狱”等完全没有《圣经》依据的行为、观念,并设立“十字军”、“宗教裁判所”。。
  四, 天主教高举玛利亚,称之为圣母、神母、教会之母,后来又追加很多圣人、圣徒、圣物供信徒敬拜,鼓励人到神父面前认罪,使得信徒不能直接到神面前认罪,信徒向玛利亚而非向耶稣祷告,切断了人与神的关系。
  五, 高举教皇,提出教皇是地上耶稣基督唯一的代表,拥有所有权柄,他的话绝对正确,人对《圣经》的解释不能离开教皇的解释,而这一点,足以说明基督教与天主教之水火不相容,因为历史清晰地记载,有几十位教皇曾犯下了谋杀、奸淫、乱伦等等罪行。最近几十年,北美天主教会的同性恋、恋童癖等丑闻此起彼伏,天主教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花费的费用已经超过十亿美元。
  六, 天主教在《圣经》里加次经、伪经,更外加《遗传》,说其权威与《圣经》相等。各种违背《圣经》教导的观念、行为天主教都因此可以坦然接受、施行。

  如果说以上是历史旧账,基督徒不应揪着与天主教的历史恩怨不放,不应该扶着犁往后看,否则不配进天国,他们更会另举一理由,就是参照《圣经》。他们认为天主教就是《圣经》中与圣洁的新妇相对的“大淫妇”。《启示录》中大淫妇的特点记在《启示录》十七章:穿紫色、朱红色衣服;以金子、宝石、珍珠为装饰;与列国君王行淫;喝醉了圣徒的血;骑着一头七头十角的兽;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这里的每一点,只要深入研究天主教的历史和现状,这个“大淫妇”都明白无误地直指天主教!

  对无神论者而言,什么教都是一样的无知、愚昧、迷信。对外教人士,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都一样看《圣经》、信耶稣,甚至把耶和华见证人、摩门教、统一真理教、东方闪电等加进来也成立,因为都是信上帝啊,你们之间争什么争,你们的爱和宽容哪里去了?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生活在这个淫乱邪恶世代的基督徒,需得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耶稣说过末世的征兆,会有很多假先知、假基督来迷惑人,让人跌倒,《启示录》也预言,届时大多数基督徒都会走偏如迷失的羊,真正的见证人被杀他们却欢天喜地互相送礼物。对于爱主的基督徒,认真下功夫研究《圣经》的真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了,只有能辨别真伪,才可以不被诱惑了去。教义上的不同,就象光与黑暗不能相容一样,耶稣明确教导过我们,信与不信原不相配,是不能同负一轭的。

  值得提出的是,尼西亚会议导致了基督教派的分裂。尼西亚会议后基督教分裂为以西罗马帝国意大利罗马教区为首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为首的东正教。东正教只承认《尼西亚信经》的前36条。天主教与东正教的主要分歧是:是否承认圣母为人而展开的。东正教不承认大会设立教皇这一职位,只承认各教区的牧首。所以今天主要信仰东正教的国家中牧师的最高领袖为个教区的牧首而非教皇。

  天主教是耶稣亲自创立的教会,中世纪分裂出了东正教,十五世纪又分裂出了新教,新教圣经旧约里比天主教少七卷。上面有人说天主教祭拜圣母,没错,但是天主教仍然只信耶稣才是唯一真神。也相信圣母是童真女而不是神,是后来升天的。说天主教只拜圣母的都是新教的教徒,总是不能理解天主教。天主教遵循着耶稣时代传承下来的礼仪,望弥撒,领圣体,念天主经,念玫瑰经。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终身不能结婚,是怕家务事影响他们对教会的关心。新教的牧师和修女都能结婚了。东正教的教徒大部分都在俄罗斯那里礼仪之类的都和天主教差不多。

  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韩国等国家。
  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有: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
  信奉东正教的国家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家。
  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就信徒数量来说,天主教为主,新教次之,东正教最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