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全传:揭秘150年来美国最有权势家族的生意经》
第16节

作者: 罗恩彻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5-05 11:23:34

  《摩根全传》34
  同这鼻子一样,日见臃肿的是他的体形。19世纪80年代里,华尔街的一代金融家们都因信奉那位威廉.埃瓦茨的健康哲学而深受其害。他将其长寿秘诀归结于“在任何情况下都切勿运动”。工作之余,皮尔庞特通常是在俱乐部玩牌以消磨时光,而不去打打网球什么的。偶尔他也举举哑铃,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后期,一位医学界的泰斗建议他要“停止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当你可以叫一辆马车时,千万不要劳步”。皮尔庞特忠实地执行了这位名医的命令。同时他嗜好又粗又长的哈瓦那雪茄。这种雪茄因其粗大而获得了“大力神木棒”的谑称。7摩根银行的传统是从不在午餐时供应酒类,因而皮尔庞特在白天是一个彻底的戒酒主义者。然而一旦夜幕初降,这一缺憾便得以弥补了。餐前他常饮几杯鸡尾酒,或是以波尔多红葡萄酒佐餐。其后他喜欢小酌几杯白兰地或白葡萄酒。这样他不仅身材粗壮,还渐渐大腹便便,就像那时其他典型的大亨一样。

  虽然在他颐指气使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不善交际的羞怯天性,但皮尔庞特在社交圈里结交广泛,朋友熟人为数可观。作为一名商人银行家,他必须拓展客户范围,因而社交生活作为生意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后来巴林兄弟公司的董事长所言:“商业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果你无法获取你想要说服的客户的好感与信任,你将发现自己被拒之门外。”8因此皮尔庞特卷入了旋风一般的社交宴会与社会公益活动之中。

  这些社交活动所带来的压力使他为婚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时这婚姻本已开始变成冷淡无情、名存实亡的哑剧。范妮.摩根性情羞怯,对作为一名商人银行家妻子所应负的许多义不容辞的责任毫无兴趣。她抑郁忧伤而又多焦虑,生性温柔甜蜜,对宗教极其虔诚。她喜欢阅读,与朋友们闲聊时,谈论一些宗教问题。在家庭中她更受孩子们及外孙们的欢迎,却难以赢得目光锐利的皮尔庞特的欢心。随着他社交圈子的日渐扩大,范妮的品性既不够宏大,也不情愿和他一起占据这宽广的世界。有人也曾猜测这对夫妇之所以发生冲突,恰恰是由于他们之间极为相似。他俩都十分敏感,容易失控,并且都过于郁郁寡欢,以至无法成为彼此的慰藉。范妮不像是皮尔庞特那惯常的阴郁生活中的一朵忘忧花;而皮尔庞特无疑也太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妻子的欲求。这桩出于现实考虑的婚姻本来意在消除咪咪病逝的阴影,不料却变得很不现实,岌岌可危。

  1877年圣诞节,当朱尼厄斯在晚宴结束后回到伦敦时,皮尔庞特尾随而至。这是他第一次不与孩子们共度圣诞节。次年春天,范妮没有与他同去一年一度的国外旅游。从此之后,皮尔庞特便养成了带上一个女儿在欧洲旅行的习惯,借此可以与妻子分居几个月的时间。这些旅程集商业业务与休闲为一体,为他另觅新欢提供了掩护。作为一个严谨的维多利亚式的人,他在公众面前对范妮颇讲礼遇,即使是在他们分居时间延长之后亦是如此。随着岁月流逝,范妮渐渐开始变得性情乖僻,疾病缠身。她遂将满腹心里话都向杰克和其他人倾诉。

日期:2010-05-06 08:44:01

  《摩根全传》35
  皮尔庞特并非那种对缺乏情爱的婚姻生活可以置之度外的人。他对咪咪一往情深,展示了其性格中极为浪漫的一面。每逢他和咪咪的结婚纪念日或是她的忌日,皮尔庞特必然前往她在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的墓地,追抚往事故人。那些日子里,他的眼光阴郁茫然;在那银行家惯常的行头之下,他原本有一副怜香惜玉的心肠。即使他的威严使众人望而生畏的时刻,他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心里有着一种无法与任何人分担的深刻的绝望之情。他的毫无快乐可言的婚姻也许更深地把他推入到生意场中,然而却又使他失去了享受这些成功的乐趣。

  皮尔庞特在慈善事业上的各种关系,几乎可与他商业联络之广泛相提并论。他乐意捐助的是一些宗教、文化及教育方面的事业,而不是社会慈善救济机构。他从未试图解决贫穷这一社会问题。皮尔庞特所要资助建立的学校必须是私人贵族化的。他是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最初的赞助人之一。在大都会剧院的金马蹄厅里皮尔庞特拥有一个私人包厢(他喜欢那些浪漫而又热情洋溢的歌剧,尤其是《行吟诗人》)。同时,他又是圣卢克医院的主要捐助人。朱尼厄斯接受恩迪科特.皮博迪(他是乔治的一个远亲)为在伦敦的合伙人之后,皮尔庞特帮助他的儿子恩迪科特.皮博迪牧师在波士顿以北买下了一块90英亩的地皮,以期创办一所名为格罗顿的新私立预科学校。效法拉格比学校,这所新校意在将其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基督徒。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后来造就了摩根财团的死敌——富兰克林.迪拉诺.罗斯福。

  通过他的朋友和私人医生詹姆斯.马科,皮尔庞特将他难得的一些礼物赠与了当时洪水般涌入纽约东部低地的大批移民。马科讲述了他如何在一个租来的厨房里为一名移民母亲和她的婴儿动了手术,救了两条性命的故事。皮尔庞特当时拿出300美元的钞票,“你一定要让那位女士能够得到妥善护理。”他说,并把钱交给了医生。最终马科大夫劝说皮尔庞特捐助了100万美元以上的巨款,为纽约妇产医院修建了一座大楼。在这所医院里,护士们能够为穷困潦倒的孕妇提供食物、牛奶以及产前的护理。马科大夫成为医院的负责人。随着皮尔庞特日渐成为一位慈善家,他对未婚母亲们所表示的关怀逐渐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同时又有些捕风捉影的故事,说那个医院里的医生们与皮尔庞特的情妇们结为伉俪。

  然而皮尔庞特为之倾注了最多心血的,还是作为英国国教一个分支的圣公会。宗教是他一切价值观之间的共同联系——美,秩序,社会等级制度,对往事崇敬的追忆,壮观的庆典。作为纽约最具影响力的圣公会的非教职人员,他参加了该教会三年一度的大会,以及会议上关于教义所进行的那些深奥的辩论。宗教自然而然地与驱使皮尔庞特工作的道德结合在一起,成为他对美国商业惯例所表示出的愤慨的根本原因。他的外祖父是一位传教士,祖父则是个好色的唱诗班成员。他父亲的一些金融业的箴言,无不是以短小隽永的布道词风格表达出来的。朱尼厄斯经常像一位失意的牧师说道:“自我肯定或是感到上帝的允准,远比世界上一切财富能带来更大的喜悦。”而皮尔庞特正是习惯于在华尔街23号中像教皇一样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