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20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玫也懒得跟他们废话,拔出宝剑砍掉桌子一角,称:“我立李氏一王,有异议者斩。”这是在朱玫的地盘上,满朝文武不敢跟他硬碰,都默不作声。朱玫随即奉襄王李熅权监军国事,又自封为左右神策十军使,以图掌握军权。在刚开始的时候,还真得到了一些与僖宗有矛盾的藩镇拥护,比如说淮南节度使高骈,因为一直以来和僖宗闹矛盾,见朱玫谋图废掉僖宗另立襄王,马上奉表劝进。但过不多久,朱玫又给自己加官侍中、诸道盐铁转运使,把军政财三方大权集于一身,这一来有点玩大了,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本来朱玫在唐末藩镇中的势力就是比较小的,象朱温、李克用、王重荣这些强藩,都不怎么将他放在眼内,当他们看到像朱玫这样一个小人物居然也敢在他们眼皮底下玩曹操那套把戏,无不气得暴跳如雷,口口声声要出兵讨伐他。而就连原本和他合谋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也因为不满朱玫大权独揽,不仅不受册封,反而上表僖宗兴元行在,称朱玫擅立李熅为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要求出兵讨伐朱玫。

  僖宗自继位已来,不管国内形势多么严峻,但帝位还从来没受过威胁。所以在刚听说朱玫立襄王李熅时,被吓得手足无措,连进门都不知该先迈哪条腿。这时新任宰相杜让能给他出主意,说:“皇上你别着急,朱玫那小子就是能咋呼,其实没多大势力,以前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和杨复光一起破黄巢时,关系处得老铁了,咱们现在就把杨复光的弟弟杨复恭派去找王重荣帮忙,保证好使,王重荣实力强,收拾起朱玫来不在话下。” 这一招还真管用,杨复恭一到河中,王重荣当即表态,要跟朱玫反动集团势不两立,并向兴元献上十万匹绢表示衷心。

  紧接着,朱玫以襄王李熅的名义派往晋阳的使者也被李克用扣下了。其后李克用传檄天下,称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三万大军,要求各军镇跟他一起赴关中讨伐朱玫,共立大功。
  僖宗看了李克用的檄文大喜,这时李昌符的表状也已送到,僖宗很欣慰,加封他为检校司徒,命他就近相机行事。又命护跸都将、杨复恭的义子杨守亮为金、商节度使,京畿制置使,率兵两万出金州,会同王重荣、李克用共同征剿朱玫。
  朱玫听到消息,觉得还是先下手为强的好,所以马上派遣部将王行瑜率邠宁、河西军五万,出兵攻占了凤州,逼近兴元府二百里内,要赶在各路勤王大军到来前灭掉僖宗。并于同年十月,扶持襄王李熅在长安正式登基。但不久后,朱玫部将王行瑜就被僖宗的护跸都将李茂贞打败,十二月,李茂贞取下凤州。这时候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朱玫犯了众怒,手下军队又不强,其他勤王的军队还没到,他的主力部队就已经被打败了,那他理想中的曹操事业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前途了。

  这个时候,眼看着胜利将近,僖宗集团又加了把火,由杨复恭传檄关中,“有得朱玫首级者,以靖难节度使赏之。”朱玫手下大将王行瑜屡战屡败,本来已经对前途十分的灰心了,这时听到这个消息,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忙召集手下道:“咱们打了败仗,回去也是个死,还不如先赶回去把朱玫弄死,再将皇上迎回长安,这样不但能免了死罪,还能闹个靖难节度使当当,这不挺好个事儿嘛!”

  大伙儿听了都很高兴,连声夸王行瑜聪明,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王行瑜领着大军回到长安。朱玫一向专权行事,见王行瑜擅自带着军队回来了,顿时勃然大怒,喝道:“未得诏命擅自回京,难道要造反不成?”
  王行瑜冷笑道:“我不造反,这次回来是专为诛杀反贼。”说着一摆手,还没等朱玫反应过来,已命人将朱玫擒下,随即斩首示众,又尽杀其党羽数百人。伪相郑昌图、裴澈等人见势不好,忙带着二百余朝官拥着李熅逃往河中投靠王重荣。王重荣也不客气,先是连哄带骗地把这帮人让进了城,之后立刻把脸落下,当场将李熅斩首,又半杀这些朝官,然后传首、献俘至僖宗兴元行在。

