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亏损》
第35节

作者: 浣花抚琴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M2(最小1,最大900,默认60);

  代码栏:
  MA1:MA(C,M1);
  MA2:MA(C,M1),COLORBLUE,LINETHICK4;
  MA3:MA(C,M2),COLORGREEN,LINETHICK5;
  MA(C,M2),COLORBLACK,LINETHICK1;
  IF(MA1>REF(MA1,1),MA1,DRAWNULL),COLORRED,LINETHICK4;

  IF(MA1>REF(MA1,1),MA1,DRAWNULL),COLORRED,CIRCLEDOT,LINETHICK4;
  IF(MA1>REF(MA1,1),MA1,DRAWNULL),COLORYELLOW,LINETHICK1;
  代码释义:
  输出均线MA1:收盘价的M1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均线MA2:收盘价的M1日简单移动平均,画蓝色,LINETHICK4;

  输出MA3:收盘价的M2日简单移动平均,画绿色,LINETHICK5;
  收盘价的M2日简单移动平均,画黑色,LINETHICK1;
  如果MA1>昨日MA1,返回MA1,否则返回无效数,画红色,LINETHICK4;
  如果MA1>昨日MA1,返回MA1,否则返回无效数,画红色,CIRCLEDOT,LINETHICK4;
  如果MA1>昨日MA1,返回MA1,否则返回无效数,画黄色,LINETHICK1;
  日期:2011-05-03 11:46:06

  第三步,“确定”后公式便已生成,进入软件主图,输入公式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快捷键,会调出相应主图。如公式名称为“变色均线“,则输入“BSJX”。效果图如下:
  日期:2011-05-03 11:47:07
  上图是A1109大豆合约的15分钟周期跟踪主图,M1、M2参数为公式默认的30、60,如果需要调整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则在主图曲线上点击右键,选择“调整指标参数”,对两个参数进行调整即可。
  日期:2011-05-03 11:49:05
  以上是对简单的变色均线公式的一个介绍,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实战中应尽量力求简单,任何指标都不可能预测未来走势,操作的本质应是跟踪与应对。
  二、公式选股

  很多投资者在涉猎技术阶段喜欢各种各样的选股公式,可谓五花八门,其实这也违背了简单的原则,也与盈利能力没有太多关系。笔者目前基本很少用选股公式进行盘中选股,重点对自己看好的一些个股进行长期跟踪,对于符合买入条件的个股则作为重点对象。
  当然一些比较适用的选股公式可以及时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个股。比如60日均线向上、13日线拐头等等,可以很快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个股进行跟踪。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两个代码的区别。
  “赋值”,符号为“:=”,对某个函数进行赋值,但不在图形上输出;
  “输出”,符号为“:”,对某个函数进行输出,以便在图形上显示,同时具备赋值功能;
  技术指标公式与选股公式的区别:技术指标公式可以对多个函数进行输出或赋值,以便达到显示并跟踪的目的,而选股公式可以对多个函数赋值,这些赋值代表某个条件,最终只对选股目的的函数进行输出,输出的函数便是将前面的条件综合起来以达到选股目的。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目的是选出60日均线、30日均线均保持向上的选股公式。
  第一步:进入软件菜单“功能”---“专家系统”----“公式管理器”----“条件选股公式”---“其他类型”-----“新建”,进入公式代码编辑区。
  第二步,输入如下代码:
  AA:=MA(CLOSE,30)>REF(MA(CLOSE,30),1);
  BB:=MA(CLOSE,60)>REF(MA(CLOSE,60),1);

  OK:AAANDBB;
  代码释义:
  AA赋值:收盘价的30日简单移动平均>昨日收盘价的30日简单移动平均;
  BB赋值:收盘价的60日简单移动平均>昨日收盘价的60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OK:AAANDBB;

  给公式取名,确定之后,选股公式便已生成。
  第三步,选股,进入软件菜单,“功能”---“选股器”----“条件选股”,找到该选股公式,点击“加入条件”,可根据自己要求改变选股范围,然后便可日线里满足该条件的个股进行选股。
  注意,为了提高选股准确率,最好在选股之前将所有股票日线数据进行下载。对于一些激进的短线交易者,可能喜欢在30分钟、60分钟周期内进行选股。首先必须找到适应这些周期的选股公式,然后在选股之前将所有股票的5分钟数据进行下载,选股时在“选股周期”内选择相应时间周期即可。
  下面是一条简单的13日均线日内发生拐头的选股公式代码。
  OK:MA(C,13)>REF(MA(C,13),1) AND REF(MA(C,13),1)
  注意,公式选股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非成为必然买入条件,笔者希望投资者从交易系统的原则出发参与任何操作,这是交易的本质。
  日期:2011-05-03 11:50:22
  后记
  说到这里,本书基本已接近尾声,笔者在书中通过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扭转过去的错误观念,再到进入实战,如何找到一种最简单有效的交易系统作为投资准则,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少走弯路。但别人的理论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拿来主义”并非一件简单之事,要想成为稳健盈利的投资者重点需要靠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并坚持重复下去, 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实战反复验证的过程。

  笔者强调,本书并不是告诉了你一种可以绝对战胜市场的秘籍,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这个能力,笔者也时常在怀疑中审视和反省自己的交易行为。我们总是在尽量追求完美,但交易永远不可能绝对完美,正如我们可以接受月亮的残缺、太阳的黑子一样。
  请乐于接受交易之中的残缺,因为市场本身无法预测!
  日期:2011-05-03 15:49:18
  补上部分内容:
  “实战复杂情况”之

  (I)场内与场外的换位思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