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农村小学教师》
第42节

作者: 直木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5-27 19:47:00
  甫叔最拿手的是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到人家偷粽子. 甫叔以前端午节他从来是不裹粽子的. 他自己也不会裹. 但每年的粽子都要吃上头二十天. 农村人过端午节, 初四下午裹粽子, 连夜放在锅里煮. 一般都用柴烧, 不到半夜时粽子全熟了. 初五早上一起来就可吃上热气腾腾的粽子了. 吃剩下的粽子用水养起来, 最长时可吃二十多天. 甫叔一般在半夜起来, 带一杆小鱼叉一根布袋, 有时直接从人家的窗口有时爬上人家的屋檐掀开瓦片, 用鱼叉推开釜冠(锅盖). 然后用叉将锅里煮熟的粽子一叉一叉的戳上来, 装进布袋. 只要偷上几家就够他一人吃多少天了. 后来少粽子的人家接受了教训, 睡前总要在釜冠上放上一装满水的盆或钵. 使鱼叉无法掀开釜冠戳不到粽子. 这给甫叔偷粽子带来了难度. 后来甫叔要偷满一口袋总要走几个庄.

  甫叔自已不种菜, 但每天新鲜蔬菜吃不完. 那家田里的蔬菜长得好都有他的份. 人家田里的瓜果蔬菜成熟了, 他顺手就摘. 俗说顺带不为偷嘛. 庄上谁家有红白喜事, 甫叔是不请自到. 但谁家也不敢怠慢他, 否则不是你家田里的庄稼无故遭到什么东西的糟蹋, 就是你家门上第二天涂满了大粪.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庄上竟然有五六个年轻人与他打得火热, 并奉他为老大. 他常领着几个人与邻庄或小镇上的小痞子斗殴. 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 于是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 青皮.

2011-5-27 19:49:00
  值得一说的是甫叔娶甫婶这件事. 也是甫叔自认为最得意的事. 他二十岁那年, 看上了六七里外庄上一个小康之家人家的女儿. 如果让人上门提亲, 人家绝不会答应将女儿嫁给他. 再说他也根本没有钱娶亲. 他与他的几个小兄弟一商量, 终于有了好主意. 一天夜里, 他带领四五个他的弟兄们来到了姑娘家. 时近二更, 便去敲门. 家里问, 什么人? 甫叔答, 鸡爪山的, 快开门, 不开门就放火了. 老头点上灯起来开门. 门一开走进三四个人来, 门外还有人站着岗. 一个个脸上都涂着锅灰, 手里拿着棍棒和铡刀片. 为首的腰里束着的带子上插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象盒子炮一样的东西. 一进屋, 一只脚踩在大凳上, 将腰里盒子炮一样的东西拔出来,” 啪” 的一声, 向桌上一拍: 叫家里人都起来. 老头将女人, 女儿和小儿子都叫了起来. 为首的说, 本人看上了你家姑娘, 今天是来娶亲的. 你们不要怕, 但也不许声张, 否则我的盒子炮可不认人. 解放前农村中家中稍有盈余的人家夜里常遭打劫. 老头和女人跪下说好话, 但无济于事. 同来的兄弟们将老头和女人及儿子用绳子栓在一起, 嘴里塞上破布. 将姑娘蒙上了眼晴捆上手脚, 嘴里也塞上了破布, 用麻袋一装. 几个人轮流扛着回了家. 临走时, 甫叔说, 过几天来回门, 给姑爷准备点好吃的. 当天夜里甫叔就和甫婶成了亲. 据说那天夜里甫婶对甫叔是又抓又掐又咬. 甫叔脸上身上不少地方都破了皮. 但甫婶终究敌不住甫叔力大, 还是就了范.

