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
第15节

作者: 月映长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27 15:39:06

  感谢大家的支持!更新才是硬道理。
  七兴奋剂
  电视电影中常常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即将康复甚至已经康复的精神病者,有一天当他遇见某个人,或者看到某件东西之后,又会旧病复发。这个人,或者这件东西,恰恰正是导致他变成精神病的“元凶”。

  长崎事件中的那些日本人,之所以做出如此极端反常的举动,原因大抵如此。
  当一个人的仇恨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不可遏制地像洪水般爆发出来。长崎事件中,刺激了日本人的,显然是与北洋水兵有关的东西。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日本丨警丨察和平民之所以在长崎对北洋水兵痛下杀手,就是因为北洋水兵的来到,刺痛了日本人最敏感的神经。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虽然面貌焕然一新,可是毕竟底子实在太差,很难一下子彻底翻身变成巨人,离称霸世界还差得很远很远。大清帝国虽然老朽不堪,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疆域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底蕴深厚,这些老底子还是在的,日本人要想打败这个曾经的老师,暂时还比较困难,至少北洋舰队这一关就过不了。
  日本是个岛国,要想打出国门,就得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把兵力运出去,那时候还没有空军,只能靠海军。明治政府虽然练了不少精锐陆军,但是如果不能打败北洋舰队,取得制海权,就只在窝在家里“望洋兴叹”。要想学三国玩“白衣渡海”集体游过来,估计日本人没这个能耐。
  为了漂洋过海吞并朝鲜,顺利打进中国,日本人开始大力建设海军,从1875年到1886年,他们提出了将近十年左右的海军扩建计划,计划最多的要建造两百艘军舰,可是限于财力,实际上总共只打造了五艘主力舰。
  1875年,日本在多次否决宏大造舰计划之后,终于开始实施第一期扩军计划,一口气向订购了三艘军舰。
  比睿和金钢是一对同型姊妹舰,属于半铁甲舰系列,舰长67米,宽12.5米,排水量2284吨,吃水5.3米,马力2535匹,航速13.5节, 3门口径为170毫米,6门150毫米的克虏伯炮,水线下装有88—137毫米的铁甲,防止火炮击穿进水。

  最厉害的是扶桑舰。
  扶桑舰舰长67米,宽14.6米,与前两艘舰虽然一样长,但是体型更宽更大,看起来更胖一些,马力3932匹,排水量3777吨,接近前者的两倍,这就意味着可以装备更强大的火炮,主要武器系统有4门240毫米口径和2门170毫米的克虏伯炮,杀伤力更强。
  这艘军舰不但拥有强大的攻击力,而且拥有超群的抗打击能力,水线下方装有更厚更坚固的装甲,100到230毫米的铁甲可以挡住中小口径的火炮袭击,就像穿了一件防弹衣。
  这三艘军舰是当时亚洲一流的军舰,尤其是扶桑舰,被誉为亚洲第一舰,在定远和镇远抵达中国之前,它是整个亚洲的明星舰。由于这三艘军舰早就于1878年下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舰不但逐渐老化,而且随着军舰技术的进步,也相对地落伍了。
  还是与时俱进吧。1886年,日本两艘巡洋舰也相继竣工——浪速和高千穗。这两艘军舰是日本也是英国定购的姊妹舰,是专门用来对付超勇和扬威的。这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排水量3709吨,马力7604匹,航速18节,载员337人,260毫米口径重炮4门,150毫米轻炮6门。
  看着刚刚下水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下水,日本人很是高兴了一阵子,但是随着北洋舰队的来访,这种兴奋很快就变成了沮丧。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日本的优势几乎在瞬间就丧失殆尽。定远、镇远、济远加入北洋之后,加上远有的超勇和扬威,北洋舰队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
  虽然数量上双方是半斤八两,5比5,但是实力却相去甚远。北洋舰队总吨位近20000吨,日本只有近16000吨,尤其是定远和镇远两舰,一身的钢筋铁骨,又有致命重炮,也就是说,定远和镇远可以几炮干掉日本任何一艘军舰,可是日本没有一艘军舰能够击沉定远和镇远,就算日本五艘军舰一起上也奈何不了这两艘军舰。
  定远和镇远舰体庞大,炮火威武,装甲雄厚,气势夺人,停泊在狭小的长崎港口显得十分打眼。七千吨级的定远和镇远是远东第一铁甲舰,也是世界一流的先进军舰,日本此时拥有的金刚、比睿、扶桑、高千穗、浪速吨位都只在二千到四千吨级之间,没有一艘军舰可望定镇二舰项背,于是日本人愤怒了,绝望了,沉积了几百年的仇恨终于彻底地爆发了出来。
  长崎血案以一种极其丑陋的方式上演了。日本人费尽了吃奶的力气,辛辛苦苦建设海军,准备入侵中国,可是定远和镇远一来,他们发现这个念头将遥遥无期,于是他们便将怒气撒在了北洋水兵身上。真正刺激日本人的不是中国水兵,而是定远和镇远,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到来,让日本人心理产生严重变态。
  这就好比一个几乎倾家荡产,想方设法买来几支步枪,准备冲进邻居家的别墅抢劫,突然间发现邻居家门口已经架起了几挺机枪。心情之失落和愤懑,可想而知。
日期:2012-05-27 15:49:03

