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你玩阴的——鬼谷子的心理学诡计》
第5节

作者: yueluodadi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人问:“同样的价钱,怎么端上来的是不同的面?”
  老板笑眯眯的说:“拉板车的力夫饭量大,量足吃饱最重要,生意人心思精细则最关心的味道鲜美,量多也吃不完。”
  我们跟朋友打交道,与同事、上司或下属在工作中合作,想打动对方的心,真正说服对方,使事情达到你的期望,也要“看人上菜”。先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然后再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这样才能得偿所愿!

  对管理者来说,下属有的需要金钱,有的需要归属感,有的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赏,而有的则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优秀的发展平台。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也许有很多种需求。如果总是用同一种方法笼统对待,就总会有一些人对你不满。
  我们跟领导相处,有的领导脾气暴躁,雷厉风行,在他面前做事就得又快又好,体现出速度和效率,嘴皮子功夫是次要的;有的领导温吞水,不急不忙,喜欢按部就班,你就得讲究做事的程序和每一个步骤的完美,不能让他挑出毛病;有的领导不怎么插手具体工作,重视下属的汇报和解释,你就要锻炼一副上好牙口,说话要有说服力,使他放手信任你。

  不过,这并非让我们依照人的三六九等去阿谀奉承别人,而是秉承“随其嗜欲以见其志”的思路,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子,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无论是游说、公关还是做事,就会没攻不下的堡垒!
  日期:2011-03-16 18:56:19
  《鬼谷子》最关键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阴阳法则来解读说话之道。
  《黄帝内经》是用阴阳法则解说人体生老病死规律。
  等等。只要抓住这一点,鬼谷子就好懂了。

  我们在天涯杂谈看到很多帖子会让自己愤怒,因为许多不平事。但愤青之后,琐屑日子还得一天天过。我们只要让自己尽量多掌握一些生存技能,让自己掌握一些社会常识,同时也看清世界从古至今的本质,这样或许会更好一些罢。
  日期:2011-03-20 09:53:52
  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嘴巴一开一闭,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我们在具体行动中有两种选择:或敞开内心直言,或选择沉默。双方情感、利益一致,可直言,否则最好沉默,保留余地。在做的过程中,可与不可,都要看自己是否察清了对方的底线、计谋和真正的需求,了解双方的同与不同。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都必须有主见有原则,难于决断时,不妨先沉默。

  每个出来混的人,都要懂得何时开口,何时沉默。
  你一定要记住,嘴巴一开一闭之间,就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出来混的人必须管好自己的嘴巴,历史上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栽在这上面,从而鲜血横溅、脑浆涂地。所以,说话要谨慎。当你难于决断之际,宁可沉默不语,也不要乱说话!
  说话是捭阖的基本方法,是一个人办事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即喜欢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平时叫得凶的事到临头往往最虚弱;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可能只是个流于空谈的笨蛋!如果考虑不周便急于表达,那么一定会言多必失!而如果该果断表达时你却还在沉默,也一定会错失良机,被人轻视!
  所以,直言和沉默都是必不可少的智慧,“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它们的作用不同,“同其情”时,我们可直言,“开而示之。”“异其诚”时,该闭嘴时就要闭嘴,以便让自己呆在安全地带,不与对方利益发生冲突。
  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想立吕姓的人为王,问王陵是否可以。王陵昂着脖子说:“当然不行,高祖与我们杀马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您怎么忘了?”

  吕后很生气,又问陈平。陈平说:“如今是太后您执掌朝政,这些事您可以自决,不需要问我们。”
  于是,王陵被贬,倒了大霉,吕后封了很多吕氏家族的人做王。事后王陵气愤地去找陈平算账:“当年杀马盟誓时,你陈平也在场的,还信誓旦旦要守护与高祖的誓约,如今却违背誓言,你这不是拍马屁谋取高位吗?操你奶奶,你真是个卑鄙小人!”
  陈平也不生气,嘿嘿笑道:“您说得对,但是触犯太后惹她生气,我不如你,我也很佩服你,可是将来辅汉安刘,收拾残局,你就不如我了。”
  果不其然,吕后一死,天下大乱,诸吕谋反,正是陈平和周勃等人适机而出,铲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即位,保全了刘姓的汉室江山。
  两个人的处事态度截然而同,王陵敢于说话,直言上谏,一身硬骨,值得敬佩,但他开口不分时机,不但于事无补,还让自己受到损失,差点丢了脑袋。陈平则冷静审察,看清事态,知道当时多说无益,再反对也无法改变吕后的主意,于是就妥协沉默,顺应事态,保存实力,等将来事有变化,果断出击,最终还是实现了杀马盟誓的承诺。

  《墨子》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子禽去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说:“青蛙、蛤蟆和苍蝇天天在叫,时时在叫,口干舌累,却没人去注意它们。公鸡一天到晚不吭一声,但黎明时打鸣,一叫即能惊动天下。所以,多说话有什么用呢?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说话才有用。”
  话不在多,切中要害才最关键!时机不对,话越多越让人讨厌。只有在恰当时机讲恰当的话,才是鬼谷子教我们追求的处世境界。
  明朝有一次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登基以后,为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冠以皇帝与皇后的名号,与大臣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为了捍卫祖宗定下规矩,许多大臣争先恐后直言死谏,几百人跪在皇宫门口慷慨激昴,结果又怎么样?被锦衣卫的板子打得皮开肉绽,也没争过皇帝。
  这段史实反映出的就是有两个道理,其一,话不投机半句多,与皇帝的根本利益不一致,你说再多也无用,说多了只能找打,甚至找死,明知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闭嘴;其二,争与不争,直言或沉默,还要看是什么事,若是关乎国家命运、百姓祸福,即便牺牲生命去直言不讳,死了也让人尊敬!若为一件无关小事,为一个本身便被证明迂腐不堪的旧制,却拿出百分之二百的斗志,即便争过了皇帝,也只是徒劳无功的内耗而已。

  事实上,明朝之亡,过多这种虚华不实的内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不怕死的言官们,每天都为一些鸡飞狗跳的内耗之事去争去斗,整天都在“开而示之”,嘴皮子很厉害,不知告死了多少前线打仗的大将,比如袁崇焕。岂不知,如果他们能适时“阖而闭之”,对自己不懂或不该干涉的事情学会闭紧嘴巴,明朝还不会亡得这么快!

  某公司举办了一次慈善晚宴,各界名流齐聚。公司女经理穿了一件特别招惹眼球的晚礼服,成了当场的交际明星,许多客户围着她转。
  小王跟她打完招呼,发现她这件晚礼服后面拉链不知什么时候开了,腰部以下的敏感部位有所暴露。他刚要提醒,看看周围全是人,想了想,闭上嘴巴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