  僖宗十分高兴,论功行赏,封李茂贞为武定节度使,王行瑜为靖难节度使。又下诏剥夺了逃往西川的田令孜所有官爵,流放端州,但田令孜在他哥哥陈敬瑄的地盘上,这道旨意当然不可能成行。光启三年三月,僖宗从兴元行至凤翔,又诏斩伪相萧遘、郑昌图、裴澈。其实这里面萧遘并未受其封册,但也被杀害,主要原因是僖宗怨恨他在自己逃难时没有奉诏的缘故。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好像是告一段落了,没成想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因为前一阵儿曾跟朱玫一起派兵追杀过僖宗,生怕僖宗回到长安后找他算后账,就以京城宫室残破为名,要僖宗留在凤翔。僖宗也不敢得罪他,就只好先留了下来。没想到这一住下,又生出许多事来,这一点稍后再说。
  这一场大乱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僖宗作为国内政治偶像的地位更加弱化,只能形同傀儡一般任人摆布。而原来代表着中央最高权力机关的宦官集团,虽然从表面上看,在田令孜倒台后,其领袖地位由杨复恭替代,仍然能够控制中央,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央权力代表的宦官集团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已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对地方藩镇势力的约束能力已经荡然无存,甚至在面对像李昌符这样弱小藩镇的刁难都无力反抗,这也标志着唐朝末年中央机关在同地方藩镇的权利斗争中彻底败下阵来。

  而以各藩镇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成了这场大乱后的最大赢家,在大唐王朝剩下的不长时间里,他们可以完全无视监管部门的存在,在帝国版图之内,大搞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将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在这里演绎地淋漓尽致。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唐帝国内,又有哪几个藩镇最有希望成为这场血淋淋的斗争中最后的赢家呢?

日期:2008-8-13 16:20:11

  (26)
  在黄巢集团覆灭后,大唐国内的地方势力呈现出典型的一超多强的政治局面。
  多强前面说过了,是指以汴州为据点的朱温、以晋阳为据点的李克用、以河中为据点的王重荣、以徐州为据点的时溥、以蔡州为据点的秦宗权、以郓州为据点的朱瑄等人。但在这多强之上,还有一超,这个超级大藩镇就是据有淮南八州的高骈。
  高骈这个人前面曾多次提到过,在黄巢势大时,僖宗政府曾对他寄予厚望,先后任命他为镇海军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淮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又兼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使他位兼将相,成为大唐地方上的头号强藩。但当高骈看到黄巢势力不断壮大后,一方面出于保存自己实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因为觉得李唐王朝摇摇欲坠,使其渐生割据之心,所以从始自终,都一直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任凭辖地之外打了个天昏地暗,他也始终一兵不发。

  本来高骈仗着自身的强大实力,想在这场大乱中获得更大的政治筹码,或者干脆想摆脱僖宗政府的控制,成为介于大唐政府和黄巢之间的第三方势力,而采取这种观望态度,这个出发点还是对的。但是,在大唐和黄巢苦战的数年间,高骈却并没有利用这个宝贵的时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是始终处于观望状态,行动上过于保守,以至于到了黄巢之乱彻底平定后,他非但没有因此得到半点利益,反而因为毫无建树和受到了僖宗集团的公开谴责,使自己在国内各大藩镇的眼中威望锐减。在这种情况下,高骈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事业上越来越不思进取,整天躲在家里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把军政大权全部交到爱将吕用之的手中。

  吕用之是鄱阳人,出身于一个世代经商之家,性格非常狡诈。年轻时曾入九华山学过些道术,后经高骈的手下大将俞公楚的推荐,投入高骈门下,靠着装神弄鬼的本事深受高骈的器重。而后期高骈由于在事业上不思进取,越来越迷恋神仙之道,妄想着自己能长生不死,心理上已接近于病态,所以对吕用之的相信也就基本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比如说有一次吕用之在庭内造了一只木鹤,内藏机关,人骑上去,木鹤的两个翅膀就会扇动。吕用之在一旁生上烟,叫高骈穿上道服骑上去,作“仙去之状”。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搞笑的一幕,却使高骈乐此不疲。

  吕用之得势之后,生活作风开始腐化堕落,纳姬妾数百,每月宴会多达二十余次,费用不足,就苛敛于民,或截留财政。又广募敢死之士,组成两万左右镆铘军,这样一来,势力急剧膨胀,他又开始欺压同僚,如此行径,自然引起了高骈旧部的强烈不满。
  其后不久,高骈听说秦宗权要出兵攻扬州,便派大将毕师铎屯兵高邮。毕师铎本是黄巢降将,因见吕用之专权擅杀,常有不寒而栗之感,又因女色之事与吕用之产生私怨,就有了先下手为强的念头,所以在出兵后不久,就带着部下以诛杀吕用之为名率部杀回扬州。光启三年四月,毕师铎与吕用之率部在杨州展开激战,战事相持不下,毕师铎又请来宣州刺史秦彦助战。四月二十一日,毕师铎与秦彦联军攻入扬州城,吕用之率部逃跑,高骈则为毕师铎软禁起来,后被秦彦下令杀死,这个称雄于懿、僖两朝的名将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因为自己的一错再错,终于闹了个悲剧收场,虽不值得可惜,但也足以让人引以为戒。

  其后,庐州刺史杨行密在吕用之的邀请下出兵扬州,赶走了秦彦,自称淮南留后,逐渐成为雄霸一方的强镇,五代十国中的吴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这是以后的事情,先不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