  正因为如此,很多往往把长崎事件视为日本海军发展史上的一支兴奋剂,说是因为定远和镇远刺激了日本,这才导致日本此后不遗余力地建设海军。
  要是日本人这么说,倒还情有可原。如果咱们也跟着瞎起哄,那就掉进了人家精心设置的圈套。要知道,日文虽然是从汉字借鉴过去的,但是却比中国喜欢甚至更擅长玩外交上的文字游戏,常常干出些“徒弟打师父”的勾当,所以不能不多长个心眼。过分夸大长崎事件,受益于只能是日本人,这就正中了他们的下怀。

  “定远刺激说”之所以在日本如此流行,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人津津乐道于长崎事件,是因为其中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对不起那些为了中国近代海军梦而奋斗甚至流血牺牲的前辈们。
  说长崎事件是一支刺激日本海军发展的兴奋剂,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玄机,其实背后大有学问。按照常理来说,长崎事件是日本有组织有预谋的一次集体暗杀活动,无论站在道义上还是国际法上来说,日本都负有全部的责任,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况且事后日本还赔偿了大笔医药费,所以日本人不可能花费大量精力来炒作这一事件。
  刺激说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妥,其实背后大有文章。这个圈套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长崎事件本身,而在于长崎事件的诱因。这是关键。
  如果你对日本人所有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圈套其实并不太高明。
  日本人的逻辑是,因为北洋舰队尤其是定远和镇远威胁了日本的安全,所以日本为了自卫这才加速海军发展,这才有了日本的甲午中日战争,这才有日后的黄海大战,如此一来,战争的责任就一干二净地推给了北洋舰队,推给了中国,其用心不可谓不歹徒万分。如果中国人不分青红皂白瞎起哄,不正好落入日本的陷阱了?!

  北洋舰队并不是一支富有攻击性的舰队,看看这些军舰的名字就行了,定远,镇远,安定远方,镇定远方,有人可能会想到威远,威远的威,不是威胁的威,而是威慑的威,北洋舰队只希望能够保卫自己的安全,最好是能够震慑住日本的海军。
  北洋舰队这几艘主力舰的名字,都是他老人家亲自起的。可是一艘也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值。长崎血案宣告威慑说的破产,定、镇、济、威,一个字都没有做到。至于“远”这个字就更不用说了,连近在眼前的日本都对付不了,“远在天边”的那些老牌海军强国就更不用说了。更早买回来的超勇和扬威,在大东沟那场决战中,既没有超级英勇,更没有扬威立万。
  事情的真相已经非常明朗,真正刺激了日本人的并不是北洋舰队,也不是定远和镇远,而是日本人自己。不管怎么说,长崎血案已经发生了,摆在李鸿章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处理这起恶性蓄意杀人案件。
  从实力对比来讲,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日本,应该把凶手五花大绑,马上送到北洋舰队,任由中国人来处理,枪毙都不过分。但是事实却完全出乎李鸿章的预料。日本人很快就会告诉他,这个想法很天真,而且一点也不浪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