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凛觉得男子话里有话,看自己的眼神也不太对,但是当着尤阿根的面又不方便去细问,万一给别人带去麻烦就不好了,只好照对方说的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难民代表说的都和之前的差不多,无非是国外挣得多想出去搏一搏或者是躲战乱找个太平的地方生活。
周冬凛对这些没有营养的采访失去了兴趣,说道:
“尤探长,我觉得差不多了,我再拍几张你们这的生活环境,一会儿回报社后就整理出来尽快帮你们发表!”
“好的,周记者,您随便拍,要是能通过您的报道安置更多的难民那就帮租界解决掉大麻烦了!这可是大功德啊!”
“尤探长,您可别这么说,我们做记者的就是向公众传播真相,您和陆督察长才是真正造福百姓之人!”
周冬凛又在四楼拍了难民居住的房间,医务室,卫生间,厨房......觉得素材收集的差不多了便向尤阿根请了辞,尤阿根让上午开车的丨警丨察将周冬凛送回了报社。
回到报社,周冬凛将中央旅社收集的所有素材整理了一遍。
由于他心中对陆连奎和尤阿根的真实目的还存有疑虑,所以他描述的时候用的措辞都以中性为主,实际看到了什么就描述什么。
至于国外有多好之类的说辞并没有写上。
毕竟他没有去亲身经历过,而从进步书籍和西方报纸描述的状况来看,就算这些难民确实是被送去欧洲和美国,能不能过上好生活还是个问号。
周冬凛将整理好的资料交给编辑后便离开了报社,他骑着自行车去了仁济医院。
张东升已经在医院住了7天了,也不知道恢复的怎么样,周冬凛在医院外买了些水果准备去探望他。
进了病房,周冬凛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张东升已经拆了绷带,脸上还有些浮肿。
这个病房是一个两人间,旁边的一个病人已经出院,房间里只有张东升一个人。
看到周冬凛站在病房门口,张东升想坐起来。
之前照顾张东升的《时报》的同事此时并没有守在床前,周冬凛走过去将他扶正,又从隔壁的空床上拿了一床被子垫在了张东升的背后。
“周记者,这次谢谢你了!”
周冬凛轻声问道:
“张记者,你怎么惹上这帮人了!”
张东升轻声的回答道:
“这个陆连奎一直仗着外国人和青帮在租界里横行霸道,我看不过就想着跟踪他,搜集他的罪证公之于众把他搞下台!”
“我还真是佩服你,不过要把他搞下台可没这么容易!”
“是的,不过周记者,我知道你是个好人,我就跟你说了吧,这次我已经拿到他陆连奎倒台的证据了!”
周冬凛冲张东升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张记者,这话可不能乱说,传出去他们会要你命的啊!”
张东升从床边的衣服口袋掏出一串钥匙交给周冬凛,轻声说道:
“周记者,这是我家钥匙,你进去后把书桌移开,窗台往下数三层,墙角往外数第七块砖,你把它拉出来,里面有个夹层,你看见里面的东西就知道了!”
随后张东生又悄悄的告诉了周冬凛他家的地址。
周冬凛好奇的看着张东升: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你就不怕我出卖你?”
张东升看着周冬凛的眼睛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知道你跟陈记者的身份都不简单,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记者,拿着这些东西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我知道你们两个是绝对不会向日本人屈服的,反正这些东西我交给你了,至于怎么处理那就是你的事,如果你要出卖我我也只能认了,但是我相信我是不会看错人的!”
“张记者,谢谢你的信任,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周记者,你快点去吧,他们是从我家把我抓去中央旅社的,肯定已经搜过我的房间了,不过我相信东西一定还在那,我不说他们是绝对找不到的!”
“好的,那你保重!”
周冬凛离开仁济医院后便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张东升的住处。
这是一幢石库门式的建筑,张东升租住在二楼。
来的时候周冬凛已经观察过没有盯梢的了,不过此时他依旧是小心翼翼的上了二楼,将耳朵贴在房门上确定房间里没有人后才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整个房间不过十个平方,此时已经被翻得乱七八糟,床板已经被掀离了床架,书桌也被放倒在地,衣柜里的衣服散乱的扔在地上。
周冬凛走到窗边,这里应该就是书桌的原位,他按照张东升的指示找到了那块砖,从外表上看不出与它旁边的砖有任何的区别,他试着用手扣了一下,完全扣不动。
周冬凛在房间里寻找合适的工具,捡起了散落在角落的一把小刀,他将小刀沿着砖块划了一圈,刮掉了里面嵌着的泥灰。
然后从砖块的上沿把小刀塞了进去,一点点向外掏,不一会砖块就向外露出了一小截,周冬丽用手指尖捏住砖块露出的部分,轻轻将它拉出,里面出现了一个小的夹层。
周冬凛把手伸了进去,拿出了一小包东西。
周冬凛打开了那一小包东西,里面是一沓照片。
他坐在地板上背靠着窗台下面的墙一张张翻看了起来。
里面都是陆连奎和其他人在不同地方谈话或者近距离接触的照片。
看照片的拍摄角度和位置应该都是躲在什么地方偷拍的。
前面几张里面出现的其他人周冬凛并不认识。
到第四张后有一个人出现了好几次,周冬凛认识那是西村展藏的手下小岛文正。
从照片里看两人是在咖啡店里交谈,有一张拍的尤为清晰,应该是在非常近的距离内拍到的。
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偷拍还不被对方当场发现,周冬凛不得不佩服张东升的能力。
周冬凛将照片收好,离开了张东升的房间,按照他的要求将钥匙塞在了门框上面的一道缝隙里。
周冬凛去到张大海介绍的冲洗店将照片翻拍了一份。
他将翻拍的这一份寄去了马斯南路41号第23号信箱。
随后又去了外滩公园将原件交给了王琳。
周公馆内,周明海的书房大门紧闭。
周明海和刘管家在里面并肩而坐。
老刘又恢复了上午在周明海房间里的状态挺直着背。
刘管家对着周明海说道:
“上午我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人进过你的房间了!”
周明海的房门上和门锁相同的高度有一个斜向下的小豁口,对应的门框的位置钉了一块橡皮。
按照老刘对家里人的说法是因为周明海的门框有些变形导致门关不紧,所以钉了这块橡皮增加阻力。
其实这块橡皮还有更加隐秘的作用。
周明海每天出门前都会将一根不是很长的和门相同颜色的细绳勾在豁口上。
关门的同时将细绳拉出,通过橡皮将细绳挤在门与门框之间,松手后细绳将会卡在门与门框的缝隙中。
通过肉眼哪怕贴着门缝也很难发现这根细绳,但是只要徒手沿着门缝摸一下就可以感觉得到它的存在。
上午老刘走到门前扭动门锁的同时摸了一下门缝,发现细绳不在原位,确定一定有人进过了周明海的房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