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10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十一月十七日,黄巢带兵抵达洛阳,唐朝东都留守刘允章知道难以抵挡,忙将洛阳各府印信共8颗交给户部郎中李磎,命他连夜逃往河阳,然后打开城门,率洛阳百官及僚属投降,又对黄巢谎称印信是被李磎携走的。黄巢不战而入东都洛阳,心里非常高兴,也不追究,反而对他们这帮降臣加以抚慰,又下令严禁部下烧杀抢掠,加上黄巢仅在洛阳停留了一天,就往长安进发了,所以并没对这座城市造成多么大的破坏。

  洛阳沦陷的消息给了僖宗集团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在其政治版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它的周围,拱卫着相当多数量的军镇,而它这么轻易地落在黄巢手里,其背后的含义绝不仅限于一座城市的陷落,而更能说明的是,在整个中原大地上,黄巢的军队已经放眼无敌了。而且,洛阳到长安虽说不是很近,但中间除了潼关以外,再就无险可守了。洛阳既然陷落了,那么长安也就不再安全了。

  此时的长安城内,一片慌恐。僖宗于延英殿招群臣商议对策,未语先哭,大臣们也是黯然失色。这时他原先的几个宰相,王铎和郑畋均被贬为外官,不在朝中,卢携见势不妙,称病躲起来不敢上朝,只有新晋的宰相崔沆、豆卢瑑和宦官头子田令孜还在身边。崔沆和豆卢瑑均主张调集关内诸镇兵力会同左右神策军把守潼关,田令孜也是这个意思,并愿意出任“都指挥制置把截使”。僖宗含泪道:“近侍将士,不习征战,恐怕难以依靠。”

  其实田令孜也不相信靠神策军能挡住黄巢,只是听僖宗问起对策,不可能张口就说逃跑。此时听僖宗说到这里,马上话锋一转,道:“当年安禄山构乱,玄宗幸蜀以避之。”这就是在说天宝年间的旧事了,鼓动僖宗逃跑。崔沆也说:“安禄山当年只有五万人,比起现在的黄巢差得远了。”豆卢瑑也说:“当年哥舒翰以十五万大军都守不住潼关,而今黄巢有百万之众,而潼关又没有哥舒翰那样的强兵。”言下之意,潼关肯定是守不住的。

  僖宗想起当年玄宗仓惶逃往蜀地的旧事,不禁黯然神伤。但此时黄巢还在路上,似乎也没必要马上逃跑,思前想后,觉得潼关还是要守一守,实在守不住再跑也不算晚。于是任命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及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使并兼汝、洛、晋、绛、同、华等八州都统,率左右神策军赴潼关迎战。
  田令孜明知潼关守不住,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去。便任命部将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让他和制置关塞粮料时王师会,一起去潼关当替死鬼。晚唐时期的神策军,实际上是在宦官控制下长安一带富户子弟的庇护所。这些富家子弟靠花钱贿赂宦官当上神策军,主要是为了逃避徭役。而且神策军是中央禁军,待遇从优。平日里这些神策军骑着高头大马,穿着漂亮的军服,耀武扬威,欺负起老百姓来,一个顶俩,但是要说到打仗,却毫无作战能力而言。此时听说朝廷要他们去和黄巢打仗,不禁被吓得相互之间抱头痛哭,更有不少人花钱去病坊雇病人顶替,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十五日,张承范奉命率两千神策军赶赴潼关。僖宗亲自为其送行,然而张承范丝毫未受鼓舞,反而进言道:“臣闻黄巢拥数十万之众,鼓行以西,齐克让以饥卒万余依托关外,复遣臣以两千人屯于关上,又未闻有馈饷之计,以此据敌,臣窃寒心。”
  僖宗无言以对,只好敷衍他说:“爱卿只管先行,朕自当诏发精兵,随后赴援。”
  张承范根本就不相信他说的话,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模仿着荆轲的风度,拜别僖宗,赶往潼关赴难去了。

日期:2008-8-3 10:15:46

  (14)
  张承范带着这群乌合之众赶往潼关,两天之后,来到华州。当时华州的刺史刚刚离任,新来的刺史还没赶来赴任。城中的百姓听说黄巢要来,都逃入了华山,诺大的华州城内空无一人。好在张承范在城内的粮库中找到了一千斛米,士兵们这才得以每人带上三天的口粮上路。
  十二月一日,张承范终于赶到了潼关。潼关始建于东汉末年,是中国最著名的关隘要地。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其关南依秦岭,有十二连城可禁锢山谷,北有渭水、洛水汇入黄河。东、南面山峰重峦叠嶂,谷深绝壁,中间仅有一条小道,只能容一骑通过,人行其间,仰视绝壁万仞,俯视浊流滚滚,极为险恶,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此时把守潼关的是从中原退回来的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手下只带着一万多人的残兵败将,而且已经粮尽。好容易盼星星盼月亮地把张承范盼来了,哪知道张承范也没有粮,顿时斗志全无。张承范原本想着要是黄巢能赶在自己前面攻下潼关,那就没自己的责任了,所以一路上磨磨蹭蹭,从长安到潼关不过二百多里的路程,竟然被他走了五天。哪知道这个黄巢好像成心和他过不去,他不到黄巢也不到,他刚到,黄巢紧跟着就来了。

