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辈的故事》
第6节

作者: 麦田凡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等缓过神来时,已是原地开席,仨和尚死的不能再死,收敛尸首的来了也得连呼够碎的。
  “死、死人了!”
  “呕——”
  “吐什么吐!赶紧封锁现场,再去个人通知长官——呕——”

  普通工人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这操蛋的世道里不是没见过死人。
  冻死的,饿死的,被土匪宰了挂树上的,多多少少有些习以为常。
  可如此诡异又恐怖的死亡方式,着实冲击着视觉和心理承受防线。
  很快,局面得到初步控制。
  李冬至作为一把手,还算有担当。

  他鼓起勇气亲自带人去小树林里查看情况。
  大白天的怎么连和尚也能中招?
  倘若情况过于复杂危急,也只能上报奉天公署大楼了,看看是否更改原定的工程路线。
  等到了地方的时候的,好家伙,李冬至非但没被什么吓到,反而差点没两眼翻白气死过去。
  供桌祭台前的地上尽是贡品残骸。
  鸡骨头猪脑袋橘子皮满地都是。
  最可气的角落里还有几个不知哪个窑姐的花肚兜。
  一名工人捡起法坛供桌旁的布包,想看看拨出的公款还有没有剩。
  不料翻出两本带图的《金瓶梅》小人书。

  造供果玩窑姐就罢了。
  连诵的经都这么糊弄。
  换做谁是鬼都要怨气冲天吧?
  真他妈是死不足惜!
  过了晌午,匆匆把几个和尚的遗骸送到附近镇子的义庄上时,李冬至才知道自己被狠狠忽悠了一把。
  花重金雇佣的根本不是什么云游到附近的高僧,而是纯粹的一帮骗子。

  义庄上的小年轻直言前几天在窑子里看见过他们。
  虽说脸都被砸烂了,可身上纹的图案很清晰,跟‘带鱼’似的。
  从中可见,几个大忽悠临时起意把头剃成秃驴,大大方方的来赚公款。
  把撑死胆大的俗语彰显的淋漓尽致。
  僵局之时,义庄上的人比较热心肠,为李冬至介绍了一名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出马弟子。
  乡亲们都称他为刘半仙。
  无论是遇到邪乎事还是红白喜事,找他准没毛病,基本上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无奈之下,李冬至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亲自上门把刘半仙恭恭敬敬的请到工程队驻地。
  等到的时候,已近黄昏。
  刘半仙估计是个急性子,稍作准备后,直接在账房小院内开坛作法,焚香祭拜。

  他习惯性捏了捏长长的八字胡后,抄起牛皮八角鼓又拍又跳。
  “天灵灵地灵灵,胡黄常蟒显威灵!”
  “日东升伴月星,奉请天将和天兵!”
  院外,收工的工人们围的里三圈外三圈。
  看热闹是炎黄民族的良好习惯。

  甭管事情的背后有多么瘆人,也不妨碍看两眼涨涨见识。
  大不了碰到事了再跑也不迟。
  赵三元也在其中。
  他还真想看看别家顶香的是怎么‘干活’的,能有多大的区别。
  伴随着混乱又急促的鼓点,刘半仙跟喝了大酒似的脚步虚浮。
  最终七扭八歪的坐在供桌前的一把椅子上。
  双肩微倾,低眉垂首。
  紧接着猛然一哆嗦,表面上看跟拉拉尿没什么大区别。
  只见刘半仙在板凳上摇头晃脑的伸出两根手指,特有派头。
  “来草卷。”
  草卷就是香烟,但并非是老百姓卷的旱烟,而是工厂制作的精良烟卷。
  冷不丁的要烟抽,并没有让李冬至等人有多少意外。
  没见过也听说过,许多出马弟子看事的时候都会请仙上身,而上身后的首个表现就是要烟抽。
  也不知烟瘾咋就这么大。
  很快,康木昂亲自将香烟递过去,还悉心的为其点火。
  众人看着‘刘半仙’吞云吐雾,几口下去烟卷就着到了烟屁股,感叹着必然是老烟枪,吃烟都没他快。
  ‘刘半仙’又伸出手掌。
  “来红粮细水儿。”
  说人话的意思就是高粱酒,但时至今日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才会这么叫,有些家境优渥的,都想尽办法购买进口的雪花飘,也就是啤酒。
  众人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感慨着肯定是仙家上身了,干活前先打打牙祭享受享受。
  康木昂又取来一坛高粱酒,正想往碗里倒的时候,怎料‘刘半仙’一把手抢过来,特豪横的举起酒坛咕咚咕咚豪饮。
  时不时嘴里嘟嘟囔囔,看表情应该挺开心。
  “来洋茄子。”
  香蕉这种东西对老百姓来说等同半个奢侈品,许多人只听过没见过,东北民间最普遍的零食可能就是土豆地瓜大辣椒了。
  水果?
  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
  道边能碰到个野果树就当尝鲜儿了。
  说回香蕉,本来营地内没有这玩意,可先前几个假和尚做法事还有得剩,否则短时间内还真搞不到。
  ‘刘半仙’狼吞虎咽直接干了一整串,少说也有七八根。
  这胃口不是一般的好。
  而事实证明,‘刘半仙’的胃口的确很大。
  “来七小果。”
  笼统来说,刘半仙运用的是相对传统的方式方法。
  有的人称其为萨满祭舞,也有的人称为跳大神。
  已知最早跳大神的形式是以两人完成。
  一个为主,一个为辅。

  一个请神,一个敲鼓。
  无论是曲调还是请神词儿基本固定,大家都按这一套东西来。
  巫师请的神更是五花八门,涵盖极广,绝大多数时候根本做不了主,是请来什么算什么。
  好比说请来‘虎神’附身,便要要窜跳、扑抓;请来‘鹰神’就要拟展翅翱翔,啄食贡品。
  主打的就是个热闹欢腾。
  相传二人转就是从中找到了灵感创造而出。
  但时代在发展,民间也在进步,寻找更方便更快捷的办法。
  最终在顶香弟子的手里被发扬光大。

  他们发现跳大神更容易与自家的老仙儿沟通,捆窍概率大大加强。
  久而久之,民间老百姓以为跳大神就是以前那个顶香弟子创造而出。
  虽说改革了一番,但有些规矩还是保留了下来。
  比如享贡。
  仙家捆窍之后,少不得要打打牙祭享受一番。
  刘半仙也不能免俗。
  并且排场相当之讲究。
  抽烟喝酒扒香蕉,一般家庭还真就负担不起。
  可七小果是啥?
  寻常老百姓可能到过年才能吃到一种。
  它是七种蜜饯统称。
  糖桔饼、山楂片、糖姜片、糖金桔,糖莲子、糖荸荠、青红丝。

  为了这七小果,伙房的人焦头烂额,临时用糖水渍砂了些水果和姜片,毕竟这时候上哪搞七小果去?
  临时加班忙活了好一阵,才把‘工地版’七小果给呈了上去。
  看热闹的工人们不少都站流哈喇子。
  闻着真香啊!
  光是这些好东西,都能在山沟里当聘礼讨个婆娘了!

  而‘刘半仙’显然对没吃到真正的七小果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抓起来都给造了。
  边吃边砸吧嘴,听得许多人暗自咽口水。
  远处的李冬至连连皱眉,随即拉了拉身旁的康木昂,“他到底行不行?难道我又找了个大忽悠?怎么来了之后屁也没干,却又要这又要那,花里胡哨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