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随笔》
第10节

作者: 东风吹雨细於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二哥对诸葛军师始终是口不服心不服,并到处宣扬,弄得是人人尽知。张翼德前期和关云长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诋毁军师,后来大概意识到军师的厉害,才小心侍候,不过也只能算的上前倨后恭,所以军师总是念念不忘他们最初的不敬。尽管他们有陪同三顾茅庐邀请军师出山的美名,也有主公兄弟的情分,但在军师看来神马都是浮云。他们二人从军师身上不但没有获得过多少好处,甚至还吃了不少暗亏,比如,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这件事和军师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军师真厉害,手段高超,杀人整人不见血。多亏有老父的前车之鉴,不然我也难免中招。父亲啊父亲,你九泉之下终于可以瞑目了!

  日期:2012-05-03 07:19:29
  军师是一个非常善于忽悠的人,在同期的三国英豪中,我认为无出其右者。想当年,他一介草民,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整个一闲云野鹤,竟然能忽悠得达官贵人、蚕妇村氓、贩夫走卒到处宣扬“得卧龙者可安天下”,名动八表。可见,此人忽悠手段之高,纵横黑白两道、三教九流,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可惜的是,他投奔主公后,对自己在南阳早期的忽悠生涯守口如瓶,从不提及。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忽悠境界的,这是我人生中的“三个不明白之一”。

  日期:2012-05-03 13:36:36
  当刘老大病急乱投医,饥不择食、贫不择妻地到处寻找贤人辅佐时,无意中打听到卧龙先生的住所,于是猥自枉屈,带了大量礼物,亲自带领关云长和张翼德登门访贤。按说,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时代,卧龙先生能得遇明主乃是人生一大幸事。沉不住气的人物,就像徐庶徐元直之流,自降身份,主动来投。可孔明先生忽悠水平极高,远不是徐庶可比的。孔明先生拿足了架子,首先避而不见,一连让刘关张三兄弟大冬天里大雪地里跑了三趟,冻得窸窸窣窣,演出了三顾茅庐的好戏,孔明先生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席话把刘老大忽悠得感天动地、痛哭流涕,认为终于找到了人生知己。

  日期:2012-05-03 22:40:01
  开始更新。
  从此,刘老大认为天下第二聪明之人就是孔明先生了(第一当然是他自己),经过一番先小人后君子的讨价还价,谈好了今后的政治待遇、经济补偿、爵位继承等问题后,孔明先生终于羞羞答答地出山,步入了江湖。不过,事后有一次我和他的书僮喝酒,书僮酒醉后向我道出了隐情:其实,三顾茅庐之时,孔明先生都在家。只是每次都遇到特殊情况,孔明先生只好一再拖延见面时间。第一次,孔明先生被他自家养的宠物猫抓破了脸,留有三条明显的猫爪印,实在不美观,故而不见。第二次,孔明先生因为闹肚子拉得有气无力,站都站不稳,也只好避而不见。至于第三次,都说孔明先生拿架子睡了半天觉才见面,其实是因为军师随身携带、如影不离的鹅毛扇鹅毛散了,孔明先生没有了鹅毛扇就像酒鬼没有酒一样难受,费了好大劲才重新扎好,正式见面时间才一再推迟。

  日期:2012-05-04 07:07:22
  等到军师粉墨登场、正式上任后,我等众兄弟们才真正领教了军师的忽悠功夫。军师天赋异禀,天生嘴巴大、舌头大,唾液腺发达,性格慢条斯理,简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人给说活了。当时新野城最能聒噪的泼妇都不是军师的对手,被军师生生给气晕过去,让我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