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三十三天(直播本人失业再就业全过程)》
第4节

作者: 短发老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首先,我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个学历,硕士,但是是带着污点的,因为是工科,其次党员,性别男,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基本资料啊,怎么弄出亮点来?工作经历:这个根本没法填,如果我做的特别好,能被裁员吗?培训经历:这个倒是有个比较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叫PTT(职业培训师培训)的,本来参加这批培训的人员是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我自然在列,可是悲催的是封闭集训结束后的第二天,我被通知在裁员名单中。。。。。。

  至于我那些所谓的硕士期间的科研经历,还是不写为好。仅有的和文字相关的就是我发表的硕士论文,和期刊上的小论文,关键是专业性太强了,都是什么基于PID算法的什么什么机器人控制系统什么什么的,再搞点神经网络,打死人家也不能要我。对了,曾经我老师是某专业期刊的专家评审,我帮着审过稿,不知道能不能算。
  简历写完,发现平平,没啥突出的地方啊,听人说,写得好的极其夸张的,也要看运气人家能不能看到,像这种平平的连拼运气的机会都没有,我废了半天劲,总觉得自己做的是无用功。
  继续花时间研究某求职网站,我决定有针对性的准备。比较希望从事文字类工作,编辑记者之类的,哎,恰好当地一家报社发布招聘信息,申请了职位。但是仔细想想我那不够出彩的简历,万一被人家看到岂不耻笑?我开始研究剑走偏锋。于是诞生了上面的那份求职信,依然困惑,这样哗众取宠的行为,会不会被人所不齿。
  哎,我知道工作是该这么找的,不该对一家公司抱有太多的希望,就好像《非诚勿扰》有二十四位女嘉宾,心动女生要是把灯灭了,还得有备胎。可是我就是这么一个执着的人,至少要到人家明确拒绝我的时候才能去考虑下一家公司,不然那种劈腿的罪恶感在我心头会油然而生。。。。。。。。。。。。
  当一个人的对自己的道德标准,高于这个社会平均值的话,那么,也许真的就无法生存。我忽然觉得,我即使无法生存,也不愿意改变那些该有的底线,如果每个人都不断下调自己的底线,我们存在的价值底线就会不断的降低。。。。。。。。。。。。
  上一段话,可能是注定我这辈子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思维本就奇怪,自己连饭都吃不上了还在思考什么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被饿死,天理难容。。。。。。。。
  等待报社回复中。。。。。。。。。。。。。。。。。。。。。。。。
  日期:2012-04-08 00:28:45
  第六天
  失业第六天,假期最后一天,漫无目的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而我无能为力。我希望时间快点过去,把近期的阴霾赶快带走;也希望时间慢一点过去,因为明天是这个月的第一天上班,我实在不知道要以一个什么样心态去面对我那份已经没有了工资的工作。

  之前讲到了证券行业存在的意义,那么下面就说说我在证券公司工作8个月之后,一点点关于证券公司以及金融业发展方向的看法。
  首先要分析清楚我们所在的阶段。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此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之前说过中国就像是因为淘气旷了课的学生,现在回心转意了,在补资本主义的课程,而我们也仅仅相当于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可以以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的一段时间作为参考,或者直接看看卓别林的电影,我们的生活状态一目了然。工作压力大,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通货膨胀明显等等都是这个社会阶段的主要特征。而美国金融业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即券商基金投资理财保险银行全部由银行端处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的发展,会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证券公司的暴利时代,很有可能就此作古。我不是因为被裁员而怀有的仇恨情绪才说出这样的话,而是实事求是的以当前形势作为分析依据的。曾经证券公司出现过论麻袋从前台提现金的状态,行业内的元老一定都经历过,可是之后没多久,出现了银行三方存管制,换句话说,证券公司接触现金的机会少了,不用我多说大家也能明白,猫腻的机会也在减少。说明行业在走向正规。

  然后就是券商的飞速扩张时期,如下过雨后的狗尿苔,层出不穷。股权分置改革,和汇改推动了07年的大牛市,更助长了行业的信心,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临近。越来越多的业务需银行经手,包括资产来源,银行驻点也是重中之重,银行成了券商的生命线,可是区别是银行是偏垄断型的行业,而券商在一片狗尿苔的崛起之后,份额越来越小。这个时候,注意一点,如果银行把生命线掐死,同时自己开辟券商的业务,那么狗尿苔会一片一片的死去。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至少在现有的政体之下,金融行业的改革不会这么大刀阔斧。但是仅仅是几大国有银行动动手指头,就足够地方性小券商颤抖了。有些事不是危言耸听,中国银行的中银国际,建设银行的建银,酝酿的就是这样的事。

  前面谈的是市场份额,下面谈谈利润本身。以前说过经纪业务,也就是佣金,是所有券商最直接的业务收入,而近年来千分之三的向下浮动制,成为了利润空间的噩梦,据我所知,好多地方的佣金甚至低于万三之下,这可是券商自己的成本底线啊,为了抢占市场,不惜赔本准吆喝,是我国竞争的鲜明写照。同样是死,只要有人死的比我惨,我就高兴,这是竞争心理。然后是承销保荐,也叫投行业务,各种新股发行制度,定价制度的诟病,近期关注财经新闻的人都会看到,至于太多我不想说,舆论是ZF的风向标,其实就是明告诉你,你们之前的猫腻太多了,该收敛了,好,那这部分利润一样会骤减。最后简单谈谈资产管理业务,钱的意义在这个时候十分重大,尤其是基金销售,认购费,赎回费,管理费,这是要从客户资产中扣除的,也就是你今天买明天卖,本金就变少了,这还是忽略掉风险的情况下,而基金公司挣的是管理费,这个费率虽然标明,但是却是最不透明的。到底扣了多少鬼知道,因为代销基金的证券公司会得到一笔不菲的分仓收入,钱从哪里来?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客户都能算明白账,明知道自己的本金会受损失,又凭什么买?买的那些客户是不是券商承诺了些什么,分仓收入的利润估计也剩不多少了吧?

  讲了这么多,是不是券商很快就会完蛋?当然不会,完蛋的前提是持续三年以上如2011年一般的股票行情,这个前提实现是不可能的,即使实现,银行接管,用银行的巨额利润挽救这个还不是小菜一碟。就目前形势看,三年左右时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牛可能性偏大,一旦显现暴利机会,银行还是会插手。说真的,银行干证券业务,驾轻就熟,所以券商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行情。这就是之前提到的混业经营。毕竟银行开券商业务容易,券商开银行业务简直是难上加难。

  最近居然有银行说去年年报乐观到了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公布的地步,那说明银行改革可能要启动了,至少业务收费必然会被规范,在这样背景之下,如果收回券商是件好事,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本的流动,而在我国这个流动过程的成本实在太高,各种税制重复征收,再加上券商收一笔佣金,如果完全放开的话,至少税收可以降低,佣金可以取消,用银行其它的高额利润来补充,这样资本流动成本的降低,对于投资者来说绝对是大快人心,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