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先秦九子之儒家“老二”》
第1节

作者: 峨眉山浪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4-13 20:08:00
  几千年过去了,人的本性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要说变化,也只是善性得到抑制,恶性得以弘扬。
  在历史的年轮上,我们不过是穿时髦服饰被高科技遥控自我感觉良好的“古人”。因此,穿越起来毫不费事。
  如果看到第五章你还没得到穿越的快感,作者将抱愧以谢!
  故事若与当代雷同,纯属偶然,请不要随便联想。

  楔子
  公元前372那一年
  一
  复古前,先说一个在网上流窜的怪事儿,希望不会吓到你。
  说的是2004年“双七”那天,圣山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原本没什么好说的,那长得像秃鹫脑袋的圣山是游玩的好去处,平日里人都像野鸭子似的一轱辘一轱辘往那儿趋之。只是当天上山的都是奥姆天理教的人,他们独占山头设坛祷告,祈求“佛祖”显灵施法,让众弟子逃脱世界末日之劫。
  你猜“佛祖”在干嘛?

  那自封释迦摩尼化身的“佛祖”叫麻原,因反人类被监狱收了,当时正像个革命志士那样在闹绝食呢。就因为爱吃猪肉丸子的他连着吃了几餐生鱼片,不乐意了,于是跟监狱矫正官赌气:“你的明白,不朝三暮四个肉丸子咪西我的,肚饿的救世主是无力拯救全人类的。你懂的!”
  “佛祖”为牢饭分了神,也就没感应到山上那帮信徒投射的信息。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可谓匪夷所思——山上那些人没下山,像空气一样蒸发了。
  警方在圣山一带大面积寻找。未果,遂为悬案。
  转眼到了2010年。七月间,《东亚新闻》刊图文介绍亚马逊“食人族”的生活,悍然引爆了一波十级地震般的社会舆情。读者纷纷来函或致电有关部门,言之凿凿地确定在野人堆里认出了自己的亲友——就是当年圣山的失踪者了,更有天理教的人指那对着镜头吃活鱼的胖酋长就是麻原太君。
  为了维护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大局,有关部门决定迅速平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关于“阴谋论”的流言。一个紧急组建的特别行动队成立了,飞赴南美展开摸底调查,结果无功而返。“食人族”发生群体性事件,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在莽莽苍苍的亚马逊大丛林,连毛都没留下一根。

  现场只留下一个又呆又傻、打死都不开口的临时工。
  行动队也不是一无所获,经排雷式搜寻,他们找到了遗弃在林中的一面微型太阳旗,红中上用汉字写着:下一站,天朝……
  我提到这件事的本意并不是要引出一个穿越故事,而是提醒大伙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你确定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日期:2012-04-13 20:37:06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不确定。

  我能确定的是:巨大鸭梨似的地球还在茫茫宇宙中飘浮旋转,它已流浪多时,估计这种状态还将保持下去,很久很久……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自转一周耗时一天,约24小时;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天。自转与公转相结合形成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幻,人类就在巨大鸭梨永无休止的黑白交替中变换场景,酸咸苦辣地书写社会发展史。
  历史,穿越漫长的时光隧道,以人为的形式对众生相进行筛选,最终固定成文字记载,大体上投射出原生态的人类活动影像。但既是人为,就难免产生一些扭曲,变形,遗漏,隐瞒。这给后人造成了许多认识上的麻烦,也给患有臆症的学者提供了调戏历史这个小姑娘的扯蛋机会。
  有些被光影遮蔽的史事,或躲藏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或埋伏于杂草丛生的民间记忆里。顺着这两条脉络往下挖,踅摸出坚硬的碑刻后会让人大惊失色。眯眼看去,一些阴险的名字像糖栗子那样被炒得火爆,而有些高尚的灵魂却像烂干杏似的蜷缩在历史的垃圾堆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历史是后人编的。
  废话说了一大堆,只为贴出一张老黄历,拾掇出公元前372年,散落在先秦战国时代的一些可以给本书做引线的历史碎片。

  碎片一: 赵国攻打卫国。魏国在北蔺打败赵军。魏军在马陵岗败韩军。魏伐楚,取旧许与鄢陵。楚灭许。赵伐卫,取乡邑七十三。(怎一个乱字了得)
  碎片二: 鲁太史左丘明开始创作《左传》,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内传》。这是一本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左传》很牛,给后世的小说家提供了最早的范本)
  碎片三: 孟子出生。孟子是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孔孟之道”有门了)
  公元前372年是一个平淡的年份,天不降大灾,人也没瞎折腾。虽然发生了几场局部战争,但那属于小打小闹,对七国列强平衡对峙的格局并没造成太大的影响。四方的草民们,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买卖;天下的君主大臣们,该饮酒作乐的饮酒作乐,该乱搞男女关系的乱搞男女关系。
  虽不是太平盛世,也难得相安无事。
  在这种情形下,赵国攻打卫国的那场普通战事之所以得拎出来亮亮相,是因为在双方激战正酣的当口,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

  日期:2012-04-13 21:18:15
  二
  距今两千多年的这场战事,焦点在卫国都城濮阳以南150里处。
  那时打仗的形式主要是车战。战车驾两匹或四匹马,载甲士三名,左边的甲士持弓主射,是车老大;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刺,兼修理工;居中的是御者,只随身佩带短剑,要是轮到他动手迎敌,估计两边的人都死光了。每乘战车后面跟随步卒七十二人,组成当时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一乘。
  在平坦开阔的郊野上,赵、卫两国军队排开架势,严阵以待。

  开战前,两国使节步行至阵前,隔着十丈距离打嘴仗,无非是编排敌国的不仁,表明己方的正义。代表赵国出场的是个内官(后世叫太监),他(她)尖着嗓子大骂卫国国君是个流氓,秽乱宫闱,遍淫臣妻,连太子妃都不放过……卫国大使是个道学精英,他站在荣辱观的制高点深刻剖析赵王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痛斥赵王是个同性恋,近男宠而远妻妾,使后宫不孕,断子绝孙,国祚无后,国将不国……

  等到双方把唇枪舌箭都用完了,也就住嘴收场了。
  两使者礼节性地拱手作揖,嘶哑着嗓子互道辛苦,彼此“佩服”“久仰”,然后下课回营,给武力腾出下节课的时间。
  按照当时先礼后兵的明规则,“文攻”算是热场,“武斗”才是正戏。
  接下来开始群殴,对敌双方擂鼓相向而行。
  日期:2012-04-14 20:52:27
  一时间,鼓角齐鸣,战车驰骋,短兵相接,杀声四起。卫国的战力相对孱弱,且屡战屡败,难当赵国虎狼之师的轮番冲击。

  且看赵国军队的大本营内,将官情绪稳定,士卒军容严整,端的是旌旗林立,行伍森严。三军主帅李忠民在副将及侍卫簇拥下,面色冷峻地站在指挥车上观察战况。虽然战争就意味着流血伤亡,就存在胜利或失败这两种可能,大战的气氛是相当紧张的,但李大帅此时的心境却波澜不惊,因为战事正朝他所期待的形势发展。
  烈日当空,阳光普照。
  李大帅的铠甲发出鱼鳞状的光斑。此刻,他脸上大漠飞雪,心里却春暖花开。作为主帅,在杀阵中是要讲威仪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