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说民国,没有更猛,只有最猛》
第38节

作者: 犀利哥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18 20:42:34

  119、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第二天,天津《大公报》、《顺天时报》等所有报纸都在醒目地位刊登了一则启事,非常特别的启事----爱的宣言:
  各报馆记者鉴:杨翠喜是我赎身的小妾,她虽是个伶人,出身低贱,但我们一见钟情,彼此真诚相爱。爱要大声说出来,这些天来,有许多的谣传和污蔑,说什么诱拐少女、性贿赂等等,我们不惧怕任何恶意的诽谤中伤,但决不能让我们纯洁的爱蒙上一点污垢。特此严正声明,一切传闻纯属子虚乌有,情节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货真价实的杨翠喜就在我这儿,我们自愿结合在一起。不信,来我家看看,我们正幸福的构筑着二人爱巢。

  王宅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欢迎您。天津王益孙敬启
  杨翠喜就是那位美少女,王益孙自然就是中年成功男。这则特别的启事一下哄传了整个天津卫。本来吗,好奇心人皆有之,又是美少女、富商、私奔、爱的宣言,个个博眼球。
  不过犀利哥看的不是刺激,是感动,那年头,一个男人放下身段娶卑贱的戏子,还敢于公开大声说出自己的爱,负责的纯爷们啊,中国版的茶花女。
  袁世凯看着报纸,也在啧啧赞叹,
  他是被爱情故事打动?
  不是,他是个铁血、冷漠的男人,他的心底从来不会开出爱情的花朵。
  他看的不是感动,是自己的杰作。

日期:2011-05-18 22:44:58

  120、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既然是杰作,袁世凯当然不是给自己看,特意给别人看,给风尘仆仆从北京赶来的专案组看。
  自从赵启霖的折子递上去后,最高领袖慈禧也是看得惊心动魄、花容失色。其实老太太早就知道奕劻父子的那点事,不过都是家里人,贪点、色点没啥太大的关系。腐败从来不会亡国,贪官从来都很忠心。所以以前弹劾的奏折几十份了,一直“留中不发”。
  什么叫留中不发,相当于现在批改作文“已阅”,我看过了,知道了,但不发表意见,也不给从别人看。

  不过这次这对父子也太不检点了,政改才刚开个头,主持人就臭名远播。尤其是载振这小子,整天沾花惹草,放着格格们不找,偏找戏子。你说这要没注意安全措施,万一弄出个贵胄血统的私生子,那皇家的脸可往哪儿摆啊。
  老太太叹了口气,都年过古稀,这辈子得苦也吃得够多了,就不能让我安心一点,安度晚年吗。
  三霖公司的御史们整天吵吵嚷嚷,慈禧现在有点烦他们,不过朝廷有时真缺不了这些人,真要把他们安抚好。因为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围观就是力量,他们的舆论改变中国,关键时刻,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真会听他们的话,跟他们走。
  综合考虑,慈禧决定收一收、动一动。首先把段芝贵的巡抚撤了,颁布谕旨,对杨翠喜性贿赂案“确切查明,务期水落石出,据实复奏”。

  接着成立最重量级的专案组,由一老一少领衔。
  老人叫孙家鼐,内阁大学士,光绪皇帝老师,状元,绝对重量级人物;年轻人更是重量级中的极品:载沣,醇亲王,光绪亲弟弟,未来皇帝他爸。
  专案组临行前,慈禧特意召见,只说了一句话:“应实话实说,我自有道理。”
  官场最怕讲道理,袁世凯一听这话,连连跺脚,载振玩过火,事情很棘手,后果很严重!
日期:2011-05-19 08:31:28

  121、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袁世凯知道这次不比以往,贝子爷玩过火了,老太太动真气了,大佬(奕劻)眼看要遭殃了,大佬遭殃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既然一切由女人引起的,必须还得从女人身上来解决。
  唯一的办法就是销毁证据,证据就是杨翠喜。
  难道想玩七十码?
  袁世凯可以这么狠,但不会这么傻,这紧要关头杨翠喜死了,不是明摆着做了亏心事。

  难道想玩躲猫猫?
  袁世凯可以这么做,但还是不会这么傻,这个时候玩失踪,不明摆着还是做了亏心事吗。
  所以还是要象以前一样,让杨翠喜活着,光明正大的活着。但不是在庆王府,而是回到天津这块养育她的热土,重新找一位婆家,好好过日子,让一切再回到从前。从来就没什么性贿赂,杨翠喜一直平静的和疼他爱她的男人生活在二人世界里。
  疼她的男人不能是载振,也不能是段芝贵,更不能是袁世凯,只能是一个普通男人,普通的事业成功男,因为一般男人包养不起戏子
  于是,雨夜狂奔开始了,王益孙带着“心爱”的女人辗转百里,及时抛出了情深意长爱的宣言。
  不过,袁世凯对这个杰作也有几分担忧,担忧专案组会看出破绽。载沣只是个少不更事的文艺青年,好忽悠;袁世凯最忌讳的是孙家鼐,这可是在官场混了几十年的老油子,什么招数没见过。

  袁世凯在担忧中迎来了专案组,他到底能忽悠住孙家鼐吗?
日期:2011-05-19 15:23:46

  122、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在大家的眼里,孙家鼐是个低调的人。他是状元,光绪皇帝的老师,但从不摆谱,对待任何人都是客客气气的;他喜欢读书,却又不是整天闷在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的书呆子;他官做得很大,首席大学士,宰相级别,却没什么实权,比不上李鸿章、瞿鸿禨等大学士;他资格很老,名声却没有另外一位状元师傅翁同和响;他是这样一个处处存在、却处处看不见影响的人;看不出他和谁特别接近,也看不出他和谁特别疏远。他和袁世凯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办公室的同事,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见面点个头,打个招呼而已。

  这真是是个有点让人琢磨不透的人,不过大家也不愿费心思琢磨,一个老朽的政协顾问而已。
  孙家鼐也不在意有没有聚光灯,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在玩低调,他是真的低调。
  专案组来了,作为天津的第一把手,袁世凯举行了简单又不失隆重的欢迎仪式,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一切静悄悄的。
  为什么不敲锣打鼓?

  不是袁世凯舍不得花钱请仪仗队,专案组不是春游,也不是来烧烤,而是来查案的,案子未结之前,低调点好。
  略微寒暄几句,孙家鼐进入宾馆休息,房间布置的非常典雅简洁,一如孙家鼐做人的风格。
  孙家鼐放松的躺在床上,有点累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八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都超过十年,当然还希望超的更久一点,毕竟生命太美好。人世间该有的荣誉都有了,虽然没什么权力,可自己本来就不好这个。再说了,权大有什么好,奕劻、袁世凯整天提心吊胆,老防着被别人算计,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权力有多大,被拍砖的几率就越大,至理名言啊。
  正想着呢,忽然有人闯进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