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基督教》
第21节

作者: lisayan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3 09:46:34

  @清朝僵师 2012-07-13 08:39:37
  楼主加油啊,我看好你哦
  -----------------------------
  恩,我也看好我。那就再写点历史吧,不能辜负了你哈-----谈谈宗教改革。
  天主教僧侣马丁?路德(1483-1546年),是新教的创始人。对于天主教的不合圣经的做法,许多人提出了异议,马丁路德是其中之一。1517年10月31日他在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抗议教皇在各地销售赎罪券,引发了反对罗马教皇封建统治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所設立的教會,就是現今的信義會。
  欧洲中世纪时期拉丁文占主导地位,由于当时普通信徒受拉丁文阅读水平限制,加上印刷技术未普及,信徒素质参差不齐异端频出,因此圣经阅读和解释被教会神甫垄断,而教皇拥有最高解经权。马丁路德的另一个贡献是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圣经的阅读范围扩大。其改革也使长期的君权神授理念在欧洲遭到颠覆。在基督教历史上,马丁路德是彪炳史册的光辉人物。因为改革触动了天主教的既得利益,他遭到了天主教的逼迫。教皇称其为“穿着僧袍的魔鬼”。但与许多伟大的使徒,信徒一样,他誓死坚守真理,与强大的教皇相对抗。

  路德主义在创立之初就迅速传到德国以外的国家,例如丹麦,瑞典,匈牙利,英国,意大利,等等,并引起世界性的持续反应。这些改教的人被称为protestants,就是抗议派。他们形成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一些新宗派,称为“新教”, 或译为更正教、反对教,也经常被直接称为基督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为广义上的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之一。虽然遭到天主教的逼迫,但欧洲各国都陆续进行了改教运动,新教得以传播。中国目前所说的基督教主要是指新教,而不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

  新教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神的恩典优先于人的行为。人得救世本乎恩,也因着信,不用僧侣,弥撒,圣徒,神父代求。新教的基本圣事一般有两种,即圣餐礼和圣洗礼。
  目前天主教正在接近于新教,据天主教的信徒表示,他们也能接受因信称义,有的国家已经不崇拜圣母玛利亚,但有的国家比如菲律宾还拜。两者的圣经也有所不同,天主教的神学思想受奥古斯丁深刻影响,因此其圣经中包含了一些与古代教会有关的次经。
  16世纪中叶,新教中出现了路德宗(亦称信义宗)、归正宗(亦称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称圣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后又陆续分化出其他许多宗派。以后,基督教各派系逐渐传遍世界各大洲,对欧美各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基本形成;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国大部和北欧诸国,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主要分布在瑞士、德国的一部分和荷兰、苏格兰等;安立甘宗,接分布在英格兰。

  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同时,慈运理在瑞士进行改革,两者在神学上都坚持唯靠信心和唯靠圣经。他的改革使苏黎世脱离罗马天主教,开始建立新的教会。此后,另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出现了。
  约翰加尔文律师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神学家,预定论的倡导者。他认为,谁得救与否是由上帝预先决定的。神的主权和恩典超过人的所有反应。他比較注重上帝是無所不能天地的主宰,能預定人的永生和永死。信徒所靠的,就是上帝已經定了要他得救;這樣的預定表示上帝的救恩。他的名著《基督教原理》(Christianae religiouis institutio)是新教中的代表傑作,是基督教改革宗教义完整而有系统的摘要。

  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基督教历史上三个重要神学家,后两者又是伟大的改教家,对建立正统基督教信仰做出巨大贡献。
  继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爆发了清教徒运动,要求那些虽已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但仍保留不少天主教传统和中世纪封建色彩的教会 进一步进行改革,这样又出现了一批新宗派,主要有公理会、浸会、公谊会等。
  自诞生之日起,新教徒便一直遭到天主教势力的逼迫。许多信教徒因信仰被杀害。16世纪后半叶,宗教战争频繁,争斗激烈。同时,天主教内部也开展了反宗教改革运动,对自身进行改革,重塑教会形象,整顿宗教, 教士的风纪。但天主教坚信其神学理论正确,只是改正一些宗教习惯。
  1534年为回应新教对天主教的冲击,天主教耶稣会成立。耶穌修道會是教皇用來抵制新教最大的組識,它的目的是从内部改革天主教会,同时修会成员希望能够以此获得一个更加靠近耶稣的地位。该会主要事工是传教和教育,培养出诸如笛卡儿、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人才。 1540年教皇保禄三世认可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个正式修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因其广博的学识受到欢迎。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也为中国人所熟知。

  由于天主教与新教的矛盾全面剧烈爆发,1618-1648年这三十年期间,双方及代表双方的政治军事联盟展开了宗教战争。所有的欧洲列强都悉数卷入,使一场发端于德国的宗教纷争演变成了大规模国际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