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电视台女记者》
第11节

作者: 我是小妖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飞落座后一直一言不发,甚至有些情绪失落,并没有接卢建国的话茬,而是躲避着卢建国的眼神:“一个月要多拍一个选题,就意味着每天需要安排采访拍摄,并且务必安排得紧凑妥贴,才可能完成拍摄,我每天要出去采访,没法打电话。”
  卢建国看了小米一眼:“你选题这一关已经过了,现在交给你一个新任务:由此你来安排采访拍摄,你能做到吗?”
  小米当然求之不得早些进行下面的工作,就点点头。

  卢建国似乎松口气:“这样好了,小米负责把每天把联络要拍摄的人,拍摄地点协调,安排好采访时间,每天下午6点前务必邮件交给黄飞。你们之间一定要交接好。”
  黄飞从包里拿出一页纸,递给小米:“这是我前一段时间重点要采访的人,你明天帮我联系吧。”
  联络统筹是小米强项,心里轻松:“没问题。”
  日期:2011-06-20 19:45
  第二天,小米来到编导室,开始进行编导第二步:联络。
  经历了 “U盘”事件后,小米一夜成为《精英》栏目的“名人”。办公室的人见到小米不再是白眼,而是笑脸,甚至异常热情。
  小米一进这个的小院,总能碰见“粉丝”。有时在楼梯口,有时在编导室,一看到小米,拦住小米,就作惊奇和佩服状:“你是那个齐小米吧?听说你把光头吴和整人王办了?”“你真厉害!”表情与语调惊人的一致。刚开始,小米听到这些,还心情愉快,一笑了之。
  但很快发现,“名人”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有时在楼道,就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人,突然拦住小米,把人吓得半死。甚至有时在洗手间,镜子冒出来一个人,真是无所不在。
  小米烦不胜烦,却无可奈何。

  一个不到百人的栏目,一天到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都是一件难受的事, 如此看来,要是真是当名人,成了透明人,简直没法活,真是打死也不要做名人啊。
  小米走进编导室,推开门,一股恶臭味迎面扑来。又是不知那位编导昨晚在这里吃了晚饭,长条桌上全是油渍,散放着几个一次性饭盒,里有一些没有吃完的菜,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一晚上的发啸,有种馊味令人作呕。
  小米强忍翻腾的胃,见桌上没有电话机,四下寻找,见在地上角落里。电话打过去没有任何反应,试了半天,还是不行。
  此刻的小米想起,自己通过选题那天,张雅莉一脸灿烂笑容找到小米,说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就找她,她是为编导们服务的。
  小米到了去办公室,张雅莉正在忙着打电话,大声囔囔和谁在吵什么,看见小米进来,就赶紧放下电话,问什么事。得知小米要打电话,她称楼下的电话确实坏了,让小米市内的电话在她那里打,要打长途就去财务室打。
  张雅莉还从自己座位站起来,示意小米过来,办公桌摞满了高高地一堆堆各种各样的杂志,A4纸,由于座位过于狭窄,张雅莉胖胖的身体似乎挤出来,“哗”的一声把桌一叠东西带了下来。

  小米赶紧说:“您别出来了,我拿着电话打就成。”
  于是,小米站在办公桌跟前,把电话机放在一摞杂志上,开始打电话。
  小米刚拿起话筒,张雅莉也拿起自己的手机,开始通话。两人距离简直是脸对脸,对方话筒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于是,四人的声音叠在一起。
  更烦人的是,每隔几分钟就有人进来找张雅莉,唧唧咋咋地,希望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小米被干扰得听不出电话里说什么。只能提高分贝:“请问您刚才说的是几点啊?哦,上午十点?不是?下午四点?对不起,我这里很吵、、、”
  这时小米听到对方嘟囔了一句:“你换个电话给我打吧”。就啪地挂了电话。小米心想,人家肯定以为是骗子哦。或者是要收费的栏目。要不,NBTV这么大的电视台,打个电话都感觉这么不靠谱?

