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飞过的春天》
第32节

作者: 寻梦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为社区环境改善贡献力量时,蓝雁行也总是冲在前面。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他都积极参与社区的清洁活动。他拿着扫帚清扫街道上的垃圾,用铲子铲除墙壁上的小广告,和大家一起努力让社区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他深知,社区是国家的一个小小缩影,只有每一个社区都和谐美好,祖国才能更加繁荣稳定。 在这一年里,蓝雁行在学习上也更加刻苦努力。
  他明白,知识是实现祖国强大的基石,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未来为祖国的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课后,他主动完成作业,还经常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他尤其对数理化等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知道,这些学科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常常为了一道数学难题而苦思冥想,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去钻研,直到找到答案为止。他的成绩在班级里也逐渐名列前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追求卓越。 蓝雁行在初一这一年,用自己的行动全方位地诠释着对爱国信念的坚守与践行。
  他在爱国主义主题活动中抒发豪情壮志,在社区志愿服务里传递温暖爱心,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拼搏。他就像一棵正在努力成长的小树,虽然还不够茁壮,但已经向着阳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心中为祖国强大而努力的目标奋勇迈进。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推动祖国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未来的道路或许还充满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那团爱国的火焰将永远燃烧,照亮他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为祖国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1999年11月20日,这是一个注定要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日子。
  学校今天全天停课,全体师生组织起来到大会堂,一起观看神舟一号飞船发射直播。
  晨曦微露,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早已被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所笼罩。巨大的发射塔架如同一座钢铁巨人,威严地矗立在戈壁滩上,它紧紧地拥抱着即将踏上伟大征程的“神舟”号飞船。
  发射场周围,各类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着,他们眼神专注,表情严肃,对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设备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与调试。

  那身洁白的工作服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象征着他们所从事事业的纯洁与高尚——为了祖国的航天梦想,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使命。
  通讯人员在测试着各种信号设备,确保发射过程中的每一个指令都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燃料加注人员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复杂的加注设备,如同呵护着珍贵的生命源泉,因为那是飞船升空的强大动力保障;监控人员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仪表和显示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他们就像是飞船的忠诚卫士,时刻准备着发现并排除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
  在发射指挥中心,气氛凝重而又热烈。一排排的控制台前,坐着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指挥员和工程师们。
  他们的面前闪烁着无数的指示灯和数据屏幕,手中紧握着通讯设备,随时准备下达各种关键指令。
  指挥大厅的正前方,是一幅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发射场的实时画面以及飞船各个系统的关键数据。此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艘静静矗立在发射台上的“神舟”号飞船上。
  “神舟”号飞船宛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它那银灰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特有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神秘。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各个舱段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就像一个精密无比的宇宙航行器。轨道舱像是飞船的“了望台”和“实验室”,它将在太空中为宇航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返回舱则是宇航员的“生命之舱”,它的设计关乎着宇航员能否安全地穿越大气层,返回地球母亲的怀抱,其外形呈钟形,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和隔热性能;推进舱犹如飞船的“动力心脏”,它装载着强大的发动机和大量的燃料,为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推动着飞船穿越浩瀚的宇宙星空。”

  随着发射时间的临近,倒计时的声音在发射场的上空回荡,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仿佛敲击在人们的心弦上,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五”

  “四”
  “三”
  “二”
  “一”

  “点火”
  指挥员那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响起,瞬间,发射台上喷射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神舟”号飞船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缓缓升空。
  大会堂欢呼雷动,仿佛要把屋顶掀了。
  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戈壁滩的宁静天空,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映照得黯然失色。
  飞船底部的发动机发出耀眼的光芒和强大的推力,使得飞船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加速上升。
  在发射场的观看区域,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发射场上,气氛紧张而又热烈到了极致。
  科学家们身着洁白的工作服,胸口处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标志,他们整齐地站成一排,眼睛紧紧盯着即将升空的飞船。当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巨大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飞船缓缓脱离发射架,向着深邃的天空攀升时,科学家们瞬间激动地相互拥抱在了一起。
  他们中有的已两鬓斑白,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那是无数个日夜在实验室中钻研、在发射场奔波留下的痕迹。那些曾经乌黑的头发,在漫长的科研征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时光染上了银霜。
  他们为了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常常废寝忘食,反复进行着无数次的实验和模拟。从飞船的设计蓝图绘制,到每一个零部件的精密制造与严格测试,他们事无巨细,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次遇到挫折与失败,他们都默默承受,然后又迅速振作起来,继续埋头苦干。
  此刻,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如同那腾飞的巨龙直上云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是喜悦的泪水,是多年辛勤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回报的欣慰泪水。

  技术人员们同样难掩心中的狂喜。他们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庞涨得通红,兴奋地跳跃着,仿佛脚下的大地都随着他们的喜悦而震动。他们高高地挥舞着手中的帽子和鲜艳的国旗,那挥舞的手臂如同茂密森林中随风摇曳的树枝,充满了生机与力量。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笑容里蕴含着他们对这份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在飞船的建造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精心雕琢着每一个部件,将冰冷的金属和复杂的线路组合成了能够遨游太空的精密仪器。他们在车间里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白昼与黑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从未浇灭他们心中的热情之火。如今,亲眼见证自己亲手打造的飞船正在向着浩瀚宇宙奋勇前行,他们内心的成就感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们的心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