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棋局》
第26节

作者: 清欢渡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后心疼幼子,自然一病不起。胤禛当然也明白额娘心病所在,却更是愤怒难当。
  四月,胤禛亲自送了先帝的梓宫去了遵化的景陵安葬,随即将允禵圈禁在了皇陵,斥责其常年在外,未曾行孝于先皇膝前。
  回宫后,时隔月余胤禛再次来到了寿康宫,坐到了太后床边。
  “皇额娘,儿臣如今已经没有阿玛了,难道您也要弃朕而去吗?”
  “皇帝,老十四是你兄弟,皇额娘是你们二人的额娘,哀家只盼你们兄弟和睦。”

  “儿臣只让十四弟为先皇尽孝,安心读书,修身养性。”
  “他常年在外行军,不比你在京城享福。你弟弟已经吃了够多的苦,皇陵阴寒哪里是修身养性的地方。”
  “若如今是他老十四登基,才是皇额娘想要的吧,若十四弟登基,皇额娘可会为朕谋求些什么。”
  “你是老十四兄长...他自然...”
  “皇额娘必是不曾想过吧,既然皇额娘心中都没有儿子,老十四心中又怎么会有什么兄长呢。皇额娘还是安心养病吧。”
  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胤禛再次拂袖而去。有些童年的伤痛,恐怕在长大后不停地安慰自己,也难以治愈吧。
  眼看着太后一日一日的病着,毫不见起色,竹息姑姑求我去向胤禛求情。
  “贵妃娘娘如今执掌六宫,想来您去劝劝,皇上会听的。”
  “姑姑,您跟在太后身边四十年,皇上如何性情想必您比我清楚。太后越是如此,皇上只怕越是生气。倒是您该劝劝太后娘娘,若想如愿,总要知道皇上想要什么。”
  不用我提醒,慢慢的太后也就能想明白了。

  其实从私心上,我与太后也并不那么和睦。我和姐姐前世今生的结局,多少都有太后从中参与的手笔。不论是姐姐失去的头一个孩子还是从前夭折的弘晖。
  可如今胤禛登基已成事实,太后是大清的太后,也是乌拉那拉氏和乌雅氏的太后,虽然不是心爱的小儿子做了皇帝,却仍旧是皇帝的生母,怎么取舍太后心里清楚得很。
  所以如今不论太后曾经如何,从胤禛登基那一日起,太后、姐姐与我,我们便是荣辱与共的一体了。
  因此渐渐地,太后的病好了,对胤禛的关心也多了起来。深谙后宫生存之道的太后自然也知道水满则溢的道理,所以日常的关心也是徐徐图之。
  心里头舒服了,又忙于政事,胤禛也歇了许多磋磨允禵的心思。
  一切也终于算是步入了正轨。

  春末,应太后的要求,我和她一同去了景仁宫。
  “柔则,哀家知道因为惠安的事情你心里怨着皇帝,可如今你已是皇后,在其位便要谋其政。”
  “皇额娘,臣妾身子不争气,何况从前在王府,庶务也多是宜修操办的。如今宜修管着宫里,又是唯一的贵妃,与臣妾没得什么分别。”
  “即便如此,宜修到底也只是个贵妃,名不正则言不顺。”

  “皇额娘,宜修掌理六宫是皇上亲旨,谁敢置喙。至于名正言顺,或许您可以让皇上废了臣妾立宜修为后。”
  太后被姐姐的话噎得无言以对,只能叹着气离开。
  “姐姐...”
  “贵妃娘娘,您还是走吧。”
  我本欲在说些什么,直被采薇挡在了面前。
  曾经我以为胤禛对姐姐的爱会因年老色衰而弛,却不想先放手的却是姐姐。
  于是,日子似乎回到了当初的日子,除了没有了一个皇后的名头,一切如旧。
  有了前头的经历,我对很多事情有了预知性,一切事务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先帝临终前的几年,慢慢怠惰了些朝政,朝廷钱粮亏空得厉害,胤禛命允祥成立了专司审查钱粮奏销得会考府,并管理户部三库,整顿财政。过了端午,弘晖被调到了允祥麾下协理此事。
  一时间各种奏报直接淹没了胤禛。
  敬事房的总管几次去请胤禛翻牌子都被打发了出去,原本胤禛子嗣就不丰茂,这般繁忙不进后宫,倒是直接让太后也不得不关注起了此事。
  这日午后,太后带着人去了养心殿,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话,胤禛同意了选秀,还着意让内务府安排着多挑些汉军旗的秀女,却没像从前将此事交代给华妃,而是落到了我的头上。
  如今国库吃紧,虽然胤禛下旨一切从简,选秀却是涉及到子嗣国本也象征着皇家体面,不可过分俭省,例银有限,若想办的漂亮体面,总要私下贴补许多。
  何况,初选复选得出的人,总是要掺杂着各方利益才能留下,华妃虽也样仰仗着年羹尧的势力,却在初次筹办宫中大事时也不敢妄多伸手,选出的人也还算公允,我又何苦趟这浑水呢。
  我去向胤禛请辞,说自己忙于料理后宫之事,且端怡母亲病了这些时日永璨正养在我宫里,实在力不从心故而举荐了华妃。
  胤禛欣然应允了,还道:“端妃病弱,华妃还算聪明能干,帮着你做这些也是应当的。你们能如此和睦帮朕打理好后宫,朕心甚慰。”
  我笑着说了些理应如此的谦辞退了出去。从前“不得已的贤惠”如今成了真的贤惠了。
  “娘娘,华妃娘娘来了。”哄了永璨午睡,我正倚在榻上看书。
  从前也是这些时日,我召了年世兰来问了问选秀的进度,如今知道大致情况,我也懒得做这些表面功夫,放心的让她去安排却不想她自己来了。
  “华妃妹妹这会儿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我放下了手里的书,有些不明白华妃所为何事。
  “贵妃娘娘安。”年世兰草草地行了个礼就坐到了下首的椅子上,“臣妾哪有娘娘这般清闲有福啊,能在宫里含饴弄孙,读书写字。娘娘把选秀这么大的事儿交到臣妾手上,臣妾自然得尽心竭力的办。”
  “此事辛苦妹妹了。是本宫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妹妹能干,能与本宫一同为皇上分忧。”
  “元贵妃还真是贤惠大度,只可惜了,皇后娘娘如今不理琐事,却仍旧是皇后。贵妃娘娘您做的再多,也只能是贵妃。”
  “皇后是嫡福晋,我等为侧福晋,尊卑有别如此是应当的。何况,年大将军得皇上重用,妹妹又深受皇上宠爱,妹妹在后宫可是风头无两。将来新的姐妹们入宫了,也是难及你一二的。”

  “那就借贵妃娘娘吉言了!”华妃见我并无任何怨气也觉得没意思,“娘娘还是好生休养吧,臣妾告退了!”
  剪秋送走了华妃有些奇怪,“娘娘,您说华妃娘娘走这一遭到底是为什么啊?”
  “左不过是心里不爽寻些晦气吧,说到底选秀一事是本宫推却的,还向皇上引荐了她。若是办的好,便是本宫任贤与能,若是没办好,则是她华妃能力不足辜负了本宫信任。如今忙碌之下虽然还算顺利,她也搭进去不少人情和银子,看本宫这么清闲,心里不平衡罢了。”
  我继续拿起了刚才读一半的书,却发现剪秋目光中带着深深的崇拜。
  “娘娘睿智,如此华妃娘娘费心费力也算为咱们做嫁衣了。”
  “也不是,选秀太麻烦,本宫只是懒得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