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1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言

  首先,这是大明朝万历年间,这时候戚继光编写了《纪效新书》《武备新书》夸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少林寺的和尚们在征战倭寇的过程中终于找回了实战棍法,[内家拳]这个词还没有在任何纸面上出现过,内家拳开祖王征南的老爹因为被主角的老爹从战场上背下来而心甘情愿在主角家做家奴,也就是说,内家拳的祖师爷是主角的家生子。

  而日本的上泉伊势守信纲被室町幕府十三代将军封为剑圣,宫本武藏的老爹新免无二西虽然参加过正亲町天皇的天皇预览,可实际上天皇自己都要靠卖字画维持皇室开销,新免老爹日后虽然跟儿子吹嘘过自己拜见天皇的辉煌,但当时却是整日混迹鲸屋,职业是用心棒。
  欧洲,剑术大师们用诗歌书写剑术秘籍,你看见[粘剑][听劲]这类名词千万别奇怪,翻译过来就这个意思,如果看见[夺剑],好罢,这个技巧明朝叫[空手入白刃],日本叫[无刀取]
  是的,这是一个有传承有招式的时代,东西方都如此。
  冷兵器打仗,首先讲什么?
  不是名将,不是阵法,不是兵书,什么都不是,最重要得下盘稳固,看见武术里面趟泥步像鸭子走路是不是很挫?看见日本剑道试合半跪着挥剑是不是很傻?

  冷兵器时代步兵阵型人靠人,你下盘站不稳,脚一滑扑街当场,不用敌人捅刀子,首先无数双大脚巴丫就把你活活踩死。散兵线?那得十九世纪以后,所以,一旦倒下来,对不起,你已经死了。
  在中国,几千年仗打下来,动辄几十万大军上百万大军,只有这种背景条件,才会衍生出[马步][站桩]这类基本功,你别管它科学不科学,是不是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妨碍,活着,才有资格讲一切。所以,冷兵器时代,下盘稳固最重要,不管是布鲁斯.李还是迈克.泰森,在冷兵器战场上蹦蹦跳跳唯一的下场就是被踩死。
  战场对阵,双方数万人排成整整齐齐面对面,长枪都是两人高以上,书上所谓[枪阵如林]形容的就是这种情况。双方在鼓点声中迈步前进,当要接触的那一刹那,由于双方端枪平刺,中间会产生一段长约三米的隔离区,如果你蹲在这里,会发现头上全是长枪,而且,由于长枪的长度,长枪手们根本没法把枪头矮下来捅蹲在地上的你。这时候,如果你学过[地趟刀法][地堂拳法],恭喜你,你有用武之地了,实际上,这两种武功也是这么来的。

  招式首先就是用来杀敌的,任何关于养生健体之类都是后人附会的,或者,换个客气点的说法,起码,是在杀敌基础上改编的。
  比如说,你练太极拳的,上战场怎么打?好罢!首先,深呼吸,别紧张,双方接阵的刹那,用你的左手抱住刺过来的一根或者许多根长矛,然后,突然矮身,用手上的刀剑往前挥,不是让你砍对方长枪兵的双脚,说实话你够不着那么远,往前挥是因为对方也会在枪林下蹲身杀敌的,你挥动手上的刀剑杀的是和你差不多的角色。
  练过太极拳的朋友知道我说的是哪一招了罢?没错,就是[雀地龙]
  至于对方的长枪兵,交给你身后练形意拳用大枪的队友去捅罢!这也是太极雀地龙为什么要突然蹲下来的缘故。
  这种野战双方接阵的技巧,太极拳中还有很多,但是,没有有真传承的老师教你,你练一辈子太极拳,顶多能拿来和同样练太极拳的领导套近乎,云深雾罩的扯几句[倗]啦[挤]啦[领导听劲练得高我推手不是领导的对手]这样的废话,当然,拍好领导的马屁也是可以升官的。

  我再偷偷透露一点发劲的技巧,别看无数古拳谱里面铅啊汞啊一堆道家术语,就以为练武术能破碎虚空武道成仙,要知道我们中国很多朝代民间禁武,比如说我要是穿越到元朝,把刚才太极拳那番战场杀敌用处一说,没几天,我的脑袋就会被蒙古人砍了挂在城门口警示汉人。
  好罢!那么我就必须用点隐语,朝廷不准练武,可没不准烧丹炼汞吧!你不许教拳,我烧香拜拜丘真人总可以罢!
  为什么古人练武要练马步、站桩,这东西好啊!不占地方,床前都可以练,每天睡觉前站两个时辰就行。你想如今天的搏击爱好者一样,一堆人聚集在一起,买一堆杠铃哑铃拳靶脚靶回来练,然后高谈阔论说练武心得?
  你们一堆人聚在一起想干什么?聚众造反么?
  在古代,私藏兵刃十件以上者,这是谋逆大罪。聚众结社,洒血为盟,这个要判绞监候(死刑缓期执行),聚众二十人,绞立决(死刑立即执行)。

