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
第22节

作者: 月映长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20 09:59:33

  四阴谋
  有了长崎血案的教训,加上琵琶湖血案的阴影,李鸿章这一次并没有马上答应日本政府的邀请。
  如果再来一次长崎血案,北洋水兵就亏大了,大清帝国再也丢不起这个人。日本人不但记仇,而且够狠,尤其是丨警丨察,实在是太剽悍了,不但敢杀北洋水兵,也敢在街头行凶刺杀国家领导人。难保血案不再重演。亚历山大的伤刚好,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李鸿章之所以拒绝了日本的邀请,也是面子上感觉过不去。
  日本处理长崎血案和琵琶湖血案的态度和方式,让李鸿章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两件事情,摆开来说是一个性质,错都在日本丨警丨察。长崎血案是一件有预谋的集体刺杀,琵琶湖血案是一件突发的个人刺杀,比较起来前者的性质更加严重,考虑到亚历山大的特殊身份,至少也得扯平,但是日本人的态度却有天渊之别。
  长崎血案发生之后,日本人很是冷淡,一再拖延,大耍无赖,别说道歉,连个错都不愿意认,事后只是付了点安抚费和医药费,根本不在乎大清帝国和中国人民的感受;可是琵琶湖血案之后,日本人不但道歉认错,而且只要干得出来的都干了,不能干的也厚着脸皮干了。只求俄国能够谅解。
  人比人,气死人;国比国,气死国。太伤自尊了,太没面子了。李鸿章不会不明白,死要面子的大清帝国,除了自己,谁也骗不了,琵琶湖事件发生之前,好歹还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自我安慰一下,可是现在人家把两个事情一对经,谁也不是傻瓜,怎么会看不出日本对清政府的轻视甚至轻蔑?!
  好你个小日本,现在俄国人不愿意原谅你了,你就来求咱家了?!为了面子,也得装装含蓄,体现几分矜持,抬高抬高身份,得让你小日本明白,咱大清帝国不是挥之即去、呼之即来的!
  面对李鸿章的拒绝,日本政府这次表现得极其热情,接二连三地发出了邀请函,看架势大有不同意誓不罢休的苗头。
  李鸿章开始警惕起来,凭着多年与日本打交道的经历,他已经对日本人的性格有所了解,隐约感觉到日本这次请邀请大有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道,琵琶湖血案刚刚过去,日本人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强力邀请北洋舰队访问日本呢?!
  凭着多年来的经验和外交直觉,李鸿章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名堂。日本人百折不挠的邀请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以及非同一般的动机。
  经过一番思索,李鸿章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阴谋。
  话还得从日本内部的派系斗争说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派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清帝国一直是派系斗争不断,窝里斗很凶,其实日本也有这个问题。明治维新民以来,针对东亚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这个问题,日本国内分成两派:萨长派和兴亚派。

  所谓萨长派,是指这些人来自于旧的萨摩藩和长州藩,这些人都是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和有功之臣,在帮助天皇夺取最高权力的同时,他们也掌握了政府的权力,前面说的明治三杰,还有伊藤博文,西乡从道,都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兴亚派的资历比萨长派更老,他们多是明治维新的元老,还有活跃在民间的杰出人士,日本近代海军创始人之一的胜海舟(1823-1899)就是其是的代表,日后联合舰队的司令伊东祐亨就是他的学生。
  萨长派和兴亚派在日本崛起这一点上没有分歧,但在如何使日本崛起这一点上却有着巨大的分歧。兴亚派认为,日本的兴起,就是亚洲的兴起,主张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日两国作为东亚邻国,应该携起手来,结成同盟,一起进退,共同繁荣,带领整个亚洲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这一论调,正是李鸿章早年一度萌生联合日本抗击西方侵略的原因所在。
  按照兴亚派这个思路,中日两国的关系自然非常融洽,比如胜海舟就与丁汝昌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他对丁汝昌的关心,甚至还超过了伊东祐亨。但是萨长派却不这么看,他们推崇的是福泽谕吉的 “脱亚入欧论”和“海外雄飞论”,主张与亚洲各分道扬镳,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通过在亚洲的侵略扩张,首先是征服和吞并邻国朝鲜和中国,增强自身实力,然后再与西方列强决一雌雄。

  兴亚派和萨长派吵来吵去很多年,谁也没能说服谁。争吵的结果,将对大清帝国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兴亚派获胜,那么此后的历史将会改写。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派的争吵与大清帝国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很大的不同。大清帝国的派系斗争,目的是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日本这种争论,主要是政见之争,权力斗争的色彩要淡很多。而且这种争吵反馈到中国的信息,也使得李鸿章等人产生过一些错觉,影响了对日本未来发动战争的正确估计。
  琵琶湖血案的发生,使争论的天秤发生倾斜。
  亚历山大不肯原谅,拂袖而去,让日本人很紧张。而亚历山大对中国的态度,使日本感到更加紧张。早在前去访问日本之前,亚历山大已经访问过中国。整个访问非常愉快,与在日本的恐怖经历形成巨大的反差。清政府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俄国未来的老板,李鸿章还派出致远舰替他护航,把他从广东送到江苏,然后溯长江而上游历内地,让他感到很有面子。
  虽然俄国也不是什么好鸟,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吞并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才与朝鲜成为邻国,但是李鸿章只所以这么热情,主要是想利用俄国来钳制日本在朝鲜的野心,这是他一惯喜欢使用的外交招数:以夷制夷。李鸿章希望通过俄国对日本施加压力,遏制日本的侵略野心,这才有了中俄两国短暂的蜜月期。
  面对来自俄国的空前威胁,以及中俄友好带来的巨大压力,兴亚派开始在日本占据上风,他们主张邀请北洋舰队访问日本,对外营造中日友好同盟的形象,以警示和震慑俄国,减轻来自俄国的压力。时局不堪,实力不济,萨长派对此表示了附和,于是李鸿章便接到日本三番五次的访问请邀请。
  日本人不过是希望利用北洋舰队来吓吓俄国人,这就是他们邀请北洋舰队访日的阴谋,李鸿章当然对此有所察觉,作为大清帝国事实上的外交部长,他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
  这次抉择将关系到大清帝国的未来,尤其是北洋舰队未来的命运。他不得不慎之又慎,接受,抑或拒绝,都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