  老头等到强盗走后, 一挣扎, 原来绳子仅是栓着的. 强盗只顾抡人, 连包着红布的盒子炮都落在了桌上忘记了带走. 老头解开红布一看, 那里是什么盒子炮, 原来是一只水烟袋用红布包了一下. 女人嚎啕大哭起来, 但又有什么用呢? 第二天央人到周围庄上打听, 也没有打听到消息.
  到了第三天甫叔跟着新娘子到娘家回门了. 老丈人听说女儿和女婿来了, 拿着栓门杠站在门口不让甫叔进门. 甫叔一见说, 老丈人你不要发火, 不用你打, 我自巳来打. 他见他门前有几块断砖, 拣起了一块大的断砖对准自已的额头就是狠狠的一下子. 只见鲜血直流, 人也一下子跌倒在地上. 这时老头反到慌了神, 忙喊女人出来. 女人抱着女儿哭着一团. 老头反而将甫叔拖进了屋. 叫女人别哭了, 快去煎几个鸡蛋给女婿吃, 不能得了破伤风. 再说女儿女婿生米已成熟饭, 不认又怎么办呢? 就这样甫叔娶了一个小家碧玉的老婆.

2011-5-27 19:50:00
  后来甫叔听从老丈人的劝告, 终日游手好闲不是办法, 随庄上人去上海进了一家工厂做工. 解放后仍在上海那家厂里直到退休. 甫叔直到退休回来后一些坏的习气尚没有完全改掉, 如谁家有红白喜事仍然是不请自到, 一吃嘴一抹开路, 客气话也不说一句, 好象都是应该的.
  甫叔的死也很有意思. 他是上午断的气. 躺在板门上. 亲戚朋友都来奔丧. 到了下午三四点钟, 甫叔突然从板门上坐了起来, 拍拍自巳的心口说, 难受哇! 又倒了下去. 亲戚朋友被吓得乱叫乱跑. 那天夜里家里请了七八个人守夜, 可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光景, 甫叔突然又从板门上坐了起来, 说了句: 没得命了! 家里人被吓得乱作一团. 有人说, 巩怕甫叔还没有死, 快再去请先生来看看. 人们将先生请来看了看, 人都硬了, 怎么会没死呢. 后来甫叔真的再没坐起来过. 庄上的又一个名人从此就这样消声匿迹了.

2011-5-27 19:52:00
  这年的暑假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真正有休息时间的暑假. 虽然暑假的后半段时间公社仍然要集中所有中小学教师办教育革命的学习班, 但前半段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支配. 我安排好了学校的工作. 特别是前段时间让学校附近的老师多安排几天护校时间. 师生返校日只安排了一次, 让远道的老师尽量有多一点的休息时间. 就在暑假开始后不久, 又发生了一件极为希奇古怪的事情.
  我大姐大姐夫一家与我家同一个生产队. 两家中间相隔只有五六户人家. 他家的老屋在路北, 老屋的东边一间屋是大姐的房间. 西边的一间屋是大姐公公婆婆(即我的干爸干妈) 的房间. 大姐家在路南砌了新屋后, 一家人基本上都住在路南边的新屋里. 老屋房间没人睡时就将房门从外边用锁锁起来. 那时我那干爸已经从上海退休回家好几年了, 身体还挺硬朗, 就在高田港河岸边搞了个鱼罾. 与三儿子轮流去攀鱼. 我干爸反正没事做, 白天黑夜基本都在鱼罾上. 路北的老屋晚上基本上只有我干妈一个人睡, 每天晚上睡觉时干妈总是将大门杠得严严实实的. 路南的新屋里睡着我大姐大姐夫还有我第三个外甥和外甥女. 有时我那第三个外甥也睡到老屋的东边房间里. 那时, 我大外甥和二外甥都已去部队服役. 这年我那第三个外甥正好初中毕业.

  暑假开始, 正是秋庄稼开始成熟的时候. 特别是玉米棒正是好煮着吃的时节. 那时每个生产队都是有人看护成熟的庄稼的. 我们生产队是各家各户轮流派人看夜, 一轮几天, 几户人家的人为一组, 一道看守着生产队成熟的玉米大豆等. 这几天轮到大姐和她家东边的两户一道看守生产队的玉米. 我大姐家那两个邻居姓王, 是兄弟二人, 都是退伍军人且是我外甥的族兄. 我那第三个外甥大家都叫他三儿, 虽说才初中毕业但身材块头完全象大人了. 既已从学校毕业就意味着开始当社员了. 因为上高中是要推荐的呀, 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 大外甥二外甥已经去服了兵役, 也是先要经过推荐程序的, 好事总不能让一家全占着. 因而三儿注定是要当社员的. 既然轮到他家看夜, 三儿就是看夜的最好人选了. 何况每天晚上生产队还得给轮流看夜的记上二分工的工分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