  还是马步站桩最经济实惠啊!用鬼子的说法,那就是[打枪滴不要,悄悄滴进村],低调才是王道。
  所以,别看古拳谱一堆道家术语,实际上,很多东西说出来很简单,什么明劲、暗劲、化劲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老师汪侠芳传授我怎么发劲的时候就说:[你一拳打出去,眼前一黑,劲就到了]
  眼前一黑,劲就到了,别看只有八个字,要是放在《笑傲江湖》背景下,这八个字大略等于五岳剑派真传弟子才能传授的东西,江湖上那些豪客比如金刀王元霸之流绝不会有这等真传。
  等你明白发劲的诀窍,回头再看那些大师诸如李存义、张占奎、孙福全、尚云祥之流,读一读描写他们的语句:一发力,首尾俱颤……
  真传就藏在不显眼处啊!一发力,浑身颤抖,连脑浆都在晃,要是不明白眼前一黑劲就到了,如何看出[一发力首尾俱颤]这句话里面隐藏的武学真谛?
  事实上,那些大师也很清楚的对弟子们说过:不可长练发劲,伤身。
  等到了现代,武侠电影里面常常有类似的表演手法,电影《新少林五祖》里面小屁孩洪文定欺负马超兴、胡德帝、蔡德忠、方大洪等年幼五祖,摆个揽雀尾,身上灰尘震起一层,这就是[一发力首尾俱颤]的电影表现手法,其实,那灰尘是扑在身上的爽身粉。

  这个,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当然,轻易得来不知贵。如我这般,十三四岁,夜里四点起床骑自行车穿城而过去和老师练拳,练完了请老师去茶社,两笼蒸饺一盘烫干丝一壶茶,再来两碗干拌面……晚上再跟老师从八点练到夜里十二点,如是几年,老师觉得差不多了,才把诀窍告诉你。二十年后恍惚,再回头看去,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把诀窍告诉我,恐怕我也不大信:就这么简单?不可能罢!

  每一种武功,都有她特定的用武之地,就像我前面说的地趟刀法、地堂拳法,两队长枪兵互相乱捅的时候,就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当近代《大刀进行曲》雄浑唱响时,日本军队迷信[皇军白刃战天下无双],喊着[退子丨弹丨,上刺刀]的时候,马凤图、马英图兄弟俩创编的[破锋八法]就是用武之地。
  当你身陷囹圄,双手被铐但是又需要对付敌人的时候,[武松脱铐拳]或者巴西的[卡波依拉格斗技]就有了用武之地。
  当你是康熙皇帝,需要擒拿鳌拜的时候,玩摔跤的善扑营就有了用武之处。
  当你是丨警丨察,需要抓小偷的时候,好罢!据说公丨安丨大学已经开始教授合气道,柔道也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柔道的前身应该叫擒捕术,没听说过日本哪个剑豪或者名将学这玩意儿出身的,江户时代,柔道才真正崛起。
  当你要在人群中暗杀某一个人的时候,日本的忍术,中国的八卦掌是不错的选择。忍术不去说她,这玩意儿本来就是阴人用的。八卦掌,是的,我没写错你也没看错,练八卦的朋友再也不需要懊恼自己为啥打不过练拳击的了,用网络游戏的说法来解释,八卦掌就是一种群战技巧,跑动中杀敌。

  玩网游的时候是不是看见战士追杀法师一边追一边喊[有种别跑]觉得可笑?实际上,法师不跑位,原地不动跟战士拼不是扯淡么!
  别以为董海川用八卦掌跟人单挑一时无敌就认为八卦掌可以上擂台,董海川还是太监呢!你是么?
  实际上,我很怀疑老金的[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原型就是董公海川,拳谚所谓[形意劲,太极腰,八卦步],八卦掌灵活多变的步法才是重中之重,是不是和鬼神莫测的东方不败很相似?
  很多人认为八卦掌的掌法没威力,打人不疼,其实,我也没见到过东方不败用掌法打人,用针去戳人倒是在电影上看到过。
  有时候,历史的真相往往就淹没在[八卦]这两个字当中。

  史说,董海川喜欢用两种兵器,一种是细竹子里面灌水银,看着就好像街头孩子玩耍用的,实际上,由于挥动的时候水银在竹子体内流淌,轻重变化,一下抽在人身上皮开肉绽筋骨断裂,十分之歹毒。
  另外一种武器,叫子午鸳鸯钺,八卦门的独门兵器,当然,董海川喜欢叫它日月乾坤剑,看清楚,日月,明白了罢!
  董海川干的是反清复明的勾当,所以,很多野史说董海川是捻军派到清廷的卧底。
  日月乾坤剑的形状就是两个半月形月牙反着拼在一起,这东西十分小巧,往袖子里面一拢谁也看不出来。
  当年美男子汪精卫去刺杀大清摄政王载沣,用什么手枪丨炸丨弹啊!自宫变成汪不败,大清朝摄政王载沣早完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