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记》
第37节

作者: 梁月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家伙,这东西就像长在它身上似的。”棺材在手中把玩不已。
  “我说二位,看这水已经到肩膀了,再不行动,就真死了。”朋朋说出了最重要的话。
  我们马上游向那个盗洞,但是此时水下的怪物再一次的站了起来,挡在我们身前。好家伙,没有了保命的磁石,它还能行动。我们三人此时早已是筋疲力尽。

  “别慌,它好像要告诉我什么事?”棺材和这个家伙对望着。
  片刻之后,棺材挥了挥手,示意我们进前,而那个怪物根本没当我们存在似的向反方向游去。也许失去了鸟纹,也打开了他的心结,让它从一个怪物重新变回了一个人。看着它落寞的身影,我反倒有一丝的心酸。
  “姐夫,送他一程吧。”棺材对我说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轻轻的念着金刚经最后的一句。那个怪物反倒十分平静的靠在墓的门口,转身面向我们,闭上了眼睛,慢慢的沉了下去。
  石像都被撞坏,地面也有所下降,看着那个洞口离我们更远了。怎么办?现在只有等水位上升到最顶端,凭借着水的浮力钻进去了。只是几分钟的时间,我们的脚已离地,整个人都浮在水中,脚下不停的踩。渐渐的举起的双手已经够到上面,于是我和朋朋再次将棺材推了上去。而棺材则用那条背包绳把我们拉了上来。这次有水的帮助,我们上去的很轻松。
  三个人只是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看到脚下洞口已经满是水了,而且还大有上涨的趋势。爬吧,能怎么爬就怎么爬。顺着这‘之’字形的盗洞,我们三个是爬爬停停的逃命。我们消失了这么长的时间,外面的世界一定是闹翻了天。出门的时候只是和大爷说了一句转转,可是这一转就不知道是几天了。三个人还要统一口供,绝对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不然可是犯法的。又突然的想到,三十年后的我还在里面呢,他怎么出来?不过担心也是多余的,他是第二次进来了,应该会有出去的方法。

  越爬感觉越臭,到后来必须要捏着鼻子爬了。我们谁也不说话,生怕一说话这臭气就钻进嘴里去了。不过这洞到是越来越宽敞了,后面的路我已经可以站起身来,半弯着腰走了。又走了将近十分钟的路,眼前出现了一个圆型的出口,而棺材和朋朋在外面露着脑袋看着我。我一矮身钻了出去,落地后便有一种极其不爽的感觉。脚下的水有半尺深,而且带来一种泥泞的松软。朋朋和棺材却在一旁大笑。

  “你们不够意思,这是下水道也不告诉我一声。别说我脚下踩的是‘黄金’。”
  “呵,姐夫,我们都踩了,你要是不踩也说不过去啊,再说了,我们告诉你也没用啊,这里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忍了吧。”
  眼前完全是一个现代的人工建筑,俗称下水道,刚才闻到的臭味就来自这里。再心有不甘也没办法,这是唯一的出路了。
  好在胃里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些臭味的熏陶之下我们也吐不出什么,只有加快脚步寻找出口。我们只是向前走,根本就不敢低头向下看,不论脚下踩到什么,都一带而过。前方有两道直射下来的阳光,我们看到了两个极小的窟窿眼儿,高兴的心情未能言表。
  可能为了防止有人偷井盖,此处的井盖是用石头做的,我们费了不少力才爬上去。重见天日的感觉真是太好了,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明亮,花是香的,树是绿的,土是黄的,天地是宽阔的。
  看了看天,应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样子,还感觉到一丝凉意。向四周环视了一下,才发现身后是一座高墙,写着一个大大的佛字,偶尔还能听见墙内念经的声音。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玉泉寺的旁边,而那个下水道应该就是为了游客方便才建造的,难道修造的时候没有发现里面的盗洞吗?出口还开得那么大,完全就是不怕别人进去似的。

  我们盖好了井盖,蹭去了脚下的‘黄金’,整了整衣装,迈步走进寺里,我们只是来感谢佛祖的保佑。果然看到了那棵鸟柏,树身的确有一道裂痕,可是棺材是绝对不会把这个宝贝交还回去的。寺内的建筑与格局就不一一介绍了,各位读者有兴趣可以来参观一下,顺便找找我们出来的那个下水道。
  “玉泉寺又叫皇寺,在邢州西北四十里,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
  相传元顺帝被明将朱洪武追杀,曾避难于玉泉寺附近。而朱洪武却在该寺内歇兵喂马,所以后来将此寺改名皇寺。皇寺始建于唐,而重修于元,正殿、配殿宏伟壮观,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都具有元代风格,为近世所罕见。可惜,保护不善,又因年久失修,边一独具风格的古建筑已今非昔比。
  皇寺院内,有一棵一千二百五十年的古柏,高达二十多公尺,挺拔苍劲,枝桠繁壮,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古柏树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层,其势如烟如云,翠浓异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刹和玉泉环绕之中,常栖息珍禽鸟。再加上树冠如此庞大,经常迎风自吟。两鸣交响,酷似百鸟鸣唱。据植物学家考证,该古柏树种优异,培土肥美,所以树纹结构异于寻常。结合民间美传:“每落一鸟,便增加一鸟形花纹,久而久之,柏纹如落鸟之众,落鸟似柏纹之美。可惜,在很早以前的一个深夜,从南方来了一个明眼窃宝人,利用秫秸掩盖,劈开树干,偷走了鸟纹。现在留下的一丈多长,三尺多宽的伤痕,就是当时盗宝的明证”。该传说虽然优美动听,但实际上是因雷击所致。鸟柏的美丽花纹依然存在。

  玉泉池。在鸟柏的南侧有一泉池,古称“玉泉池”。泉底石沙如玉,水清见底。水中游鱼翩翩。泉池系明朝县令陈大宾所建,已有五百年历史。池面五亩有余,池中碧波**漾,凉亭耸立;池岸料石精砌,垂柳成行。池南岸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其石柱、石梁、石瓦楼等都是银灰色的石料雕刻而成,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中央牌坊中跨之上刻有";玉泉池";三个浑健有力的草书大字,是当时邢台县知县朱浩所写。池中心有一凉亭,建筑精美别致。掩映在红花、碧水和绿柳之中,十分幽雅,是鉴赏湖光山色和避暑的好地方。

  值此连续数年偏枯年份,许多名泉都已干涸,但玉泉池,依然昼夜不停地翻华如玉,竞相涌出。泉水日涌出量约在七千至万吨以上,使这一极度缺水的石灰岩地区,“河渠纵横,绕村贯户,玉液流淌灌溉沃野”。皇寺村一带,家家户户泉水丁冬,山坡田野稻麦花香,虽非江南而实胜江南。说也奇怪,泉水在玉泉池涌流不干,但经皇寺下流不远便渗漏到石灰岩的列隙之中,河渠溪流化为乌有,此乃又一奇观--流不干与灌不满。

  每当夕阳西坠,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桠杈上,在玉泉池的凉台牌碑上,以及在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彩辉,景观十分幽静、壮丽。形成了游人神往的美景,这就是“玉泉夕照”名胜的由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