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22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25 17:00:50

  1、皇叔惊魂
  公元204年,襄阳西边的大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着声音由远而近,只见一位穿灰色长袍的人骑着一匹骏马奔驰而来。远处窜起漫天的尘土,在那滚滚烟尘中,一个头戴金盔的武将,领着一支人马,紧紧地尾追过来。
  忽然有一条河挡住了灰袍人的去路,这就是檀溪。骑在马上的灰袍人看着这条溪,见它水面宽阔,水流湍急,附近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实在无法过去,只好调转马头朝回走。可是远处尘烟滚滚,追兵就要到了。灰袍人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不得不再转回马头来到了溪边。情况危急,又无计可施,他只好闭着眼睛等死。
  说来也怪,这匹马突然仰首嘶鸣一声,“嗖”的一跃,跳过了三丈宽的檀溪。
  后面追赶的人,也来到了河边。这里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水又流得这样急,他们是过不去的,只好回去了。
  这追赶的一伙,便是刘表后妻蔡氏的兄弟蔡瑁。这被赶过了溪水的人,便是威震一时的刘备。
  说起刘备,很有一番来历。当诸葛亮耕读隆中的时候,正是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达到高丨潮丨的时期。在这些不断争夺的豪强中,刘备也是其中的一个。不过,他的势力最小。刘备力量虽弱,但说起他的社会地位来,却有一层特殊的保护色。这是因为他的远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在他同其他势力进行争夺时,自然可以冒称保护皇权的代表人物。

  虽然刘备名气不小,但终于没有抢到地盘,往往被各军阀集团赶得东奔西跑,连个喘息的日子也没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他又被迫南逃到荆州去依附刘表。
  刘表虽然也热情地接待了刘备,但嫌他名气太大,对自己不利,便把他派到新野(今河南新野),以防曹操南下,对他的许多合理建议和主张,也不采纳,致使刘备闷闷不乐,一筹莫展。
日期:2011-08-26 16:34:36

  今天蔡瑁为什么要追杀刘备呢?原来,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是前妻所生,按封建社会的规矩,他应是刘表的当然继承人。而次子刘琮是后妻蔡氏所生,由于蔡氏的挑唆拨弄,兄弟俩为了权力,明争暗夺的现象日益表面化了。
  有一次,刘表向刘备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向他请教该让哪个儿子继承位置。刘备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长公子刘琦。自古以来,凡是废长立幼的,都必然引起内乱。您如果怕蔡氏家族权势太重,可以慢慢地夺回权势嘛!”刘表听了以后,默默无语。

  没想到,刘备说的这些话全被躲在屏风后面的蔡夫人听见了,她气得咬牙切齿,直跺脚。于是,便与兄弟蔡瑁商议,趁刘备由新野来探望病中刘表的机会,要拔掉这颗眼中钉。
  蔡瑁谋杀刘备的阴谋既已破产,只得哀声叹气地回去了。
日期:2011-08-29 16:16:09

  2、二荐诸葛
  刘备越过檀溪落荒而逃,心里感到特别的沮丧。他想着走着,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荆州名士司马徽的门前。这时,天色已晚,再向前走是什么地方呢?他犹豫起来了。
  正在这时,司马徽走了出来。他仔细地端详这陌生人,从他的穿戴、神情以及马匹等判断出这不是一般的人,便主动搭话,并挽留他在家过夜,还为他添酒掌灯,热情地款待了他。
  从彼此的交谈中,司马徽认为刘备不愧为当代的英雄,之所以长期处于狼狈境地,是因为缺乏出谋划策的人才。司马徽建议他寻找一位能出谋划策的军师,帮助自己领兵打仗。

  刘备也正有这个想法,司马徽就向他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并介绍了诸葛亮的一些情况,说诸葛亮可以跟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和汉朝的开国功臣张良不相上下。
  刘备听到司马徽的介绍激动极了,急忙打听诸葛亮的住所。司马徽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他知道,要使象刘备这样一位年近半百、饱有阅历的老英雄,对这一位年轻的山林隐士感兴趣,从而引起他足够的重视,还得有一个过程。
  所以当刘备想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情况时,司马徽只是叫他不要着急,希望他再多方打听打听,看他说的这个人是否真行,够不够得上称之为俊杰。
  这是刘备第一次听到了诸葛亮的大名,并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了些时侯,司马徽的同乡、也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到新野投归刘备。一番交谈之后,刘备对徐庶的学识见地十分佩服,因此很器重他。
  徐庶也向刘备再三推荐他的好友诸葛亮,并对他说:“这个人只可以到他那里去会见,不可以委曲地让他来到这里。将军应该亲自去恭请才是。”
  徐庶的话更激起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倾心和向往,于是决定按徐庶临行前的叮嘱,去寻访诸葛亮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