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奋斗 爱情——漠畔植树、采油引发的80后故事》
第9节

作者: 尚保名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云升领导下的钻采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开发技改了六十多口揭盖井,虽然也有五六口没有成功,但其他的或多或少的出油了,甚至还有一口日产十吨的纯油井。邵宏波一年前已经调走了,但县里的领导在财政收入激增的情况下,也是非常重视钻采公司的发展情况。
  雨,虽然不大,但足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却没有影响到钻采公司搬家,结束了两年年多来借住办公的生活,钻采职工在细雨中忙碌着,嬉笑着,在一片鞭炮声中,搬进了位于长城南街的新建院子里,一进大门,对着大门的房子上面用红漆写着会议室三个大字,左手边是一排十多间坐北向南的办公室。
  搬进新院子,张云升的心又不安分起来了:钻采成立到现在,一直开采的是“揭盖井”,怎么老感觉着在接人下水,长庆、私人打井队在定边遍地开花,定边钻采却没有一口真正意义上自钻自采的井。在周一的公司领导班子会上,张云升提出了打井计划。
  几个副经理便争论着这井该打还是不该打:打井,一没技术,二来资金不充裕,油井!向来是高风险、高效益的投资项目,来定边打井的私人老板,有好多千万富翁最终倾家荡产的悄然离去,定边钻采虽有县里做后盾,但终究底子薄,而且致命的是,公司里压根没有打井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打好了便罢了,万一打井失败,一来影响钻采在县里的形象,二来这个仍然孕育在襁褓中的新生儿,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争论了一会儿,渐渐的都静了下来,众人的眼光都聚集在张云升脸上,张云升眼光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视了一下,在贺继明脸上停留下来。
  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雷厉风行、魄力惊人的做事风格颇让张云升赏识,钻采成立第二年,组建了运输队,贺继明便被任命为队长。张云升见贺继明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便轻扬了一下下巴:“继明!有话说吗?”
  贺继明正正身子:“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吗?”
  张云升嗯了一声。
  “私人打井,存在很多的障碍,一来土地征用方面,二来他们也缺乏可靠的技术人员,再者他们打井不能和长庆发生冲突,所以都选在离长庆油区较远的地方,咱们却不同,只要开始打井,县里会给咱们开一条绿色通道的,我个人认为,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
  坐在贺继明旁边的夏宇峰侧头问:“何来天时、地利、人和。”
  “钻采发展两年多,咱们接触不少东西,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是天时;咱们身处在定边,在咱们自己的地上打井,这是地利;公司里的人员上下一心,这是人和。当务之急,是聘用一个有资历的地质专家来指导咱们的打井工作,我认为,咱们是该到放开手脚干的时候了。”
  张云升点点头,扫视了一下众人:“大家认为呢?”
  众人看张云升的神色,知他心中已有主张,便都点头。
  辗转反侧中,张云升找到了长庆五厂退休地质工程师老吴担任技术顾问,这个对定边地质深有研究的石油人,和张云升攀谈良久,在定边的南部山区踏遍踪迹,最终将开发区块选在花苞沟。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已经邻近腊月,定采的人们便等待着来年再大展宏图。
  花苞沟地处白玉山区北麓,一条由北向南斜向上延伸的公路将这个村庄一分为二,五厂在公路西边打出好几口井,在没有资料、技术不成熟、更谈不上前期勘探的钻采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长庆油区的边缘打探井,然后开发自己的区块。
  刚刚下完春雨,还没到农忙的季节,清新的空气里散发出泥土的气息,花苞沟村里,一行人步行走在斜斜的山坡上,将井位定在一块地势稍平的现耕地,村主任王聚财看着累了半天的县里人,巴结的说:“张总,翻过这个山头有一户人家,咱们去歇歇脚,吃点饭。”张云升还没来得及回答,众人连声道好。
  翻过山头,光秃秃的半山腰,几棵树的秃枝轻轻摇摆着,王聚财回头对众人说:“到了,咱们从这下去,一边说一边俯下身撅着屁股顺着路边的低埃溜到路上,顾不上拍拍满身的泥土,走进院子里喊道:“高大,高大,找一张锹...”有人闷闷的应了声,王聚财拿着锹出来,在埃上挖了几个踏脚的冏樱⌒牡慕谌朔隽讼吕础
  窄窄的刚好能过去一个驴拉车的小路尽头,新打的土墙上椽子印记清新可见,木条和铁丝扎的大门斜斜的敞开着,旁边的驴圈里,一条健壮的毛驴因为一冬的圈养,憋着的力气没处撒,一边嘻嘻呼呼的叫唤,一边用前蹄在地下使劲刨着,干驴粪随着蹄子有节奏向外扬着,一旁的荞麦柴堆得高高的,像一个看破世事的老人,眯眼看着这个日复一日无聊的动作。
  院子里扫的干干净净的,院子中间收水窖突出的井口旁,站着一个满脸诧异的中年妇女,见王聚财带进来一群穿着新潮的男女,忙放下了手中的水桶,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水迹,招呼众人进家。
  张云升笑着说:“大嫂,提水呢,我帮你提吧。”说着弯下腰去提水。
  那女人忙挡着说:“哪能让你提,我能提得动。”
  张云升看着桶里面的水黄黄的,问:“这水怎么这种颜色。”
  王聚财说:“这里打井打出的都是咸水,吃不得,所以只能下雨的时候把水引到水窖里存着,这不刚下完雨吗,泥沙还没澄底呢。”
  “要是一年不下雨那不是没得吃了?”核算员曹静插嘴问。
  “老天爷总不会看着这些人死的,呵呵,总是还够吃。”王聚财边说边推开门,招呼众人走进窑洞里。
  这是个在南山腰向里挖的窑洞圆拱型的窑顶,小木格子窗子,窗子中间,一块可能在垃圾堆里捡到的形状不规则的玻璃,被四个小铁钉固定着,除此之外,窗子都用麻纸糊着,暗淡的光线下,这个入口很深的窑洞给人些许阴森感。一只木质拐杖倚在土炕边,炕上坐着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招呼众人上炕坐。众人说笑声,叹息声,顿时使的窑洞里热闹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