  是日,黄巢大军前锋抵达潼关城下,只见一片旌旗满山遍野、遮云蔽日,擂鼓声、呐喊声响彻云霄,只吓得守城士兵肝胆欲裂。片刻之后,草军之内欢呼声大作,黄巢全副披挂,亲临前敌,指挥草军对潼关发起进攻。齐克让凭借山势险要在城外率军拼死力战,战斗从午时一直持续到酉时发才停止,总算暂时没让草军突破防线。但大战了一天的官军此时才发现自己没有饭吃,顿时愤恨不已,渐渐鼓噪起来,齐克让弹压不住,到最后只得任由士兵们焚烧营寨,溃退入关。

  当时潼关左侧有一个山谷,平日为方便榷征商税,禁止行人往来,所以人们称其为“禁坑”。禁坑山谷中长满了荆棘、灌木和长藤,茂密交织,犹如蜘蛛网,行人难以通过。黄巢率兵临关下时,唐军方面仓促间忘了派兵到禁坑防守。齐克让手下的溃军乱哄哄闯入禁坑,竟踏成了一条平坦的大道,结果进城之后又把这件事给忘了。
  张承范见大敌当前,情势危急,派人向唐朝廷告急:“臣离京六日,甲卒未增一人,馈饷未闻以计。到关之日,巨寇已来,以二千馀人拒六十万众,外军饥溃,蹋开禁坑。臣之失守,鼎镬甘心。朝廷谋臣,愧颜何寄!或闻陛下已议西巡,苟銮舆一动,则上下土崩。臣敢以犹生之躯奋冒死之语,愿与近密及宰臣熟议,未可轻动,急征兵以救关防,则高祖、太宗之业庶几犹可扶持,使黄巢继安禄山之死,微臣胜哥舒翰之亡!”

  张承范的这篇奏章有情有据,有理有节,一边拿话敲打着僖宗集团,一边又表现出在自己国难当头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非常的有水平。但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光说漂亮话也没什么用了,他生怕唐军再发生兵变,忙将辎重和自己的私囊都拿了出来,全部散发给士卒,同时勉励将士说:“诸君勉报国,救且至。”将士们也都十分感动,决定和他一起奋勇力战。

  此时,唐朝廷已经知道潼关部分唐军将士因断粮溃散的消息。僖宗匆忙任命前京兆尹萧廪为东道转运粮料使。萧廪畏死,不愿意临危受命,竟然上书称病,请求退休,结果惹怒了僖宗,当即被贬为贺州司户。
  十二月初二凌晨,黄巢军开始猛攻潼关,张承范竭力率军抵抗。战斗十分激烈,一直从寅时打到申时。潼关上的唐军弓箭用尽,无矢可射,只得用石头投向黄巢军。
  黄巢见唐军无箭可射了,便派人抓来一千多平民百姓,让这些人掘土填潼关外的壕沟。不久,壕沟被填平,黄巢军顺利通过了壕沟,并在当晚放火,将唐军关楼烧得一干二净。在准备正面进攻的同时,黄巢还派部下尚让从禁坑的谷中小道迂回到关后,预备前后夹击。
  张承范直到看见关前防守的壕沟被黄巢军填平后,才突然想起来派部将王师会率八百士兵去守禁坑,但还是晚了一步。当王师会率军赶到禁坑时,尚让已经带兵先行进入,王师会只有带着兵原路返回。
  十二月初三凌晨,黄巢与尚让开始前后夹攻潼关,关上唐军饥饿不堪,刚一交战,便全线溃散,王师会自杀。张承范见大势已去,换上便服,率领残余士兵仓皇逃走。

  张承范一行退到野狐泉时,才遇到增援前来潼关的奉天援兵二千人。张承范喟然长叹,说:“你们来晚了!”
  黄巢攻克潼关后,留成令环据守,率军直奔长安进发。潼关为京师长安的门户,此关一开,长安再无险可守,到这个时候,谁都知道长安是必然要陷落的了。
  十二月初三,黄巢陷华州,华州距长安不过只有一百多里了,僖宗惊慌失措,忙招集近密、宰辅等人商议对策,当时卢携因羞愧称病没来上朝,田令孜因怕僖宗把黄巢入关的责任归咎给自己,趁机把责任全推给了卢携,称他保举高骈不当,又多次拒绝黄巢请降的要求,应该将其罢相。僖宗本来也怨怪卢携,当即贬卢携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卢携接到诏书后,羞愧难当,于当晚服毒自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