  小米忍不可忍,跑到旁边的财务室。财务室的韩会计和正在聊天,一见小米进来,也是出乎意外的笑脸,并体贴地说;"你要打电话吧?快去打吧,等到十点你要打就不好打了,这里每隔几分种就有一个传真。”
  话音未落,电话就响起,“你这是《精英》栏目吗?请给我一个信号,我要发一个传真。”
  小米放下话筒,只见传真就过来,只好帮接起来,好家伙,二十多页纸。刚想喘口气,又有传真进来。
  小米只好出去,转了转其它办公室,也都只有一个电话,而且是分机,看来在栏目里电话是打不成了。
  说来也是令人难于置信。一个近百人的日播栏目,十二个编导,只有一部电话,而且打不了长途,整个栏目只有一部电话能打长途,就是财务室,还兼传真机。

  联系一个采访人,至少要打三个以上电话,每一期节目至少得采访十多个人,总共有几十个电话要打,也不知到他们编导怎么打电话?
  最关键的是,电话沟通是第一印象,如此嘈杂的环境怎么体现一个NBTV的专业化?
  看来NBTV缺乏办公专业化管理。
  这一点,不久的小米就深深地体会到,NBTV岂止缺乏管理,简直处处管理混乱,不,是没有任何管理。
  这一耽误已经一上午过去,小米要联系的人一个也没有确认,小米心急得不行,只好跑到门口一个小卖铺里,打起电话来:“您好,您是北京大学吗?我是NBTV《精英》栏目的,我想采访孔庆东教授,可以告诉我号码吗?”
  小米联系人采用的是一环套一环追问式。一般找到一个人至少要打三个电话。
  但并不事事如意。有时打了十个电话也不见得找得到本人。小米相信一点,只要不断地按照线索打下去,没有找不到的人。
  日期:2011-06-20 19:46

  偶尔有人进来买东西,听见小米在约采访,都用很奇怪的眼光看小米。也有人进来想打电话,看小米抱着电话半天不放,也就算了。
  这时的小米不管不顾,只想快点把明天的采访安排出来,埋头一口气打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把确认了找到了一个人的联系方式。
  小米松口气,店铺老板一付同情的眼光:“姑娘,你干脆在这我在办公得了。你说你们这么大个电视台,不光办公室的地方像打游击,连打电话的地方都没有呀。”
  看来这老板知道NBTV的底细,也肯定有不少编导着急时来这打过电话。
  小米不可置否,心里也是暗暗发笑:"这哪里是全国最大的电视台记者约采访,简直就是搞传销拉人嘛。”
  小米想,自己也不能在小卖铺里打一天电话,还是回住的地方打吧。
  原来小米在上大学时,刚刚开始流行SOHU一族,不用挤公车,想睡到几点就几点,可以穿着睡衣,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工作,该是一个多美的事情啊。
  现在,小米才明白,SOHU也不是想象的那么潇洒,在家办公其实是没地方可去。

  如果你看一个地铁里有人打电话“你好,请问您是某某吗?我是NBTV的,我现在在拍摄一部片子,想请您接受采访。"请你不要怀疑,这肯定是真的,因为NBTV的人没法在办公室打电话,要么在家给打采访电话,要么在回家的路上打电话。
  
  日期:2011-06-20 19:48
  小米用手机打了几天的电话,开始体会NBTV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NBTV象征着绝对话语权威。 NBTV就是动辄几亿的收视率,尤其号称世界收视率最高的准点新闻(主要中国人多和老百姓选择少),几十年不变的片头,长期几张国脸,面无表情播报新闻,一副老大的做派。
  NBTV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就意味着影响力,意味着名利,充满诱惑。
  因此,似乎能够接受NBTV的采访,抛头露脸的事,就象中大奖,天上掉馅饼,几乎人人都想要。

  所以联系采访很容易,几乎没有人拒绝。
  凡事都有例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