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说民国,没有更猛,只有最猛》
第36节

作者: 犀利哥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16 21:21:04

  114、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段芝贵,一个县衙杂役的儿子,从小就在各种场合跑腿,唯一的长处是善解人意。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跟在袁世凯后面混。从此,段芝贵有个铁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天没亮就起床,不是锻炼身体,而是来到袁世凯家门口,给他请安。一年这样,十来年都是这样,即使打雷下雨、台风海啸,他依然顽强的与大自然搏斗,准时准点来向袁世凯请安。
  一次袁世凯开玩笑的说,听说人家儿子侍奉父亲,每天早晨都来问安,你又不是我儿子,不必如此。

  话音刚落,突然看不见段芝贵了,原来他早已趴在地上,流着泪说:“父母生我,您栽培我,两相比较,您为大,我愿您一辈子的干儿子”,说完磕头不止。
  男儿膝下有黄金,总不能让他白磕头,袁世凯半推半就收下了这个只比自己小十岁的儿子。
  现在段芝贵要给载振一个惊喜,偷偷的买下了杨翠喜,价格不菲,一万二千两,终身包养。杨翠喜也是满心欢喜,终于嫁入豪门了,级别最高的豪门,从此息影,和舞台说byebye。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段芝贵骑着大马、载着翠喜、带着十万两白银的嫁妆、揣着心中的梦想上路了。
  必须要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吗,是的,好日子不仅有好心情,还能带来好机遇。

  女人,献给了载振;嫁妆,送给了奕劻;官位,留给了自己。
  犀利哥不得不被段芝贵无私奉献精神所折服,你放着到手的美色不要,送去女人还倒贴嫁妆,这样无私的男人难道不值得钦佩吗,他难道不应该在仕途上再进一步吗?
  犀利哥顺便羡慕一下庆王府,儿子娶媳妇,老子捞钞票,这样的事,巨划算。
  这时东北官场从上到下大换血,有志于东北大开发的热血男儿们排着队等候闯关东的机会,可奕劻始终不为所动,最好的位置他早已替段芝贵留着。做人嘛,要讲诚信,特别是在缺乏诚信、拜金主义盛行的北京,自己必须要作出好的表率。
日期:2011-05-17 09:51:08

  115、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东北,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那里有三千万热血的同胞,那里有无尽的宝藏资源,那里有大片未开垦的处丨女丨地,那里还是龙兴之地,埋着大清国的两位老祖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鉴于东三省的特殊性,这里一直都设将军建制,由盛京将军统一管辖东北,当然都由旗人担任。现在的盛京将军是赵尔巽,汉军旗人,著名的能吏。不过此时的龙兴之地已是面目全非,夹在沙俄和日本两大列强之间,尤其是日俄战争后,日本步步紧逼,赵尔巽这个老官僚也是疲于应付,急于脱身。极力怂恿改东三省改制,废将军,设总督,这就给了袁世凯一个好机会。
  自从官制改革在中央受挫后,袁世凯就将目光投向了东北,论袁的资历才干,东三省总督是绰绰有余。不过慈禧不放人,不是不放心,而是天津是北京的门户,需要重臣守护,想当初直隶总督李鸿章一走而拳乱发生,现在袁世凯一走,指不定又会发生什么变乱。
  袁世凯去不成没关系,既然已经心动了,东北这块肥肉自然不能给别人吞了。于是导演杨翠喜—载振—奕劻三部曲,轻松搞定东北。
  东三省总督给了袁世凯一辈子的朋友徐世昌;奉天巡抚唐绍仪,第一批留美学生,袁世凯的老部下;朱家宝,也是袁世凯的老部下;黑龙江巡抚则给了出了大力气的段芝贵。
  徐世昌,前军机大臣,现民政部尚书(政治局委员级别)

  唐绍仪,现邮传部侍郎(副部级)
  朱家宝,江苏按察使(副省级)
  段芝贵,候补道员(副厅级,实际正处级)
  前面三个人个人调任还算中规中矩,符合官场升迁基本流程。但段芝贵由候补的地区专员一跃为省部级高官,这在论资排辈的官场极为罕见;而且东三省总督竟给了汉人,打破清朝历史记录,不寻常,绝对是不寻常。
  鉴于这两个不寻常,所以大家都觉得不寻常。不走寻常路,袁家齐上路。京城议论纷纷,看今日之东北,竟是谁家之天下?
  当然只是小声在家里讲,在外面说就有可能被作为精神病疑似患者抓起来。
  蛰伏一个冬天的袁世凯终于笑了,有我在,什么都寻常;没我在,才真得不寻常,看来没我还真不行;犀利哥也笑了,说句心里话,没你是不行,但没女人更不行。

  可是别人笑不出来,大伙儿都叹息着:庆袁联盟,再战江湖,试看天下谁敢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